新浪教育

中国人投资移民美国:超富豪更爱旅游签证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5月31日报道 美媒称,苏富比国际地产尼基·菲尔德团队亚洲部门的负责人丹尼尔·张说称,中产阶级与中上层阶级的中国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很多人是为子女而申请美国的投资移民计划,而最富的中国人更愿意在香港和新加坡等税收较低的地方取得合法居留权,并且尽量利用美国的10年期旅游签证。

林毅和妻子在曼哈顿的新家,他们通过投资迈阿密的房地产计划获得了绿卡。(图片来源:美国《纽约时报》)  林毅和妻子在曼哈顿的新家,他们通过投资迈阿密的房地产计划获得了绿卡。(图片来源:美国《纽约时报》)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25日报道,和纽约大学的大多数同学一样,赵言初(音译)每天都非常忙碌。她是大三学生,主修经济和新闻两个专业,在教室、实习地点,以及与室友在哈罗德广场合租的住处之间忙得不亦乐乎。

但和同学们不一样的是,赵女士是国际学生,拿的是学生签证。“很多学生都说在纽约,在美国很难找到工作,”她说,“父母听说如果我能拿到绿卡,成功的机会就大很多。”

于是两年前,赵女士的父母为布莱恩特公园的一个酒店项目投资了50万美元,因为这笔投资会为这个家庭带来绿卡这项附加价值。3个月后,他们的书面文件通过了,赵家成了美国永久居民。

赵女士的父亲留在北京,母亲来美国找她,在罗斯福岛租下一个一室公寓,开始学习英文。投资房地产换取合法移民身份成了纽约城的一项大买卖。渴望拿到绿卡的外国人(其中80%来自中国)通过这项被称为EB-5的联邦签证方案,已经在美国投入了数以十亿计的美元,建造酒店、公寓、办公楼和其他公共/私人建筑。其中1200多名外国人为哈德逊园区投资6亿美元、1154名外国人为布鲁克林太平洋花园投资5.77亿美元(该开发项目原本名为大西洋园区)、500名外国人为金融区内的四季酒店和公寓投资2.5亿美元。与EB-5投资相关的项目还包括47街的国际宝石大厦,以及史丹顿岛上的纽约之轮。

根据这项联邦方案,一名外国人只需投资50万美元(在某些情况下需要100万美元)给某一至少能够产生10个工作机会的项目,便可申请绿卡。在这一计划之下,一般需要22个月至26个月,即可获得合法居住权,其他签证申请方案则需数年之久。

EB-5方案是从1990年开始的,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衰退之初,从传统贷方处获取贷款变得困难,美国公司开始积极使用这一方案为项目筹款。只要每得到一位外国投资人便雇佣10名员工,任何公司都有资格参与这一方案。比如说,一家快餐特许连锁公司如果雇佣20名员工,便可从两名投资者处募集100万美元。

在过去四年里,这个方案越来越受欢迎。在2010财政年度,该方案产生了1885个签证。而在2013财政年度,根据政府数据,该方案产生的签证数一跃而为8564个,一举增长了354%。2014年,不到财政年度结束的10月,全年的一万个签证定额到8月就满额了。

2015年这个定量满额的时间更早——五月一日便满额了。根据这个方案,投资者全家,包括任何21岁以下的受抚养者,均可申请绿卡,每个家庭成员都被计算在定额之中。大多数投资者是为夫妻或全家申请绿卡,所以配额用得非常快。

对于有钱的外国投资者来说,这个方案为他们提供了获取美国合法居留权的方便途径。

2009年,47岁的林毅(音译)在上海担任一家媒体的执行官,他开始考虑通过这个方案来申请绿卡。他花费了两年时间研究开发项目,“从东找到西,从北找到南,”最后他为迈阿密一个混合使用型项目投资了50万美元。

林先生说:“很多中国人清楚移民手续,但是不熟悉自己投资的项目。”他说,了解项目也非常重要,如果项目失败,外国人就会损失自己的投资,也失去了获得绿卡的机会。

林在迈阿密投资的项目于六个月前顺利完工,他和妻子莫莉·习(音译)也得到了绿卡。夫妻二人住在切尔西的豪宅,林先生目前做媒体咨询的工作。“我在上海呆了将近45年,想在另一个城市感受一种不同的生活,”他说。“在全世界的国际化大城市中,纽约市是最好的。”

加里·赖(音译)申请这个方案则是为了孩子们。赖先生是女装生产商,本来没打算离开家乡台湾。但他希望为正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读大三的儿子,以及在加州读寄宿中学的女儿取得绿卡。

“我妻子每过几个月就来看望孩子们,有了绿卡会方便很多,”赖先生说。“而且有了绿卡,我儿子毕业以后也方便找工作。”考虑过几个项目之后,赖先生把50万美元投进了皇后区法拉盛的混合使用型项目富顿广场一号。

苏富比国际地产尼基·菲尔德团队亚洲部门的负责人丹尼尔·张说,林先生与赖先生是这个方案中的典型投资者。“中产阶级与中上层阶级的中国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很多人是为子女而申请的,”张先生说。“这个方案不是为非常富有的中国人准备的,因为非常富有的人不想在美国纳税。”他说,最富的中国人更愿意在香港和新加坡等税收较低的地方取得合法居留权,并且尽量利用美国的10年期旅游签证。

寻找投资者是一项竞争激烈的生意。开发者通常会雇佣中国的所谓移民中介,利用他们的关系网来寻觅投资者。

为了寻找投资者,开发商也会去做巡回宣传,主要是去中国。他们的展示有的沉闷,有的花哨。“有一场展示是用跳舞表演和灯光秀开场的,”罗森伯格与艾斯蒂斯(Rosenberg & Estis)法律事务所的合伙人加里·M·罗森伯格(Gary M. Rosenberg)说,该事务所代表的是德斯特集团(Durst Organization)。

开发商对签证方案态度十分积极,因为它比许多其他融资渠道更便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参与者更关注获得绿卡,因此愿意接收更少的投资回报,一般来说回报低于1%。

目前,纽约市的EB-5方案还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问题,但这仅仅是时间问题而已。“项目完成通常需要五年,很多项目都是从2011年开始的,所以现在预测哪些项目会失败还为时过早,”苏富比的张先生说。“但我目前觉得有些项目很危险,有些项目状态并不好。”

另外有人批评这个方案缺乏透明度和远见。甚至方案的支持者们也在呼吁对之进行改进。

2015年9月,这项签证方案将作出部分修订,议会将处理其中的部分问题,一万张签证限额的迅速满额问题也在其中。

此外这也是抬高50万美元投资的门槛的良机,“投资在美国”支持这一举措,此外也支持限制开发商使用临近地区的人口数据。停止这一不公正的地区划分会对纽约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曼哈顿就没有什么地方能够凑到满足该方案所需的足够多的失业人口。

资料图:几名观众在了解来自英国的一个房产项目的情况。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资料图:几名观众在了解来自英国的一个房产项目的情况。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延伸阅读】中国富豪移民英国人数翻倍 BBC:为资金寻安全港

参考消息网5月26日报道 《泰晤士报》说,去年有1500名中国富人赶在有关投资移民的规定变更前申请移民英国。这个数字比一年前增加了两倍。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25日报道,申请人数的暴涨是因为英国在去年底改变了有关投资移民的规定,将最低投资数额翻倍,从100万英镑(约合959万元人民币)提高到200万英镑(约合1918万元人民币)。

英国广播公司援引《泰晤士报》的报道称,中国经济持续放缓,促使部分中国富豪寻求将资金转移到像英国这样的安全港,也是一个因素。

去年,中国公民申请英国投资签证的人数从2013年的507人激增到1583人。

报道称,英国的投资者签证允许来自世界各地想在英国投资的人进入英国,他们的最低投资数额为200万英镑,直至1000万英镑。

作为投资回报,他们可以申请永久居留,继而可以申请英国公民身份。

去年,英国政府的移民顾问委员会的调查认为,英国从这个项目中吸引的投资不足,建议将投资者签证的投资数额从100万英镑提高到200万英镑。

顾问委员会主席麦特卡夫教授说,移民在英国可以享受法制社会、财产保障、良好的教育以及进入资本市场,因此应该提高移民换取这些优厚条件的投资数额。

《泰晤士报》说,报告一出,人们普遍预计政府将上调投资移民的门槛。

果然,英国政府在去年11月出台了将投资移民的投资数额上调到200万英镑的新规定。

新的规定要求,投资的全部必需用来购买政府债券或股票及英国企业的借贷,而不能用来购置房产或将现金存入银行。

《泰晤士报》说,尽管来自中国的投资签证申请者人数增加,但成功获取签证的人数却从2013年的99%下降到去年的85%。

【延伸阅读】中国富豪掷3000万购买私人小岛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15日报道,来自中国的神秘富豪吴女士花费了约3477.4万元人民币,购买了新西兰的一个面积217公顷,名为Slipper Island的小岛。吴女士表示她将这座岛买下来是作为玩具送给女儿的。她的女儿表示母亲并没有想好在未来如何使用这个岛屿。这个岛屿拥有两个飞机跑道和六栋别墅,还拥有无敌海景和休闲海滩。Slipper Island长2.7千米,宽1.8千米,距离新西兰北岛海岸4千米,已经于675万澳元(1澳元=4.7162人民币元)售出。编译/熊婉君(参考消息独家编译,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这里拥有一览无遗的海景。

吴女士女儿表示母亲仅仅是因为喜欢这个小岛就买下来了,对她来说就是玩具。

目前这个小岛是供一日游和学校夏令营的用户使用,岛上的小木屋可供出租,价格在250美元至750美元(1美元=6.2035人民币元)一晚。

2010年,吴女士就因为出售当年最大的私人住宅上过头条2010年,吴女士就因为出售当年最大的私人住宅上过头条

2010年,吴女士就因为出售当年最大的私人住宅上过头条(如图)。

资料图资料图

这栋4036平米房子,拥有6间卧室,室内游泳池,网球场以及惊人的海景。

资料图片:中国富人投资移民热度不减。资料图片:中国富人投资移民热度不减。

【延伸阅读】美媒:中国投资移民激增 美国移民限额提前爆满

参考消息网4月16日报道 美媒称,美国国务院宣布,到今年五月,美国政府截止到9月30号的本财政年度的投资移民数额已经全部用尽。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4月16日报道,EB-5移民项目规定,有意移民美国的外国人只要在美国投资至少50万美元,创造10个就业机会,就可以获得美国绿卡。

这个移民项目每年的数额为1万个,去年8月投资移民项目首度额满,而今年突破限额的时间来得更早。

移民官员表示,投资移民数额提前用尽主要由于中国富人移民美国的人数激增,尤其是加拿大去年停止类似移民项目之后。

统计数字显示,去年中国籍投资移民占美国签发的全部EB-5签证的90%,共8308人,而10年前这个数字仅为13%,只有16位中国人获得美国投资移民签证。

许多中国富人渴望得到美国绿卡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及为子女寻求更好的受教育机会。

【延伸阅读】中国赴美投资移民首现排期 业者忧冲击赴美买房热

中新网4月15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国务院13日公布移民排期表,中国出生的投资移民申请首次进入排期,意味着那些打算赴美置产的中国人,从递交申请到获得绿卡的时间将大幅延长。房地产业者表示,排期势必会对中国人赴美国买房的热情带来冲击,业务也会受到相应影响。

中国赴美投资移民首次进入排期

美国国务院签证办公室主任欧普瑞恩(Charles Opprenheim)13日下午宣布,历史上首次EB-5中国投资移民将正式进入排期(visa retrogression),最晚6月份之前,移民局将只处理2013年4月底前申请的中国投资移民案件,2013年5月1日之后申请的EB-5,预估可能面临等待二到三年排期。

移民业者认为,排期意味申请投资移民程序将出现重大改变,由于需求大于供给,美国开始限制发放EB-5签证给中国出生的投资移民者,这将影响其17、18岁子女的绿卡申请。

换言之,若申请人的I-526回执单上的优先日(priority date)是早于2013年5月1日,那就不需要排期;若晚于该日期,可能面临排期。这也是美国投资移民申请推出25年来,首次将出现排期,这也意味由于需求大于供,美国开始限制发放EB-5签证给中国出生的投资移民者。

根据统计,2014年,中国EB-5投资者占了当年度的85%名额,排名第二的韩国,才拿了225张投资移民签证。

业者忧冲击中国人赴美国买房热情

“之前不是传出有人在曼哈顿给自己尚且两岁的孩子买房的新闻吗,我这儿的客户更夸张,孩子还没出生呢就张罗着要买房了!”安居地产总裁潘琳13日感慨,前五至十年还都是很有钱、或者很有资源的人移民,这两年因为投资移民项目的推出,但凡能拿出50万美元买房的人都想通过这种方式拿绿卡。“所以中国人一下多了很多,而如果投资移民需要排期,绿卡批不下来他们不敢轻易买房的话,肯定会对我们的业务造成一定影响”。

万荣地产公司经纪王涛说,倘若投资移民等待的时间大幅增加,投资者迟迟不能进入美国、稳定下来,那买房的积极性势必会减退。另外还要考虑到的是,好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排期过久孩子的年龄本来从可以受益、变成了不能受益,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的话,投资者或许会改变主意,到别的地方置产了。”申请投资移民的程序拖得越久,这其中的变量也就越大。

报道称,不过,除了投资移民之外,还有其他移民途径可以使用,且很多人购房是为了未来自己发展或者子女受教所需,从长远看排期的影响仍在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因为投资移民并非唯一的移民方式,潘琳认为影响虽有、但仍处在可控范围内,不想排期的话可以选择开办合资公司、或者申请杰出人才等途径。

林氏纽约区域中心总监王晓华指出,不管是买房、还是投资区域中心,短时间内或许会有些犹豫,但如果确定去美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前景、或者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那么再排期大家也“等得起”,毕竟美国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是其他国家可以比拟的。(刘大琪 黄惠玲 冯兆音)

【延伸阅读】中国人扎堆申请投资移民 美国EB-5项目首现排期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4月13日,在美国移民局公布的2015年5月移民排期表上,一直处于有名额状态的职业移民第五类,即通常所说的投资移民EB-5项目,赫然出现了排期。EB-5的首个排期日期是2013月5月1日。也就是说,在这之后递交申请的投资移民申请者都要“排队”,等着排在前面的积压案件处理完后才能轮到自己。

在移民局发布的2015年5月移民排期表上,来自中国大陆的EB-5投资移民一栏第一次出现了排期时间,为2013年5月1日。和中国一样单列出来的印度、墨西哥、菲律宾及其它出生地的投资移民栏则依然显示“有名额”,即不需要等待排期。

记者从移民局华盛顿办公室的官员处了解到,这是EB-5投资移民项目自1990年设立以来第一次出现排期。官员称,2013年5月1日之后递交I-526申请表给移民局、还没有预约面谈的中国大陆公民都将开始等待,现在还不能确定排期向前移动的速度,因此也无法确定中国公民需要等待的时间。

2014年,加拿大和中国香港先后宣布收紧乃至叫停投资移民项目,使得美国EB-5投资移民项目更加吸引人,美国的投资移民项目是否会有变化也引发关注。去年8月23日,国务院宣布2015财年EB5投资移民项目中国公民的名额已经用完,但2014年10月1日算起的2015新财年使得申请EB5投资移民的中国人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只有正准备将I-526申请表交给移民局或已经交表却还没有预约签证面谈的中国公民,从8月23日当日到9月30日2014财年结束,无法上交表格或无法预约移民签证面谈。去年10月1日,“EB5中国人名额用尽”风波平息,但也敲响了警钟:EB-5出现排期指日可待。

当时,移民局对中国大陆投资移民申请什么时候出现排期所做的预估是2014年年底或2015年上半年。上个月,在中国上海投资美国高峰论坛上,全美律师协会EB-5委员会现任主席罗纳德·克莱斯寇(H·Ronald Klasko)预测,中国公民将在今年5月或6月遭遇投资移民签证排期。“排期”果然在5月出现。克莱斯寇还说,2014财年EB-5项目申请数量、批准数量、获得绿卡人数都创历史新高,而移民局发放的投资移民签证中,中国人占了85%。

近年来,EB-5投资移民项目需要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各方利益相关者提出的改革包括提高投资金额门槛、推出快速移民项目、防止投资移民诈骗、解决投资移民案件积压问题等。“排期”出现,意味着积压问题变得严重。有人提出解决的办法之一是不向申请人家属发放绿卡。可以想见,这对部分以“移民”而非“投资”为主要目的EB-5投资移民申请者来说,将是兜头一盆冷水。

其实,美国移民法并没有特别规定多少名额是给中国人或其它国家移民的。但是,移民局曾说,为了保证移民多元性,来自某一个国家的投资者不能太多。(徐一凡)

【延伸阅读】韩媒揭济州岛中国投资移民隐秘生活 注重隐私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韩国亚洲经济中文网报道,在中国人纷纷大手笔投资海外地产的今天,在韩国济州岛买房的这群人并不引人注意。济州岛的投资移民制度相对其他国家更为宽松,只要在韩国政府指定的地区投资5亿韩元(约折合人民币286万元)便可获得F-2居住签证,5年后只需满足一系列条件,投资者便可获得永久居住权。

韩国法务部表示,明年济州岛将出现第一名获得永久居住权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选择济州岛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济州岛购房中国人40-50岁居多 多来自一线城市

报道称,一系列数据显示,在济州岛买房的中国人多为年龄在40-59岁之间、拥有自己事业或在公司任较高职位的人群。

韩国法务部的济州岛投资移民资料显示,在获得F2签证的1007名外国人中(中国人992名),60%(604名)的年龄在40-59岁之间,其次是40岁以下人群,占到36%(362名),60岁以上人群占4%(41名)。

其次,这部分人群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已拥有住宅。

在R度假村购买了150平方米住房的陈某和陆某夫妇已经在上海市长宁区拥有一套住房;来自北京的陈某也在国贸附近拥有住房。据较为了解情况的人士透露,在济州岛购买度假村住宅的中国人十之八九来自一线城市。

目前济州岛适用投资移民制度的2482套住房中,外国人持有量达到了61.3%(1522套)。

享受济州岛的田园风光 注重隐私

中国投资者之所以选择在济州岛购房,性价比较其他国家更高是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澳大利亚对投资移民的最低门槛为130万美元;新西兰和新加坡的居住签证投资条件分别为120万美元和250万美元,均为济州岛的3-5倍左右。

除此以外,济州岛的田园风光和优良的自然环境也是吸引这些投资者的一大因素。

据当地某度假村相关人士介绍,中国业主一般一年仅到济州岛住30天左右,剩余11个月住房都处于闲置状态。该度假村934套住房中有449套为中国人所有。

在上海某金融机构担任高管的吴某夫妇表示,公司压力很大,之所以选择济州岛是为了享受宁静的生活。一名在上海经营建筑公司的业主也表示,自己每个月会有10天在济州岛度过,主要目的是养生。

也因此,业主们都十分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据一名业主表示,业主建有一个群,但是彼此之间都不了解各自的职业和具体情况。(葛静怡)

【延伸阅读】胡润谈中国富豪:从他们的经历中发现赚钱的商机

参考消息网5月26日报道 韩媒称,“为什么要了解中国富豪?中国经济目前不及美国经济,但亿万富翁人数已超过美国。当今时代只有了解编写新历史的人,才能应对世界的变化,并展开商务。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5月26日报道,中国富豪研究所”的“胡润百富榜”创始人胡润在朝鲜日报20日主办的亚洲领导力会议(ALC)发表的“中国亿万富翁分析”演讲中表示:“中国内亿万富翁(现金财产一万亿韩元,人民币约合56亿元)以上的富翁)为478名,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若将尚未公开的700名加起来,其人数将达1200名。”

这是因为,为了摆脱政府的监督很多富豪不公开自己的财产。若是真的,中国富豪人数会超过人数为537名的美国。尤其是在近1年间,因为上海股票综合指数增长了两倍以上,诞生了很多新兴富豪。

胡润表示:“中国富豪平均年龄为53岁,比较年轻,与西方富豪不同,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了解和分析他们,就会出现新的商务机会。”

碧眼的英国人胡润在担任咨询公司阿瑟·安德森上海分社派驻人员时对中国富豪产生兴趣,建立了研究所。从1999年起,他在16年间对中国富豪的财产、他们怎么赚钱以及怎么花钱等进行了研究。

集中在能源、IT、房地产领域的中国富豪

胡润表示:“中国富豪前3位分别在能源、房地产和IT领域,这如实地表明目前中国财产的趋势。”可见韩国企业想要在中国赚钱,在这些行业里寻找机会才对。

胡润指出:“在胡润富豪报告中,中国第一富豪是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这是代表性的例子。”被称为“新能源大王”的李河君在中国10个省和美国、英国与荷兰等国展开水力发电和太阳能项目,是中国最大民营能源发电企业的领导人。

李河君比创立世界最大电子商网站阿里巴巴的马云、最具代表性的房地产与娱乐财阀万达集团王健林知名度低,但李河君今年总资产竟达260亿美元。

胡润表示:“李河君贷款后在中国南方建立水力发电大坝,将由此转来的巨大资金投入在太阳光伏领域。李河君公司提出‘只有我们公司做得好,才能减少中国污染’广告词。”

胡润评价称:“在中国富豪当中大部分是‘吸血鬼富豪(隐形富豪)’,而如今他们在变身为全球企业家,公开事业领域、进军海外市场等。”也就是说,如同西方企业家一般,中国富豪们与国际标准接轨、与韩国企业等海外企业扩大合作。例如,万达集团与韩国CJ、衣恋集团进行合作,在中国展开电影院事业。马云本次访韩时表示:“像阿里巴巴的支付宝(Alipay)那样,希望推出针对韩国的电子支付系统‘Koreapay’。”

胡润还介绍了能给韩国人提供灵感的成功事例:“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就像美国淘金热时期通过卖牛仔裤赚钱的人一样,在中国通过卖掘土机成为富翁。玖龙造纸的张茵董事长利用从美国进口的大量废纸在广东省创办了造纸工厂,赚了很多钱。”

适合韩国投资者的领域?

胡润还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执权后大刀阔斧实施反腐政策,以奢侈品为主的中国国内高价消费市场正在发生巨变。”

马云在第九届全球网商大会上发表闭幕演讲(2012年9月9日摄)。马云在第九届全球网商大会上发表闭幕演讲(2012年9月9日摄)。

在这样的背景下,富翁们感兴趣的领域正从高档手表、名牌包等奢侈品牌转移到智能手机等尖端电子设备上。中国富裕阶层喜爱的送礼品牌排行榜上,爱马仕、古驰等奢侈品品牌的排名正在下跌。与此相反,电子产品品牌不断上升,其中苹果排名第一,三星排名第十。这也证明了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在增加,高价电子设备消费增加。

胡润指出,韩国人可以考虑的有前途的投资领域包括瞄准中国富豪们的房地产和教育市场:“我认识的中国企业家中有80%将子女送到国外留学,为了子女在海外购置了房产或者正在考虑。”如果吸引中国学生来韩国留学,从而吸引中国富翁们投资韩国房地产,将对韩国经济恢复起到积极影响。

【延伸阅读】中国富豪买艺术品屡出天价 外媒:有时不懂行情

参考消息网5月16日报道 外媒称,艺术界5月11日震惊了。当日,一幅毕加索画作以1.79亿美元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成交,买家是一名身份不详的竞拍者——创下艺术品成交价最高纪录。

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5月15日报道,本月5日同在纽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也引发了巨大震动。在此次拍卖会上,中国竞拍者以总价1.16亿美元拍下凡·高、莫内画作和毕加索另一幅作品。这突出表明中国对于欧洲大师作品的最新需求,也表明其买家愈加愿出大手笔竞拍。

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成功拍得佳品的所有竞拍者中有两人为电影大亨:一位是中国最大影视公司之一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他以2990万美元拍下毕加索作品《盘发髻女子坐像》。另一位是地产集团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他以2040万美元莫内作品《睡莲池与玫瑰》。王健林近日被美国《福布斯》双周刊评为亚洲首富。他已购藏数十幅欧洲名作和逾1000幅中国作品。其艺术品收藏顾问郭庆祥说,王健林打算在其西方藏品具规模时举办展览。

从2010年至2014年,在苏富比拍卖会竞拍海外艺术品的中国大陆买家数量翻了一番:此间在苏富比拍卖会上竞拍海外艺术品买家数量约有650人,总拍额逾4.1亿美元。但包括郭庆祥在内,有人认为中国买家有时不懂行情。如果私下侃价可用于衡量艺术品市场成熟度的话,那么或许中国市场已经成熟。(编译/王宾)

【延伸阅读】英媒:中国富豪热衷收藏梵高作品 引领亚洲收藏热

参考消息网5月7日报道 英媒称,亚洲买家在纽约的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抢购印象派绘画,买下五大顶级拍品中的三件,包括一幅梵高的风景画,并在3.683亿美元的拍卖总额中占到大约1/3。

2014年5月2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预展上,人们欣赏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名作《睡莲》系列画作之一。(资料图片)  2014年5月2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预展上,人们欣赏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名作《睡莲》系列画作之一。(资料图片)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7日报道,近年艺术收藏在亚洲一下子风靡起来,主要受到新一代中国超富裕收藏家的拉动,他们收集古典和现代作品,并在中国建立私人画廊。

根据欧洲艺术基金会的一份报告,中国和英国并列2014年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各占22%的销售份额。

苏富比的这场拍卖会揭开了春季拍卖的序幕,共有69件拍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亚洲收藏家支付6630万美元买下梵高的《阿里斯康的小路》,这幅色调丰富的秋季景象画于1888年。画作完成之后不久,这名荷兰艺术家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本次拍卖包括莫奈的五件作品,拍卖总额在苏富比历届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拍卖会上排名第二。2014年11月举行的纽约拍卖会达到4.221亿美元的拍卖总额。

上述梵高作品的拍价是这位画家的作品自1998年以来在拍卖会上拍出的最高价。

中国买家——就像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买家那样——正证明自己是这位荷兰画家的忠实粉丝。

2014年11月中国电影制片人王中军以6180万美元买下梵高的《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远远超出3000万至5000万美元的估价。

《阿里斯康的小路》上一次出售是在2003年,成交价为1180万美元。这幅画作最初的主人是梵高在法国南部阿尔勒市寄宿的咖啡馆的业主,后来被日本的一个私人收藏家买下。

超过1/3的作品是半个世纪以来首次拍卖。其它作品包括莫奈的睡莲系列画作之一,他的1905年印象派绘画《睡莲》以5400万美元落槌。

梵高作品(资料图片)梵高作品(资料图片)

毕加索的《Femme au chignon dans un fauteuil》拍得2993万美元,而马克•夏卡尔的《Crépuscule ou la maison rouge》拍得500万美元多一点。

其它画作出自保罗•克利、埃德加•德加、瓦西里•康定斯基和勒内•马格利特等艺术家之手。

【延伸阅读】港媒:80%中国富豪让子女留学 选择名校为“圈子”

参考消息网5月5日报道 为了赢得一个进入常青藤名校,或是英伦名校剑桥、牛津的机会,亚洲的富豪们愿意为子女付出多少钱?

资料图片:2012年6月24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国际教育展”中,有出国留学意向的学生及其家长在加拿大展区的一个展台前咨询。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资料图片:2012年6月24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国际教育展”中,有出国留学意向的学生及其家长在加拿大展区的一个展台前咨询。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4日报道,“资产在500万到2000万(美元)之间的人士,比起超高净值人士(净资产达到3000万美元及以上),虽然不会花特别多心思去做子女的教育安排,但教育的第一步还是希望把子女推上国际平台,上一所国际学校”,新加坡银行董事总经理兼财富规划主管李文修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如是说。

选择名校为“圈子”

有一位就职于香港外资投行的的分析师,在颇费心思研究了香港各所国际学校后,给这些学校做出分类:

新加坡国际学校是学霸学校,小孩子是学霸,通常父母读书的时候也都是学霸;耀中国际学校以土豪居多,多豪车、保姆接送;弘立书院是香港金融、法律之类专业人士扎堆的地方,通常父母见面都可以聊起手上在做的项目;本地有名富豪的后代则扎堆香港国际学校。这样显著的区别,也反映出高净值人士的一个择校标准——圈子。虽然每一个富豪对于后代的教育规划模式受其价值观和背景的影响而千差万别,但亚洲超高净值人士通常会比较看重培训后代处理人际关系、建立人脉的重要性,这也决定了他们希望后代从小就有机会与同一个圈子里的其他人一起接受教育。

除此之外,一个学校的毕业生质量也是富豪们挑选学校的重要考虑因素。 "比如他们会看一个学校(毕业生中)考进常青藤大学的百分比,此外也会关注就读这所学校的学生们父辈的背景,企业家一般就偏好学生父辈大多是企业家的学校"李文修指出。

80%中国富豪让子女留学

对于亚洲的富豪而言,在择校时,也比其他地区的家长更希望子女能够在海外接受教育,获得国际视野。胡润研究院的《2014海外教育特别报告》显示,80%的中国富豪计划将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这一比例全球最高。在同级别的富豪中,日本只有不到1%的人会把孩子送出国读书,法国不足5%,德国也不超过10%。按年龄来分,高中及以下的富豪子女28.7%偏爱英国留学,26%选择美国;本科及以上的富豪子女36%偏爱美国留学。

在海外教育需求的推动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富豪增加海外投资比例,甚至考虑移民。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是中国富豪海外投资的第二大原因,占比为19.4%;而国际教育则是中国富豪想移民的最主要原因,占比21%。亚洲富豪青睐海外名校,主要还是希望为子女开阔视野,即便日后回到亚洲发展,眼界更开阔的后代也有助于家族事业的长远发展。

亚洲家长大多热衷于亲身参观学校,以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背景、设施。业内某项针对“旅游目的”的调研显示,“子女留学考察”成为中国富豪出国旅游的第四大动力,占比12%,甚至排在“投资考察”和“移民考察”之前。私人银行也会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为富豪客户安排考察行程,提供与在校学生、老师或者校长沟通、交流的机会;一些私人银行举办的交流活动上,也可能邀请名校的招生负责人与家长交流。

(原标题:美媒评中国人投资移民美国:超富豪更爱旅游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