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教育2016大盘点:录取从只看分数到注重能力

金羊网-新快报

关注

2015年广州地区备受关注的“三大考”政策不断改革出新,出现多次“首试”,教育正朝着减弱分数作用,提高综合能力的方向迈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设计新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新快报记者 李杨/文 廖木兴/图

小升初

关键词

“面谈”

2015大事记

★报读民办初中取消笔试改面谈

2015年广州民办初中招生首次尝试取消笔试,采用面谈招生。

从首年试水的情况来看,面谈形式和内容各校不同,自主性较大:有现场考察学科知识的,有问课外常识的,有要求描述自己经历的,也有轻松聊天的,呈现多元化。

尽管明令禁止“明面暗考”,仍有部分民办初中顶风作案,采取提前密考的形式选拔学生,面谈成为“走过场”,遭到广州市教育局公开处罚,被削减2016年的招生计划。

★取消小升初推荐生,缩减特长生

2015年,广州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取消了小升初推荐生制度。这意味着,“公办择优”没有了,这些区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将无法再被按比例推荐,优先在就近的省一级学校内进行电脑派位。

这一新政直接导致本届许多“牛娃”们不甘心被派位,纷纷奔赴优质民办初中的考场参加面谈。

以往公办学校以10%的比例招收特长生,这个比例也有所缩减。因为学习成绩也被纳入特长生的考量,一部分打着“特长生”名义,实际上“特长不长,成绩优秀”的学生被招录,俨然成了择优的另一种方式。    

★公办外国语取消面谈,改派位+地段生

本来,广州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初中在2014年就率先采取面谈的形式招生,但2015年这一方式调整为“指标分配到区+电脑派位或抽签”,面谈被取消。 指标生的获得需参照六年级上学期的英语成绩,以匹配“外国语”特色。面谈改派位,也使得公办外国语学校的生源质量在某程度上受到影响,但优秀资源的分配得 以平均。

2016抢先看

★这两天,广州市教育局就有机构冒用名校名义组织小升初模拟考发表严正声明,再次表示教育行政部门将严格查处违规招生行为。这表明2016年对小升初的监管更严。

★在2015年小升初面谈招生基础上,2016小升初招生或将全部进行网上报名和录取。

★2016年,地段生的比例会逐步增加,2017年要求增加到90%。这说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录取越来越不参考成绩,而趋向于“随机”和“就近”两大原则。

记者视点

1. 对于希望凭实力考进心仪民校的学生来说,保证成绩优异以及课外知识丰富、有个人特点,是在“面谈时代”获胜的最佳法宝。从2015年各民校的面谈 情况来看,学科基础扎实、知识系统广博、语言表达能力强,以及在某些领域有高于普通水平的造诣的学生,各校都抢着要。建议尽早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着手, 不要只盯着考试成绩。

2. 心仪公办学校的家庭,要想上质量好的,除了购买好学位的房子以增加地段生机会这一“硬办法”外,还要加强孩子的学科成绩,尤其是英语能力。当然,运气也很重要。

3. 从整体改革来看,基础教育往平均化、公平化的方向迈进,趋向就近原则,减弱“唯高分论”的影响,更重视综合素质培养,是正确的方向。

中考

关键词

“独立批” “英语改革”

2015大事记

★中考新增7所特色学校进入独立批招生

2015年广州中考,提前批独立招生的特色课程班又增7所: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广州市东圃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第七十五中 学、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由于提前批独立招生志愿只能填一个,且这些特色班在提前批录取前就开录,因此对广州中考的格局造成一定的冲击。

★指标到校

指标到校,是指在中考独立批录取完成后,提前批录取开始前,多增加的一个指标批次。该批次将优质普通高中(省市属、区属示范性高中)名额的30%,通过 指标的方式,按比例分配到区域内的各个初中(含民办)。这意味着,学生要先在学校内部竞争。而最低录取资格线是在近3年平均线的基础上降低20分。 

明师教育中考研究院主任朱楠分析称,指标到校录取批次的设立,对于重点学校的尖子生来说,是增加了一次进入心仪高中的机会;而对普通学校的尖子生则是福 音,校内竞争让他们在与重点学校尖子生的竞争中不输优势;在学校成绩一般的普通学生,在去除指标到校名额后,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考上重点高中的比例或有 所下降。

2016抢先看

★中考英语改革

2016年广州中考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英语科目。试卷分数分配变动较大:原35分听力加15分口语合并为40分的听说,原笔试100分调整为110分;听说部分为全新题型,模仿、跟读、语音语调、复述能力等都是考察重点。   

有中考专家表示,“得阅读者得天下”,还要注重自然科学、科普知识,以及国外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英语知识的积累。消灭“哑巴英语”,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成为改革方向。

记者视点

1. 中考独立批招生学校增多,且录取最低分数普遍超过往年录取最低分。今后,曾揽尽尖子生的“老牌”名校优势,或许将被更多特色学校的特色课程班分走一杯羹。群雄逐鹿,促进各学校大力发展自己的特色,未尝不是好事。    

2. 英语改革的方向,和近年来国外考试的改革方向也趋于一致——凸显英语实用能力的地位,培养拥有国际视野、能用外语自如交流的国际化人才。只要改革能落到实处,“死记硬背”、“开不了口”等数年来中国人学英语的尴尬处境将得以改善。

高考

关键词

“全国卷”

2015大事记

★高考取消地方性加分

高考加分项目2015年继续“瘦身”:广东省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取消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只保留全国性的4个政策性加分项目,且加分的分值,除了烈士子女仍然保留20分以外,其它项目统一调整为5分。    

★一本学位继续增加

2014年广工和广医整体纳入重本招生,增加了近万个一本学位。2015年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的多个专业同样调整到一本招生。增加一本学位,提升一本录取率,直接导致二A院校可供选择的优质学位减少。

2016抢先看

★2016年起广东考生高考将使用全国卷    

2015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广东省从2016年起普通高考使用全国卷,采用多年的“广东卷”将成为历史。全国卷与广东卷其实在考试范围和内容上基本一致,只是题型结构和赋分有些许差异,广东卷在内容上“粤味”更浓。

不过,广东的高考英语科目仍然包括听说和笔试两个部分,笔试部分使用全国卷,听说部分保留现行广东省自主命题方式和分值不变,即笔试占135分,听说考试占15分。

★放开异地高考

2016年,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可以在粤参加2016年普通高考。这不可避免地会对广东升学造成压力,预计2018年会形成报名高峰。

记者视点

1. 大学扩招、二本升一本,这些政策使得在国内上大学不再是艰难的事。但随之会带来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学历水涨船高的情况。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已 经呈现有“海归”就不要“土鳖”,有“985”、“211”就不要普通一本生,有一本就不要二A生的招聘局面。相反,一些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许多还未 毕业已经签下了企业合同,甚至定向培养,就业形势反而乐观。学历,在中国是否也会像一些发达国家一样,渐渐只被学术机构看重?

2. 广东卷改全国卷,实质上应不会对广东考生产生很大冲击。虽然试卷是全国统一的,但招录仍是各省决定的,广东学生仍然是和自己人竞争,试卷本身的变化无大影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