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大佬论道:下一个十年 国际教育发展路在何方

新浪教育

关注

11月27日,新浪2018中国教育盛典·国际教育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由新浪教育主办,主题为“十年之变”,来自国际教育行业的领导、权威专家、国际学校代表、行业机构代表、驻华使馆代表齐聚一堂,大家共同探讨中国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展望产业未来发展新趋势。

这十年,国际教育交流不断加深,国内国际化教育学校与教育机构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品牌?培养走得出去回得来的新型国际化人才?未来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建立国际教育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国际教育产业又将面临怎么的机遇与挑战?

优质国际教育应当具有中国根基

“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国际化的视角与战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雪松表示,中外教育界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那么,未来国际教育将会有怎样的发展?怎样的国际教育才能被称之为优质教育?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表示,国际教育包括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方面,我们不仅要把国外优质课程、办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引进来,还要将国内考虑留学的孩子送出去。引进来与走出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优质的国际教育并不等于留学教育,每一个走出去的中国留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中国灵魂与中国根基。

王殿军强调,优秀的学生应当是多元的,中国的文化内化于心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单纯以知识为中心。衡量国际教育的指标,不应是送多少中国学生出国,而是如何利用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让每个孩子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教育,这才是每一位教育家推动国际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对此,北京金宝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志勇深以为然。“国际教育首先不是西方教育、不是英文教育,它一定是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能够在多元的环境下能够连接、生存、沟通,能够去发展的能力的教育。”单志勇表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怎样与世界进行连接与结合,这也是未来国际教育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国际教育的升级将是必然的,这个升级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说简单的走出去,而是要带着魂、带着根、带着中国气象走出去。”海亮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海亮教育管理集团总裁叶翠微说道,为此,我们要求新求变,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同时真正做大做强自身,才能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需要。

未来社会应当注重学生创造力培养

全球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近十年,国际教育也发生巨大变化,荟同学校深圳校区总校长沈献章总结了三个变化:出国人数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成绩越来越好,然而变化中也孕育着机会和挑战,人才培养如何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教育形势?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服务分会秘书长鄂学文指出,要读懂时代,迎接变革,要做全球人,要懂得多元问题,要有跨学科的知识,能够独立思考,会创造。重要的是,快乐、正能量,不要墨守成规。

与此相应,在培养孩子能力方面,“孩子拥有创造力十分必要”,北京世青国际学校校长助理、京城择校践行者李锰说道,创造力是不能被培养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学校和老师能做的不是去培养,而是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根据自己多年的管理与教学经验,北京海淀凯文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实指出,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孩子不仅具有较强的交流能力、让别人认同的能力以及利用数据手段来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也要勇于创新与挑战,而不一味是“求稳”。

作为颇受大众关注的荟同学校,也在不断创新教育理念,通过项目式学习、个性化学校等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塑造更加全面的自己。

比起过度关注孩子家长更应发展自己

技术交流的发展,产生了新型家长,新型孩子,98年之后的家长受教育程度加深,00后孩子变成了新一代,让他们接受国际教育的模式,交流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创新。在此背景下的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

作为基础教育界的一名资深专家,荟同学校深圳校区总校长沈献章校长接触过众多家长,他认为,只有家长的视野开阔,学生才有发展前途,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做到“知己”,也要能够从大环境下看教育,做到“知彼”。

在国外院校选择上,家长应该提前做好几个心理准备,做好“自我教育”,金吉列留学董事长朱燕民指出,一方面,家长做好心理上的、学业上的、经济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世界一体化的状态,作为家长应该通过学习补上这重要的一课。

现场诸多嘉宾也对当前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模式进行探讨,北京海淀凯文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实认为教育要遵循“鞋带理论”,让孩子自己系鞋带,要耐心地,主动跟孩子交流,当然也要在孩子做选择的时候保护孩子的本色,当然家长也应该培养孩子本质上的善良,即一种共情能力和正确的是非观。

在家庭教育的效果上,博实乐教育集团战略总经理陈子认为,最快的方式是做好自己,做出成就,远远比每天低质量的陪伴好过太多,他也认为教育应该少一些功利心。

国际教育产业发展关键在连接

随着国际教育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教育机构与学校异军突起,但是伴随行业洗牌,比起单纯注重规模发展,如何提质增效就成为题中之意。未来,国际教育产业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TBI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刘恋指出,未来我们的教育跨国多元交互是常态,应该用跨国多元的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底色。现实表明,越来越多的机构难以以一己之力完成国际教育与产业化布局,因此,应当尝试将不同国家的学校、机构连在一起。“十年的产业剧变面临最大的机会和挑战就是彼此连接,共同形成一个教育的模型。”刘恋说。

对此,T School 挑战者学校创始人马成认为,今天的国际教育产业浪潮,虽然做冲浪人很辛苦,但是融入巨浪就是无限的机会。而所谓的巨浪,就是需要每个孩子在中国本土接受国际水平的教育。

产业供给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面对快速发展的国际教育产业,独立教育学者、探月学院督学、惠灵顿中国理事钱志龙指出,教育产业跟别的行业最大的区别是它是面向未来的,因此不能简单用KPI来衡量它的成就,继而不能用单纯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价值,而是应当注重一个全方位的发展。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这应该是下一步行业的落脚点。

好未来教育集团学而思国际总经理郝月菲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表示,从整个供给侧来讲,已经看到了不一样类型的供给,教育供给日趋多元化,一方面,国际学校与语言培训机构数量逐渐增多。另一方面,产业供给偏低龄化,由于低龄学生相对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国际教育低领产业的发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国际化视野,而教育科技的介入,也可以让优质资源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共享与传播。

但是也必须看到,虽然国际教育产业有很大的市场,但是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北京金宝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志勇表示,虽然趋势很难判断,但是有两点能够确定,第一,未来国际教育需求和市场会越来越大;第二,家长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之下,我们要真正提升自身能力,适应家长与市场的需求。

新浪教育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过去一年中各国使馆通过新媒体平台向公众传递、解析最前沿、亟需的讯息,切实帮助学生、家长掌握国际教育一手资讯,为中国留学生在语言学习、学术与文化交流方面搭建沟通桥梁,助推中国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次峰会过程中,还特变颁发了2018年度媒体风尚国际教育影响力奖,感谢各国使馆在国际教育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多年来,新浪教育一直以来注重国际教育领域的深耕,目前新浪国际学校择校巡展、新浪国际学校在线展览、国际教育大咖说、私校面对面、私校风云录、新浪教育盛典国际教育高峰论坛、家长课堂、新浪游学等诸多活动,吸引了超10万名家长与近万名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也为越来越多的机构与学校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

新浪教育总监梁莹表示,未来新浪教育也会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为学校、机构、家长搭建多元化交互平台,新浪教育主编雷蕾也在现场揭晓了《新浪教育2019年国际教育合作规划》。

以下为第一场论坛《国际教育这十年》实录:

主持人:第一场论坛的题目是《国际教育这十年》。让我们掌声有请参与我们第一场论坛的嘉宾,他们分别是: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出国留学服务分会秘书长 鄂学文;

金吉列留学董事长 朱燕民;

荟同学校深圳校区总校长 沈献章;

北京海淀凯文学校常务副校长 王实;

北京世青国际学校校长助理、京城择校践行者 李锰;

博实乐教育集团战略总经理 陈子

非常高兴与各位探讨新浪国际教育论坛的第一个分论坛,我自己是这个分论坛的一个小白,今天这个机会特别好,大家会注意到这些年我们谈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大环境的不断变化。第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刚才王校长也已经提出清华附中国际部的一些教育理念,请也各位谈谈你们的观点。

鄂学文:这个问题由我先回答,面对这么多从事国际教育多年的前辈、同行们,我感到非常荣幸。谈到国际教育发展,重要的还是培养人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本人作为改革开放之前的老留学生,通过国际教育,通过走出去,对我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纵观40年来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对国家尤为重要。尤其在现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个年代,可能很多的职业都会面临新的挑战,甚至面临丧失的危险。将来的人才发展怎么做才能顺应人才潮流的发展,我有这么几条看法。

首先要做全球人,要懂多元问题,要有跨学科的知识,这都比较必要。另外能够独立思考,创新,会创造,读懂时代,迎接变革。重要的一点常是快乐、正能量,愿意接受改变,不要墨守成规,这是我总结的几条跟大家分享。

朱燕民:感谢新浪教育的邀请,在这分享我过去对国际人才需求的体会。作为留学机构就像刚才沈秘书长讲的,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生已经突破60万,当然国际教育留学只是其中一个渠道,从教育本身来讲是需求的一种体现。有句话叫,科技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从留学生的角度,我很同意刚才王校长讲的,我们的留学生扎根的是中国本土文化,他要想成为国际人才,我认为首先要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通过留学,像刚才鄂秘书长讲的要有全球视野。现在全球一体化,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了。能源的问题、环境的问题、人口的问题、粮食的问题,都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各种文化、各种民族互相去探讨,中间会有利益的冲突。我们需要这种人才,尤其是我们国家自己成长的国际化人才,去参与到这种事物的探讨、冲突的解决,这样才能给我们人类带来更好的发展。当然这些方面也包括政治、军事、科技、环境。所以学生要想成为这种人才,不管是在中国本土接受国际教育还是走到其他国家接受教育,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国际教育的工作者的本职工作。我们也希望他们在了解中国文化基础之上,尽可能了解他的留学目的国家的文化和所去国家的体制,在未来交往当中发挥他的作用。这是这么多年工作我个人的体会。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您在做金吉列留学,这个留学机构我早就有所耳闻,能不能首先介绍一下您的机构,结合您的机构谈这个问题,怎样帮助这些人?

朱燕民:这个题目有点大。我来自金吉列留学公司,从事留学服务20年,在过去20年中差不多派了近100万中国留学生到各个国家留学,其中大部分留学归国了。这些学生在决定到国外接受国际教育的时候,我们给他们的建议是:合适的学生到合适的院校,这是第一点体会。第二是要做好心理、学业和经济的准备。留学对一个家庭来讲是一件大事。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国际教育成为真正国际化的人才,对未来全球化的事物、区域事物以及两个国家双边事物中发挥他们更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下一位是荟同学校深圳校区总校长沈献章先生。

沈献章: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荟同学校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也在进行创新和革命性的探索,可以跟大家探讨。

过去绝大多数国外的学校都在使用Alevel、AP、IB三大课程体系,包括国内的国际学校也如此。国际知名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都会以这三大主流课程框架为基础选拔学生,当然,也要看SAT考试、托福、雅思的成绩。这三种课程体系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各自的弊端,就像某一种货币一样,正在贬值,或将要贬值,我们不能抱着这种贬值的货币不放。根据我们团队对国外名校的录取政策研究表明,现在的大学已经不再“唯分数论”,我们知道很多的真实的例子,即使是SAT或者GRE分数超高的学生,几乎完美的成绩单,也会被常青藤大学拒之门外。因为现在大学对人才的评价,更看重学生的特性、经历和理想。比如大学会设定一个分数线,过了线,更多就是看学生的经历、社会实践、个性化发展等等,比如芝加哥大学要求提交学生的视频个人展示,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是未来一个必然的趋势。

为了应对未来的新趋势,我们荟同提供的教育和课程是创新的、全球化的、体验式的、基于项目的和个性化的。荟同学校的课程将会以美国顶尖的私立高中课程为主,吸收Alevel、AP、IB课程当中精华的元素,融入英国导师制模式,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我们不是一个Alevel、AP、IB的学校,我们正在创造一些不同寻常的、独特的道路,我们希望超越传统的局限。当然,我们会确保我们的学生在从荟同毕业后,能够进入最好的大学。他们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以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为基础的“毕业作品集”,作品集展示了他们在相关领域的天赋和精通能力。作品集里面可以包含由顶级学者指导的论文、出版的文学作品、奥赛证书还有知名教育家写的推荐信。荟同还设立了卓越中心和城市课堂,让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文学科的探索。

此外,未来社会的领袖型人才不仅要在本地本国脱颖而出,还要有全球竞争力。为了培养面向未来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我们荟同建立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我们将在全球30个主要城市开设校区,初高中学段的学生可以在荟同不同国家的校区学习,老师可以在荟同不同国家的校区里交流工作。这样独特的校园网络和交流学习机制,确保学生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相对熟悉的环境下,体验不同文化、不同国情、不同教育,以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快速适应能力。

所以,我们一方面对未来的变革和趋势要有敏锐的观察和洞悉,另一方面,我们荟同也面向未来,勇于创新,勇于突破。

王实:非常感谢新浪教育的邀请,去年新浪教育盛典我也参加了,这一年变化蛮大的。刚才说的人才能力培养,王殿军校长已经谈过了,现在我具体阐述一下关于清华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新时代的能力有很多是反复强调的,第一是领导力才能,这方面需要不断加强。以前定式领导力只是领导,我们应该跟学生说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首先领导是人民公仆,首先应该去服务。这种服务的能力很多学生现在还没有想到,还在专攻于自己学术方面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引领,但我认为首先你要做好服务者,应该提供更多的服务和贡献,这是领导力中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领导力要强调的是在某一方面的专注和执着。如果你在本行业中,或本领域中没有做到极致和优秀的话,你是无法有话语权。然后再去考虑在相关领域中成为引领者,这是我的个人意见。,通过这我还想说一点,大家可能反复强调 “批判性思维”。当然在这之上还要加上两个词:“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思维不是创新的创造力,而是你的思维首先要脱于能力表面的现象;第二个是“分析能力”,分析的思维能力。现在数据化新时代信息量很大,包括大家可以看到微信、微博各种各样网络自媒体但怎么辨别真伪,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得需要通过自己能力的培养辨别出什么是有利于自己的以及什么可以忽略掉。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点:第一个是“交流能力”,交流能力并不仅仅是强调的语言方面,交流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倾听”。说永远是单向的,如果不能成为非常认真的倾听者,那么就不能成为良好交流能力的体现。第二个,除了倾听之外不仅是自己说,还要有目的性、劝说性。让别人认同你这是一种能力。另外还有一点,不止是语言、言语的交流,还应该学会怎么利用数据的手段来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以后AI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化语言也是需要学生培养起来的。

除此之外,我在凯文一开始是学术校长现在是常务副校长。我发现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需要让孩子包括家长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现在很多孩子适应力比较差,所以大家比较有惰性。举个例子,学生会发现他们跟同样的同学在一个班里,几年下来不换班,老师不要换,一换家长就很郁闷。换老师,换同学,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肯定是要走出去,不同领域会有变化,永远不可能在舒适区里待着。由此需要勇于创新和挑战的能力,而且不要怕失败。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中,大家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又有多少人有这种勇气呢?要给学生提供挑战,现在力求稳定的、自然的过渡。

最后,家长要培养学生善良,也就是所谓的共情。很多事情需要有自己正确的是非观,拥有共情这种优良的品德,这是全世界人、任何地方的人都需要看到的。同时也需要孩子彰显出来,这点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有一个问题,您认为凯文有做哪些设置和规划帮助学生培养这些能力呢?可以举几个例子吗?

王实:刚才王殿军校长说的STEAM课程,不管什么样的课程体系融合在一起,除了跨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知识的传递以外,主要的是人。教育最核心的是学生。这里跟大家强调一点,学科的知识可以传递,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锻炼。凯文经常会有这样一些活动,大家比较熟悉课程化学习,我们现在也用on line项目,而且不仅局限于自己的学生自己玩,我们有海外相应中学顶尖的私校跟我们对接。在同时的情况下,围绕同一个主题大家做设想和交流。比如在昨天上午雾霾天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会在北京的杏石口65号院测雾霾。同时在美国的学校中让学生测他们的空气质量,或者看水文状况。不只是简单数据更新,学生还会强调解决方式。我们每年会有青年领袖峰会,过程性的东西在这里大家可以面对面交流,能够产生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这个主题每年都会变,比如今年谈的就是女权主义。很多东西是交互的、多元的、多文化、多区域的,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在线的形式把它整合在一起。学校最终建成的是一个社区,这个社区不仅仅只是社区,在学校这个社区可以无限放大。

主持人:带动一个集体。

王实:是的。

主持人:谢谢王实校长的分享。下面有请世青国际学校的李锰先生。

李锰:其实我工作时间并不长,只有8年。我有一个演讲题目是“不焦虑的国际学校家长”这个讲座其实挺受欢迎的,刚才沈校也提了,现在大城市的家长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就是“焦虑”。我做了四五年这样的讲座,帮助过很多家长,我也感到很困难,劝人不焦虑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但我也关注到这些家长为什么会焦虑。有一个焦虑的源头跟新浪今天主题有点匹配,就是很多家长没法预测孩子的未来,尤其00后的孩子,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因为00后的孩子跟前几代孩子成长过程不太一样,前几代不管70后、80后、90后都可以预测未来,考不错的大学,实现自己的计划。但00后就很困难了,我们处于无法预测未来是什么样的时代,包括科学家也无法预测15到20年后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我们可以肯定00后的孩子他们将会在人工智能的时代生活。这样的孩子在人工智能的时代生活,他需要的能力跟我们前几代不一样。不光家长会焦虑,包括做教师的、做校长的同样很困惑,我们不知道培养孩子什么样的能力,让他们可以在未来的生活中有一席之地。我的一个学生跟我说,老师我要去留学,我要读财会或金融。我问为什么,他回答:我妈说学这个专业好找工作。我说,那你得上网搜搜现在是不是还是这样,你看德勤、安永四大行已经有了财会机器人,机器人是不要工资的。澳洲最大银行裁员了6000名职员,2018年整体裁员2万人。我跟我学生说,你认为这个好找工作,你的价值观还在上一个时代,等你大学毕业发现没你饭碗,这些工作是机器,他们不要休息不要工资的,怎么跟他抢这个工作?

我们未来的年轻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够在一个AI的时代有生存空间?这实际上很多专家学者给过我们答案,答案是创造力。刚才王校也提过创新思维,这样的能力才是未来年轻人必备的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是很难培养的,我的个人观点。包括去年教育部NCCT约我去广东,给300位公立学校校长讲教育,台下有校长说李老师你谈谈创造力是怎么培养的。创造力是不能被培养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如果你看过幼儿园小宝宝涂鸦、绘画,那个就叫创造力。之所以它是人类最后的堡垒,因为它不是培养出来的,它是天生的。如果这个东西是能培养、学习的,我们同样是干不过机器的。

做老师的、做校长的能够做的不是培养,当然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去培养,但很困难。我们可以做的是尽量保护学生们的创造力,可以循序渐进地做一些工作,需要我们的教师、需要我们的学校管理者、我们的校长他们先去改变自己的思路。包括一开始殿军校长讲了他的逻辑我很认同,我们是不是可以给孩子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他写的作文是不是可以不按照范文去写?是不是可以允许这个孩子提供非标准答案?老师可以尊重他的个人观点?这个我觉得是我们作为办学者、作为教师可以做到的,保护学生他们身上的创造力、创新性的思维。因为这样的能力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可能是他们真正生存需要的能力。谢谢!

主持人:谢谢李锰老师,最后一轮请陈子老师作分享。

陈子:谢谢新浪教育。刚才李校长说他从事国际教育8年时间不长,我非常惭愧,我才从事国际教育2年时间,在座是我的前辈、老师,我作一些补充,从个人体会谈一谈。

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跟环境离不开。目前国际环境有几个特点:第一个,信息爆炸,现在所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这要求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是吸收知识、获取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不止是获取知识,包括选择学习什么的能力,这也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我们博实乐教育集团做出了一些尝试,包括学校家长日的活动,比如选取几位学生作为代表,了解家长工作状态是怎样的,让学生了解我将来是不是想成为这样的人,如果你想成为这样的人,那要告诉你要向哪个方向努力学什么东西。另外两个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个前面几位老师都讲了很多,我就不多赘述。

第二个特点,文化交融。随着我们国门敞开越,和国际友人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刚才几位老师提到了语言是一方面,但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拿我个人的例子来讲,我十几年前出国留学,英文还算可以,听个七七八八。但跟人交流时,别人讲个笑话听不懂,不是懂了他什么意思就能get到他的点,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宗教、体育、甚至包括他的脱口秀都要了解,知道他在谈什么、他们关注什么,这个是很重要的。这个刚才沈校长也提到了这种交流项目,其实我们博实乐教育集团也在做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在国内已经有60多所学校,我们未来也要加快在海外的布局,这样才能打造成国内、国外交流的闭环。

第三点,我非常认同刚才王殿军校长讲的,我本来想用关键词“风云突变”,因为现在的国际环境真的是变得太快了,我觉得有中国灵魂或中国根基是非常重要的。未来我们所培养国际化的学子,不管他身在何处,我们要提醒他不能忘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博实乐在教育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实践活动,比如重走长征路、在艰苦环境下骑行、扶贫看中国的全貌,让孩子知道可以为中国建设努力的方向。

做教育,为人师表,培养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才,首先教育工作者要成为这样的人才,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改变。谢谢!

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这轮的讨论,我们讨论的是家长、教师、学校。我们新浪办公地点在上地,那一片号称中国的硅谷,那里聚集了大量的互联网公司。部分同事生活在周边,有一个区域叫回龙观,我住的地方离那里不远叫西二旗。我一个同事分享过一个故事,回龙观有一个小区不是学区房,但那里住的家长素质非常高,活生生把那个小区的学校读成学区房,那个小区学校的学生读得都非常好。

刚才提到家长很焦虑,焦虑的背后是这些家长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视。看大家谁想先发言谈一谈家长在现在教育背景下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现在的家长有没有什么建议?

沈献章:

我感受到近十年来,家长对国际教育的认识和需求有很大的变化,用三句话概括:出国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成绩越来越好。

十年前,大部分家长还不太了解国际教育,一些富裕家庭为了回避国内高考激烈的竞争,而把孩子送出国;那时候国内的国际学校也比较少,大多是出国培训机构。近年来,国际教育在国内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得到大众的青睐甚至追捧,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进入国外顶尖大学,留学生质量也显著提高;国内优质的国际学校和民办双语学校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

家长和社会对国际教育的日益关注,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是家长对国际教育的选择应该更冷静,不要盲目从众。我给家长们提两点建议:

第一,家长要了解当今社会世界教育前沿阵地的内容是什么、信息是什么,要了解未来教育发展的态势是什么?家长应该有大格局,宽广的视野,不能只停留在表层。有的家长为孩子选择国际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到国外镀金,今后有一个体面的好工作,过舒适的生活,这当然很实际,但欠缺高度。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但是有学识渊博、专业技能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有奉献精神、有担当精神的领袖型人才。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首先家长要更新观念,自己对教育、对社会、对世界发展的认识不断更新,不断深化,自己对孩子的定位不能仅停留在利己的角度,而应该上升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度。

国际教育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具体到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目标和方向。所以我建议家长在选择学校和比较学校的时候,要有一个更大的格局和更高的角度。

第二,对孩子有深入的了解,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不一样的,在荟同,我们采用个性化教学,尊重孩子的特性,因材施教。所以我建议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国际教育的时候,也要对孩子有更深入的了解。因为有些家长常常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味追求让孩子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其实与孩子真实的“情况”不相符,而抑制了孩子本身独特的潜质和才华。我有一个学生家长,是北京著名大学的经济系教授、学院院长,他一辈子搞金融、经济,他的朋友圈内也有很多这类的知名人士,可以为他的孩子在这方面创造很多有利的条件。但是他的孩子不愿意学经济、金融,选择学电影,学艺术。这个家长很民主,非常支持孩子,最后考的是哈佛大学电影专业,这个孩子现在发展挺好。

现在的社会日益多元化,社会也在不断变革,“IT”、“金融”曾经都是挤破头的热门专业,现在所谓热门专业已经在不断变化。只有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按照孩子的特点培养,才能让孩子站的更高,走的更远。

我给家长的两点建议概括为知己知彼:知己就是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知彼是了解国际教育的大背景,知道未来国际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

主持人:我2010年毕业时印象中很多大学同学选择去国外读研究生。

朱燕民:现在占30%。跟家长讲,家长要做好很多准备。第一是他自己的心理准备,这一代的留学生还是计划生育阶段的家长,都是一个孩子,当然两孩政策、更多孩政策推出是未来。现在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长做没做好准备,孩子出去留学,尤其在读高中、大学初期孩子出去读书时,这个空巢是普遍状态,包括我也是处于空巢期的留学生家长。这个方面家长要做好准备。

第二,协助孩子做好学业的准备,出去读书语言不同、老师不同、饮食不同、环境不同,有很多的方面需要适应。这种适应准备应该在孩子海外接受国际教育时就做好心理准备。

第三个准备是经济准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家庭都具备这种支付能力。但是低龄留学消费的费用、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虽然很多学校已经高于在国外读书生活费的水平了,但一定要做好经济方面的准备。

第二个方面,家庭决定孩子留学时,自身的教育很重要。就是你自己在准备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当然这是中国的传统,同时自己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了解国际教育。为了迎接世界经济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世界一体化的状态,作为家长应该怎么通过学习补上这一课,这也是很重要的。

鄂学文:我补充一句,家长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让孩子像母鸡捉小鸡老躲在翅膀下。国际教育,让家里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变成能经风雨、见世面的孩子。很多家长过度关注孩子,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多家长没事就打电话,我孩子两天没跟我视频了,失踪了、失联了。实际上是孩子烦了,关掉手机不想联系,这说明家长太过度关注了。我们出去留学时,没有互联网、微信,要到电话局填单子要打电话,一个电话讲两三分钟十几块钱,没人管我们,但我们也很好。家长们该放手就放手,让他们出去独立闯天下,这对他们更好。

主持人:我身边有朋友送孩子出去读初中,他要跟出去,您觉得对孩子有好处吗?

鄂学文:对孩子肯定没有好处。

李锰:我平常接触孩子比较多,包括新浪给我封了“京城择校践行者”,我做了在线平台,现在平台上接待了超过400个家庭。我一直认为做老师的经验和时间不应该比做律师的差,这是我给很多家庭的择校建议。发现最焦虑的是年轻一代的家长,跟我约谈的家庭中,我很意外。我一直认为很多是高中生家长跟我聊天,但其实很多是学龄前家长,孩子只有几个月,甚至包括没有孩子的,他们愿意付几千块跟一个国际学校的老师聊会儿天。你会很诧异,这些家长很年轻,他们大多是98年以后上的大学,1998年中国有一个巨大实践,高校扩招。04年以后毕业生跟98年以前比是10倍,这代家长受教育程度远远超过前几代人。受教育程度高,他们对子女教育的考量考虑得更多,这个是我个人看到的东西。

实际上我们北京的家长不是都焦虑,我也看到了,还有一派是佛系的,包括我个人也是一个佛系的家长,所以我可以出去给别人分享不焦虑。很多时候你分享不焦虑时焦虑他们能不能操作。最简单的是首先把家长群退了,是不是真敢退那些群,一下有50个群,每天信息量那么大怎么可能不焦虑,获得的信息很多也是有问题、有瑕疵的,尤其是关于国际学校的信息。因为国际学校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码现阶段还是一个小众。所以我跟家长谈关于国际学校择校时,永恒的一个建议都是慎重。虽然我是在这个行业里工作的,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选择这样的学校。实际上我们看大数据,国际学校的规模在中国社会生活里还是很小众的。我个人更认同的数据是一个上海双语学校的校长在2016年统计的,在中国读国际学校的孩子有14.5万。这两年国际学校增长很迅速,我看到有22万、23万这样的数字。同时我看到2016年中国中小学生有22600万,这仍然是千分之一的选择。有很多文章、帖子写国际学校,感觉国际学校变主流教育,但看大数据还是非主流项目。我们做这个行业的很欣慰,这么多人愿意选择这样的教育。作为教育顾问,我给家长的建议是要慎重考虑,因为它只是千分之一的选项。

王实:以前传统家长对传统学校相对比较稳定,他可预判学生去哪里、选择什么科目,唯一选择是文理分课。现在很多家长国际教育选择时焦虑在于,他本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国际教育,他想让从事这个,想让孩子进入到这个领域,他的焦虑很正常。

第二,这些家长以前没有在一个方面做锻炼,做选择,他没有经过选择能力的培养,他不知道哪个是有利于他自己的孩子的。

第三,这些家长现在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跟孩子进行交流,有主动、有被动。主动的家长比较忙,而被动的是孩子不跟他交流。因为孩子到现在这一代,有千禧代,现在已经到2014年、2015年之后出生的小孩儿,他们比较宅,他们不愿意跟人交流,更愿意跟电子产品在一起。大家关注电脑游戏、手游等话题。最常见的现象是这些孩子缺乏安全感。第二,这些孩子更多依赖别人,比如家庭,没有特别大的野心和抱负,换句话说他没有太多的期待。这样家长由于跟他交流少了。一类家长是“直升机家长”,他处处关注小孩儿在家、在学校甚至在学校。还有“推土机式家长”,所有都给你搞定,孩子按部就班就OK。这些家长越发使这些孩子更加封闭,而不愿意迈出自己的舒适圈。我觉得这样的孩子即使出了国,他也会比较内向、不愿意交流,会有很多心理问题,这也是我们比较担心的,包括我升学指导时发现这些问题。

家长们第一个需要有耐心,沟通时要有耐心,另外还得需要把节奏放慢。家长在这种快速发展当中,盲从、焦虑,以前说站在起跑线早早跑出去都愿意急,现在应该放慢节奏,佛系是特别慢的节奏。慢节奏,我曾经提到一个 “鞋带理论”,现在看小朋友穿的鞋很少有系鞋带的,都是一穿提上来了,或者是粘扣。不系鞋带因为系鞋带太慢了,系不好还容易摔跟头,所以现在大厂商的鞋小孩儿的鞋很少有系鞋带的,但有时需要孩子系鞋带,哪怕系不好摔跟头,也得学会系鞋带。

主持人:回去换鞋子。

李锰:要有耐心,主动跟孩子交流,只有了解了孩子,知道他是与众不同的,才能帮他提建议。在他做选择时给他一些比较实际的或者保护孩子的建议,这就是咱们的个性化的培养和差异化的培养。路径是不同的,不是只有一条道,不是都去哈佛才是成功的表现。

陈子:家长要给孩子充足的爱,我之前看过一个研究,在童年时得到充足家庭关爱的孩子,在未来发展都要比在童年时代家庭环境从家长那边获得的关注、爱好并不是那么多的孩子发展得好。这是作为为人父母的根本,要给自己的孩子充足的爱,这是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做好自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教学方面家长肯定不如学校做得好,家长在家庭环境重要的是做好孩子的榜样,在自己的职业做出成绩。这种陪伴我认为是一种高级的陪伴,远比成天围在我的孩子旁边,看他作业做了没有、补习班上了没有这种陪伴高级。

第三个建议,尤其是在升学这块,升学也好、留学也好,少一些功利心。现在好多了,十几年前那会儿挺功利的,包括我自己留学、选科都是找比较好找工作这种,当年国外读研究生也是两年的,每年回去选课,为了早毕业早一点到社会上工作赚钱养家,是很现实的。现在环境不一样了,国家实力强了,家庭也富裕了,可以给孩子更多空间,尊重孩子的兴趣,做更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并不是上所谓的好专业而让孩子成长不快乐。谢谢!

主持人:这个论坛六位嘉宾围绕讨论的话题,不止是国际教育,整个教育行业,还有我们的主体孩子、学生,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六位给了很多建议,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孩子更好接受教育,完成学业,我们的论坛就到这里,谢谢台上六位嘉宾。

以下为《产业之变》论坛实录:

主持人:接下来就进入我们峰会的第二场论坛,第二场论坛的主题为国际教育《产业之变》。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第二场论坛的嘉宾,他们是:

TBI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 刘恋;

北京金宝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单志勇;

T School 挑战者学校创始人 马成;

独立教育学者、探月学院督学、惠灵顿中国理事 钱志龙;

好未来教育集团学而思国际总经理 郝月菲。

谢谢这场论坛的五位嘉宾,大家都是深耕国际教育很多年。这场论坛我们要升级了,我想问第一个问题:在各位看来,您觉得这么多年以来,国际教育面临怎样的产业变革?你们的体会是什么?

刘恋:在国际教育领域里面,我们已经从事了8年的探索,在这8年里面因为我们不是自己开办学校,更多的是观察这个行业。在今年5月份我们曾在清华做过一个论坛“连接构建全球新型国际教育空间”我们开始意识到越来越多机构一己之力很难完成国际教育的产业布局,也很难提供让孩子能有未来的教育。上一场平行论坛话题非常有意思,那个话题可以延续到这场来,教育不管是一家公司、一个机构还是一所学校,都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大家回答是面对什么样的未来。很多人回答是不确定的,在不确定当中是不是有东西是确定的,如果完全基于不确定性如何组织教育模型?如何组织教育资源?我们做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和探索,在未来世界不确定有两个东西可以延续,我们对未来的定义全球化的智能时代,对它的理解停留在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世界是平》的,世界第一个发展阶段以国家为主体用货币连通现在的世界,很多人说现在的全球化不已经出现问题了吗?英国已经脱欧了,美国有一个总统叫川普,是不是全球化还在继续呢?在我看来全球化在教育上的意义,它的本质是科技让时空被压缩了,人穿越时空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地球相对变小、时间相对变快。站教育的角度,跨国的文化潮流变成常态。就像早晨我7点钟跟美国同事开会一样,就像同事有不同国家的朋友一样。就像我的父母培养我时,他觉得未来刘恋你能跟北京人、上海人、天津人交流就很好,但我的孩子8岁去过全世界十几个国家。

未来跨文化交互变成常态,每一个人进入这种场景里,必须要有基本的属性,这是刚才王殿军校长说的必须要有中国文化的属性才有基础,要有基本的跨文化连接的能力。

第二个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进步和协作成为常态,我们到底需要什么能力呢?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人,面向未来的人最基本的底层的能力,教育是先培养共性再培养个性的,我经常听到很多校长考虑,教育培养共性还是个性这不是矛盾体。假设人是一台电脑,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装超级解霸还是QQ是个性。面向未来化国际人才,最基本的底层人才一定有跨文化能力,我们看到北师大创新研究学院的5C,五项核心素养的第一项是文化素养和传承。

基于这个教育模型,上一个平行论坛讲到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什么关系?我一直很难找到特别适合的词表达我的看法。我找到接近的,所有人关注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水流能看得到,家庭教育是水源,社会教育是水脉。未来我们的教育如果是跨国多元交互是常态,应该用跨国多元的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底色。站在这个角度未来学校一定是跨越国界的,我非常喜欢荟同学校的理念全球学校,这是为数不多提出“全球学校”逻辑的一所学校,但在高等学校里面看到太多例子,比如纽约大学,为什么在上海建分校呢?为了抢生源吗?不是,希望把空间假设在多元之上,大学四年在一脉相承学校教育基础上经历四个国家的教育,未来跟四个国家的人交互,荟同学校从成立第一天就这么想。UWC在全世界16个国家建17个教育空间,未来他的孩子能在17个国家自由交互。站在这个角度,我们觉得讨论国际教育产业布局之变,其实是讨论连接。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连接把不同国家的学校连在一起,不同国家的教育机构连在一起,跨越时空让孩子能在这种环境下完成他的教育。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十年的产业剧变面临最大的机会和挑战就是彼此连接,共同形成一个教育的模型。谢谢!

主持人:谢谢刘恋董事长,接下来请金宝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志勇分享。

单志勇:谢谢主持人,谢谢新浪教育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从事教育20多年很有感触。从我身边小事说起,我家的小朋友在多伦多,他在东城名校上学,他姐姐去多伦多上学他陪着打酱油,结果打得不回来了,那个小男孩儿很坚强,爱好体育,从来不哭的。我说你回来吧,无言的流泪就是不回来,答案很简单他那所学校作业太多了。

上一个论坛也讲这些问题,低龄化的问题、家长焦虑的问题,我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家长,就给我的家庭带来这样的问题,低龄化的问题、家长焦虑的问题在这个行业剧变的过程中,被这种需求所推动的国际教育呈现了大量需求的态势。

所以在这个态势之下出现了什么呢?我们讲的好话、高大上的也讲得挺多的,其实我觉得良莠不齐。在这个行业里谁能借家长一双慧眼能够分清,我们见到很多教育家,包括上一场海亮教育老总非常棒的教育理念,但是真实这个行业里面是不是每所学校都是这样的?在这里我们用什么样的形式用谅良弊逐劣弊,让真实的有需求的客户走进国际教育,很容易因为几个害群之马影响政策的走向。我们有一个产业链目前处于这样的现实里面。

第二个,我同意刘恋的意见,什么是国际教育?国际教育首先不是西方教育、不是英文教育,它一定是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能够在多元的环境下能够连接、生存、沟通,能够去发展的能力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里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优秀的基因如何能够跟世界这样的结构去结合,这里面是产业未来变化的趋势。你去看包括中国出的《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2016年北师大出的整个的大模块18个点,我们不讲IB好不好,跟IB的四个要素相比较,培养的目的80%到90%是共性。你看中国学前教育指导纲要,高瞻课程基本重叠率98%以上。全球教育在这些已经形成共识,因为是人类共同需要的,目前人类解决不了的是方法、方式、系统,其实目标是一致的。

在这样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共生、能够共舞,可能需要更开放的心态,更正确的一个办学的思想,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让每一个办国际学校的人都珍惜国际教育目前还算比较好的名声,好好把这件事情办起来,这个产业才能想更良好的方向走。

马成:我叫马成,刚刚王殿军校长提到我,我原来在清华附中。产业之变、十年之变不太确切,中国真的有国际教育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第八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在2003年9月11日颁布的,从那时起15年了。但是这个法规是前瞻性的,那个时候实际上这个法规出台是因为我们国家加入WTO,这作为一个附件进行推动,我们那时根本没有准备好。现在中国公办教育做得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是人大附中,人大附中是北京第一个开办中外合作国际教育办学的,人大附中那时已经很强大了才有10几个学生,从惨淡到今天。

今天来的人少多了,2014年我参加新浪教育论坛1000多人,而且好多人走了。什么状况?大家避而不谈,有《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幼儿园政策产业实施方式》,大家都怕了。既然变low了,我想起习近平主席参加进口博览会他说一句话,风狂雨骤之后大海仍然在那里,我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是一个大海它仍然在那里,各种产业培训行业,包括在线教育、教育科技这种小池塘是可以颠覆的,但对中国几千万、数亿家庭,1.8亿在校生的学校教育不会有太大影响。风狂雨骤之后泡沫会走,真正做学校的人永远会留在那里。

前些日子我也挺有影响,就像现在的,胆大的哥们都在旁边,胆小的围在中间,我们要办好中国的国际教育。今天“新浪”是浪潮,不能做冲浪的人,做冲浪的人很辛苦,如果我们融入巨浪就是无限的机会。什么是巨浪?就是王校长提出的那个,需要每个孩子在中国本土接受国际水平的教育,这就是巨浪。在这个巨浪中要杜绝“杜嘉班纳病”,这个病本质是歧视,中国人歧视自己也歧视其他人。广州有黑人歧视,各种歧视,其实我们最歧视自己,觉得MTC好,西方任何标准都是最好的,MTC可以在中国估值数亿。什么都是世界的好,我自己觉得要有自信,没有自信办什么教育?“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大中产阶级更多劳动者是我们服务对象,他们的孩子应该能够接受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这是我们T School的方式。到我们学校去成本低,每天开放12小时,三餐可以在学校吃。

做了这样的事情之后,所做的一切追求品质降低成本,为了每个中国的孩子在中国接受国际水平的教育。“T School”“T”是一个汉字,铁间道义、两肩有担当的一个人,我们学校叫“田思谷学校”田是天地的田象征着方方正正的场地学校,思是用心耕田的老师们,谷是学生,不是出产的产物,“谷”《说文解字》是泉水的“泉”字,象征着一个人向着担当走。孩子们应该向前走勇敢地奔向大海,这是我们的产业之变。谢谢大家!

主持人:钱志龙老师有两本新书门外可以看到。现在有请钱志龙老师。

钱志龙:过去两年我卸下责任和枷锁,我急流勇退,想停一停脚步,我有一种隐隐的感觉,世界快的程度超出这代人的想象,教育有点跟不上。教育产业跟别的行业最大的区别,我们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东西,它不能用KPI来衡量它的成就,要聊得聊10年以后、15年以后,当我们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做什么样的事情。刚才刘恋老师说得特别棒,我2012年学术背景的一本书,提醒我们现在的时间跟当年的时间不一样了。前两天我手机坏了,我不得不启用两年前的手机,2个小时使用它我抓狂了。2年旧的使用没法使用它,但教育这个系统中小学已经用了一百五十年,大学五六百年,这个体制仍然使用它。那种恐慌、恐惧不得不停下做校长的脚步思考问题,我们曾经走了几百家教育机构和人跟他们聊一聊教育的未来不得不走向哪里。

最大的感受我们还在用旧的标准衡量学校的成就和孩子的成就,我们用学校的排名,用GPA、SAT或高考分数衡量他们的价值,这件事情是不太可持续。另外一本书是最近震撼我的一本书《起点临近》人类过去20年人工智能取代高级蓝领,而未来20年取代医生、律师等白领、金领们即将面临下岗热潮,这个东西要把我们喊醒,我们要考出高分数努力进到北大法律系还是哈佛的工商管理,等他们毕业我敢保证工作不复存在。刚才马成谈到MTC,MTC不是唯一的标准,它是先行者,它是美国百年名校校长已经厌倦让他们学生高中花那么多时间准备SAT的考试,最后因为要进排名更高一点点的学校,这件事情18位校长跟他一样,觉得这件事情不靠谱,所以他们才会连起手来打造以人为本,脱离GPA标准化的分数,衡量一个孩子平时不太容易教、不太容易被测量的软实力,那些真正让他们十年以后面对这个世界可以昂首挺胸,有安身立命可能性的实力,那些东西不容易教、不容易测量不代表不重要、不代表不容易被重视。没有一所应试的学校会反对应试教育,但一个星期花多少时间准备孩子考试,花多少时间做项目制学习?这就是一个立场,这是在时间分配上此消彼涨的立场,你愿意多花一点点时间维持未来的挑战,还是维持现在的荣誉和孩子们或他们的家庭绑架孩子们和学校们用就的标准。

刚才刘恋老师提到时间轴,这件事情迫于眉睫,以前人类发展速度是线性增长,现在是几何增长,这代人,我觉得我们70后没有这个能力想象十年以后自己长成什么样子。我参与教育创新的项目,北大附中孵化的探月学院,18到20岁孩子创立的学校,以年轻人的视角预测未来,并为未来做好准备,这件事情有里程碑意义。我不愿意做校长,而是做一线老师,检测MTC的标准,MTC不是唯一标准,但可以借鉴,怎么收集孩子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素养的标准、软实力的标准。我比较乐观地觉得,这件事情虽然MTC说5到10年能完成,中国建地铁比美国建地铁站的时间快,中国的物资包括小白鼠的能力,都比美国先做出未来评价标准的一套体系,那个时候再变学校有点来不及,我有一点点担心,无论是公办的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还是以洋高考为指挥棒的国际学校,是否在这个时候仔细想一想我们在课堂上花多少时间对未来的准备,而不是对上个世纪的一种交代。

主持人:谢谢钱老师。我学国际政治现在做国际新闻,以前我们学习正好是奥巴马当总统,当时国务卿是希拉里,希拉里提出硬实力+软实力,您刚才提出教育权衡的是全球的硬实力。但是怎么测量软实力以及硬实力+软实力,这才是未来要思考的方向。接下来有请郝月菲老师分享您的观点。

郝月菲:大家好!我是郝月菲,来自学而思国际,是好未来旗下做K12国际教育的。一个产业的变革首先是需求,另外一侧是供给,从这两方面谈我的理解。

第一个,从需求侧,中国看国际教育首先看中国整个在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人口的结构和情况。第一个想跟大家分享的数据,来自麦肯锡的报告,到2022年时中国年收入在10万以上的家庭,这些人的数量还是蛮高的,将达到6亿人口。这6亿人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看85后、90后带孩子,不会想从小走苦学的路,从小让我的孩子面对非常残酷的考试,他们可能更多诉求,我的孩子能不能多方面能力发展,能不能从小站在世界舞台上看不一样的世界。刚才有嘉宾说孩子8岁去过很多国家,未来小朋友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从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我们能看到,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对国际化教育诉求、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新浪有国际教育展,也有很多家机构有国际教育展,我也参加过很多。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一个小孩儿妈妈挺着肚子跑过来,郝老师给我们规划一下国际教育之路,我说您家孩子多大规划国际教育之路,她说在这,下个月就出来了。家长很着急,这种着急一方面是对于未来国际教育的渴求,另一方面也看到需求的变化。

第二个,想跟大家分享的数据是,现在目前中国的国际学校数量的发展。我们做国际学校总结和梳理,去年整个中国新增70多所国际学校,现在《民促法》在中国国际学校层面有所影响。国际学校增长数量没有太大变化,我记得这个数字在去年70多所,整个行业增长在13%左右。从这侧的供给来看,我们也能看出来,实际上现在大家对于这件事情的投入并没有减少。

另外,从我们这个业态,刚才马成老师说周末要花1400元待的地方,当然从整个供给侧来讲,我们看到不一样类型的供给。一种供给是刚才讲到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对于家长来讲一旦选择是需要勇气和坚定的,第一,确实它比较贵,有了马老师做的学校,估计未来有更多家庭可以享受红利,普通的国际学校比较贵。第二,家长诉求还没想好未来到底去哪儿,可能出国也可能不出国,但想看看国际化教育是什么样的。在供给侧,我们看到业态供给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原来国际学校算一类供给,第二类是比较极致化的出国之前帮大家搞定语言成绩的语培。现在看到有变化,新增的,我想马老师做的学校类似于创新型学校,包括探月学院这种创新学校,这种学校介于完全的非常重的学校和培训班之间,占了大量的时间,提供了非常优质的教育理念和非常完善的项目式学习,这是中间业态。

比这再轻一点,比如现在营地的活动、各种竞赛类的活动,体验型的活动,能够帮助更多学生看到未来的世界,体验到国际化教育的过程。再轻一点,我们说泛国际教育化素质类的培训。所以我们看到供给侧,由原来相对来讲比较单一现在变得更加多元,他的维度以占据不同学生时间的长短为维度划分。

在这个过程里边,我们感觉到比较强烈的一点,第一个,刚才我也讲到,在整个产业变化时,供给更加低龄,比如从语培角度讲,原来是最后去做。现在我们从更低龄去做,这个带来特别好的优势,当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多机会,从更小的时候接触这件事情的时候,更有机会得到能力化的培养和实践。在这个过程里帮助他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视野和生活。

补充一点,上个月我在美东做招聘,然后参加宾大的教育峰会,我分享出国学生有好多痛点。第一个典型痛点出来之后不知道怎么做,第二个痛点根本插不上讨论,尤其碰上好多印度同学时更插不上话,非常痛苦,第三个写学术论文根本写不了,第四个痛苦因为以上所有痛苦导致学生真正在现实的跨文化交流和融合过程中遇到困难,这些困难有很大的程度是因为在过去供给侧提供内容,让他们更早接受国际化教育思想、体验导致痛苦。未来国际化教育如果能从更低龄开始,如果能从更能力化层面开始,我想未来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解决。未来如果用一个标准测量这些孩子,无论是MTC也好、无论是更量化的测评也好,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真正的要给孩子测什么刻度,而是希望给他一个学习的导向性。

作为供给方希望我们给学生提供更加低龄化、更加素质化、更加能力化的规划,让他在面对未来时能适应国际化社会的融合。谢谢!

主持人:这个话题很有意义,今天从下午1点半开始到现在,谈了一下午的国际教育,要谈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对国际教育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刘恋:我能理解在象牙塔里待着出来创业,理想和现实特别纠结,特别能理解。对于未来的机遇和挑战,马成讲的很多从市场角度分析是很大机遇,对我们最大的挑战是,有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学校几年以后不存在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公司模型几年以后也不存在了。我们固守一件事情,有时叫坚持理想、坚持信仰。还有一种,因为智慧和聪明大家都有最基本的解释,聪明是能看懂现在,智慧是能看到未来。不管是一所学校还是一个公司,它未来能走多远其实是跟这个创始人的眼光相关,其实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一直在问很多校长一个问题,如果学校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样?未来的学校还是不是这样的?回顾一下以前电脑没连在一起大家比的是什么,显示器多大、CPU多大、速度多快。但连在一起,存储不够用阿里云可以,大家进入互联网时代不恐惧便捷,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是几何倍数增长,一夜之间就在整个生活里改变了所有事情。学校也是这样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试图连在一起,刚才坐在我旁边的是博实乐的陈子先生,博实乐在国外收购了一所学校,可以实时让美国教学班级连在一起,学校连在一起对比条件是不是会发生改变呢?一个好校长会有好学校未必,比的是场地、设施是怎样的,但如果连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我们面对巨大的机会,因为我们能够支付国际教育费用的家庭越来越多,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国际教育但留学这件事太low了,因为本身在国际化。

我的孩子只是去18几个国家旅游,很多人都去过。当越来越人意识到我已经是国际化了,再谈国际教育是很搞笑的事情,天天跟印度人、韩国人、美国人交往时考虑国际学校是不是一种需要很可笑,这种从需求无法抑制。

第二,未来的挑战是什么呢?现在看到的服务形态,五年以后如果还有机会在这个地方,我们回顾一下有哪些存在,有哪些换了一种模样存在,这次产业之变讨论的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很长时间的。谢谢!

主持人:谢谢!

郝月菲:特别想接着刘总来说这个话题,我们争论刚好是我们遇到最大的挑战,刚才钱老师说担不担心老师这件事,说人工智能这么发达了。我看过一组数据,说人工智能到底能够替代哪个工种,排名最后一位的就是老师,第一种是教授知识,第二种教授能力的部分,第三个部分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育工作者在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德性的培养都是不可替代的,老师是不可替代的,在这种程度上讲,这也是我们做国际教育或做任何教育产业面临最大的困难。当这些老师是很难被快速复制,真的很难拓展我们的边界,刚才马老师说我们应该服务加起来500万的新生儿的城市,但我们的能力是最大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里面最大的机遇是什么呢?从好未来的角度从学而思国际的角度,我看到的是科技,真的把科技加进来,通过科技去做连接,这是为什么我抢了话筒,抱歉单总。刚才刘总讲的连接我们要从中看到科技的力量做更多连接,比如我去年的时候,做全球没有国界的地方,知识线下教,学生充分在不同情景中体验不同国际化环境的,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科技当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给更多人,比如Ban在讲,现在一个班可能有30个人在上课,未来探月项目也是一样,优秀的老师能带30个学生,通过科技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给300个人上课。在这个过程里,之前特别优秀的学长还可以当辅导老师辅导学弟、学妹们,身体力行看到他们指导老师是怎么做的。这是未来行业最有机会的地方,真正用科技推动产业的变化,让这些不可改变或者很难培养、很难长出来的优秀的教育者,让他们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刚才钱总说马老师在走网红道路,如果今天马老师这分很有情怀的教育言词,如果通过微博、直播平台,让更多做教育的行业的人听到,也是巨大的受益。未来我们应该助力科技,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好的国际教育。

主持人:最后请单总押轴发言。

单志勇:做国际教育我们是新兵没有太多发言权,一头扎进来发现没有原来那么美,趋势我们判断不了,有几个感受。刚才讲得很好,包括郝总,大家讲不仅是国际教育也讲了未来的教育,包括怎么创新、未来教育的形态,现在国际教育包括这么多家庭对国际教育的诉求,把国际教育当成逃离传统教育,希望变成有自由、有追求的教育环境,不仅仅是上哈佛还是上什么学校。围城外的人也是这样看,而且在这个过程里面,确实是从事国际学校的人这样的群体,他代表着国际化的视野、新的知识、更多的追求,办学自主权,包括大家的视野给这种教育所带来的魅力。

我的一种感觉是什么?第一,未来的需求和市场越来越大,这个前面大家都讲过。第二,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那天有个家长找吃饭两口子,一个是伯克利分校,一个是哈佛的亚洲学生会主席。我们课程顾问给家长介绍学校介绍幼儿园,讲半天英国学校对比,家长说算了我给你讲吧,我们老师没出过国,只是本科毕业。原来办的国际教育是非常好的,但我也见过不是那样的,你忽悠不了他的。可能学校形势变化还没那么快,但是不好学校再想轻易忽悠家长,家长是游过泳的,没游泳忽悠人家怎么游泳,这个时代马上要结束了。行业平均水平必须要提高。

马成:刚才讲科技的问题,科技教育投资,课外培训科技化,用眼动仪看你眼动方式、作业APP、在线直播课程,AI判作业、参加高考、各种素质教育,我有一种感觉把孩子分尸的感觉。中国科技教育投资100个项目99个都是垃圾。作为终端用户,作为办学校的尽量有敬畏之心,这个方向不对。

钱志龙:我刚翻译完我尊敬的教育家《教育创新五步曲》最后一本,它里面有一句话特别棒,我们混淆了上学、学习、教育的关系,我们误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恰恰在过程中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带着马成说的对未来孩子的敬畏之心,我们不要太自以为是。

主持人:这个环节特别有亮点,希望马成老师的语录成为之后教育界广为流传。在门口就有钱老师特意带来的两本新书过来。谢谢大家!

大咖论道,收获颇丰,各位行业翘楚都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思想的火花。新浪教育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也将与更多机构、学校携手同行、深度合作,为中国国际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再次感谢各位参与我们高峰论坛的嘉宾,也感谢今天来到现场的我们各位朋友们。我谨代表活动的主办方新浪教育,预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成就。明年此时也让我们相约新浪中国教育盛典·国际教育峰会,让我们明年再见。

此次活动更多干货与现场精华会在新浪2018中国教育盛典专题中进行推荐,新浪国际教育官方公众号“国际学校家长圈”“私校风云”也会及时更新此次活动的详情,敬请关注。谢谢大家!

点击查看更多峰会干货:

沈雪松:教育连通世界 中外教育界需加强交流与合作

梁莹: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直达用户核心需求

王殿军:优质国际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国根基

叶翠微:市场不相信眼泪 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做好教育

新浪国际教育栏目2019年度项目规划

新浪声明:所有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