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严肃科普:你还在唐装和服傻傻分不清楚?

新浪教育

关注

新浪教育讯 3月24日,武汉大学保卫人员与两名赏樱花的男子发生肢体冲突。据媒体报道,事件起因保卫人员称穿和服不让进入。

网上视频显示,穿着类似和服服装的男子和另一男子被几名保卫人员按在地上,大声重复喊着:“凭什么打人?”,并称自己“穿的是唐装”。而当事人随后也对媒体再三强调,自己穿的是“唐装吴服”。

新闻立即引发激烈讨论。从目前披露的保安行为和警方回应看,男子穿的是不是和服,成了关键。似乎穿了和服就没有权利进武大赏樱。这在八姐看来,完全是伪命题。在不违反法律与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游客无论穿着何种服饰,只要是通过正常的渠道,都有权利进入武大赏樱。

不过随着新国风运动兴起,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开始关注起中国传统服饰“汉服”,不少改良汉服、现代版汉服开始进入大众视线。春日赏花时节或是动漫游戏集会期间,街头巷尾常常见到年轻人穿着新式汉服出没。对此也造成了一些误解,与其争执不休,不如趁此机会了解一下汉服,一起来get赏花季出街穿衣指南~

下文为新浪教育专稿,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在世界民族服饰的舞台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最能够展现其民族文化特色的服装,民族服饰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外在的直观形象,是民族文化意蕴的“道说者”,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大部分外国学生都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而其中汉民族人口所占比重最大,历史最悠久,文化也最为灿烂。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曾有“衣冠之国”的美誉,传统服饰对于不同民族而言,既是代表其民族文化特性的标志,同时也是维系族群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纽带。我们可以从服装的发展演变中看到社会经济、历史的变迁及历代审美观念的转变。

汉服文化的“前世今生”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语出《易•系辞》)汉服的源起可以追溯到上古,早在炎黄时期,服装就已经具备了衣和裳的概念,先民以衣冠匡正自己,“垂衣裳”而教化世人,衣冠整而礼仪齐,从洪荒蛮夷一步步走入郁郁人文的世界;“取诸乾坤”,先民对天地的理解行之于衣冠,人为天地所化育,衣冠亦取法于天地,这是华夏衣冠数千年的演变要义。“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语出《尚书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语出《左传正义》)对华夏的解释或有不同,然而礼仪之大和服章之美与华夏民族历来的特性密不可分。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几千年来的服装理念,并且成为历代衣冠制度的蓝本。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代确立,汉代可以说是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大发展的时期,艺术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汉代服饰在继承前代服饰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汉朝在经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和光武中兴后,其影响力已达到了鼎盛,这也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汉朝人民后改称为汉族的原因。而汉服则是对这一时期华夏民族所穿着的服饰的称谓。虽然历朝历代的服饰都会有所改变,从周秦汉魏到隋唐宋明,汉服款式虽蔚为大观,但其基本结构却始终万变不离其宗,一直保持了它惊人的传承性以及腹手笼袖、交领右衽的重要特征,衣冠服制的一脉相承正是华夏文明绵延不绝的明证,“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也因此成为古代中国的代名词。然而汉服的衰落则是在清朝的“剃发易服”之后,清初,满族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它统治下的各个民族,改剃满族发型,改穿满族服饰,但民间流传有一首民谣:“男从女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生从死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阳从阴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官从隶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老从少不从,役税从而文字语言不从。”也就是说出家人不变,仍可以穿汉服,戏剧表演也因多有前朝旧事,汉服是舞台表演需要。因此,和尚、道士和戏子等一些特殊人群至今仍保留传统的汉服,只不过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有所变化。所以,汉服并没有因此彻底的消亡断代而是在后续历史的夹缝中艰难的存活了下来。

但遗憾的是,当异族征服的血迹湮没了往昔诗礼风流的世界,奴化装束代表的卑弱心态也似乎尘封了我们汉民族原本勇于开拓的血气。1912年清王朝结束之后,受西方服饰潮流涌入的影响,汉族男子多穿西装,汉族女子则受上流社会女性的影响流行着旗袍。中国人的服饰越来越西化,中国传统服饰只能作为一些服饰的元素添加在服饰的制作之中。对今人来说,剃发易服之前雍容华贵的大国气度、潇洒俊逸的士人气质已恍如隔世,人们不假思索将一切仿古衣冠径呼为古装,汉服在生活中出现时更是被质疑为日韩服饰,这种隔阂的背后显然存在的是文化的巨大断层。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就曾提出以中山装为汉族男子服饰,并另设计了汲取襦裙元素的汉族女子服饰,但前者因无华夏之风难以获取国人认同,后者因江。青曾使用而被摒弃。改革开放后,亦屡有人提议传统汉服,但在欧风美雨的西化大潮中难以激起波澜。直到2001年APEC会议“唐装热”对汉服意识的复苏起到了根本意义上的反向刺激作用。以满服马褂的改良版为代表的“唐装”,迅速激发了关于“究竟何种服饰能成为‘国服’代表中国”的争论,再加上当时充满荧屏的满清戏,共同成为了催化汉服再生的烈剂。猛然间,被多少仁人志士呼吁了数百年的汉服复活了,汉服复兴运动横空出世,开始在指责与鄙薄中跌跌撞撞的走出历史。

如今,在汉服文化推广者的共同努力下汉服开始越来越多的的走进大众视线,也逐渐受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喜爱。但可惜的是,汉服文化仍处于“所慕者众,所知者寡”的状态。大部分汉服爱好者的关注只流于形式,并不了解其历史及内涵,有的甚至将汉服与普通意义上的“古装”混淆,连对汉服形式相关知识的了解也不甚正确。尤其是很多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一般都只知“旗袍”“唐装”,而不知“汉服”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民族服饰的一种,因此经常会有外国学生将其指为日本的“和服”或朝鲜、韩国的“韩服”。

汉服基本样式了解一下?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

根据出土的考古资料显示来看,汉服样式较多,但从它的主要形制上来看,主要有 “深衣”制、 “襦裙”制、“上衣下裳”制等。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是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则为百官及士人的常服,襦裙则为最受妇女喜爱的服饰。普通劳动人民一般着裋褐(上衣下裳),即上身穿短衣,下身穿长裤。以下就以深衣和襦裙为主具体介绍汉服中的两大常服。

(一)深衣

深衣是汉服体系中的一种服式形制,它把上衣和下裳缝连在一起,古代的男女都可以穿,深衣的产生源自于“礼”,它可以显示出高雅、端庄的气质,不仅符合封建礼节、遵循社会公德和民俗,而且还可以表示敬意或象征品格,同时它饱含了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追求,深衣按照衣襟的绕襟情况又可以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

1、曲裾

曲裾是汉服深衣制当中的一种,曲裾深衣将后片的衣襟接长并形成三角,缠绕经过背后再绕至前端,然后在腰间用布袋系上,即所谓的“续衽钩边”。续衽的长度并不是很统一,有的只需绕半圈,有的则需要层层缠绕,也就是说,曲裾深衣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具体的造型可以千变万化,数不胜数。变化的主体部分在于续衽的那块布料的形状、大小及长短。有的衣襟展开以后呈一个半圆扇形,有的衣襟展开后则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有的展开后是一个倒三角形。而长度方面,有的可以拖到地上,有的则刚好遮住大腿。总之,一个模式之下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感觉的曲裾款式来。

曲裾出现的原因在于最初的服装都没有裤裆,于是在下摆添加了这样几重保护就显得合乎礼节得多了,因此,深衣在未发明裤裆的先秦及汉代比较流行,直到襦裙的兴起,曲裾深衣才逐渐被取代。曲裾深衣是男女都可以穿的,其区别只是男子的曲裾深衣下摆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比较修身一点。据出土的资料显示来看,女子的曲裾深衣通身紧窄,长可及地,下摆一般呈现喇叭状,使女子行走起来足不外露。衣袖则有宽、窄两种形式,袖口大多都镶边,而衣领部分最有特色,通常交领右衽,领口相对较低,可以露出里衣的衣边,若是多穿几件里衣的话,每层的领子都会露在外面,最多的可以达到三层以上,时称为“三重衣”。《礼记•深衣》对深衣的长度有着严格的限定,“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孔颖达曾作疏曰:“短毋见肤者,深衣所取复形体,纵令稍短,不得见其肤肉,若见肤肉,则亵也。”所以不管每个人的身材如何,都不可以露出皮肤,“人身虽有长短,而深衣皆以踝为度也”,虽然人的身高不一致,但都以脚踝作为界限,可以看出曲裾的设计与中国传统的道德礼教息息相关,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礼教对于服装审美文化的影响。

2、直裾

直裾也是深衣制的一种,并且是由曲裾发展而来,与曲裾的区别在于直裾深衣不绕襟,衣裾常在身侧或侧后方,直裾深衣也可称为“直裾袍”,《释名•释衣服》:“襜褕,言其襜襜宏裕也”,可见襜褕是典型的直裾袍。直裾袍又可以分为交领直裾袍、圆领直裾袍和直衿直裾袍等。“直衿直裾袍”即典型的宋代褙子。直裾也是男女都可以穿的,并且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当时并不作为正式的礼服,由于当时并没有发明裤裆,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外面若不用衣服遮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是特别不恭敬的,所以很多人才在外面穿上曲裾深衣,之后,由于内衣的改进,这样一来曲裾的绕襟就显得比较费事,所以到了东汉以后,直裾便流行起来并逐渐地取代了曲裾。

(二)襦裙

襦裙,襦即极短的上衣,也是上衣下裳制的一种,袖子一般较长,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近乎衫,复襦则近袄,其区别在于是否夹里。它可以说是我国女性服装史上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与其它服装形制相比,襦裙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上衣短,下裙长,上下比例体现了黄金分割的要求,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平面裁剪,多缘边,绸带系结;上襦变化主要在领型及门襟上,下裙长至鞋面。大凡衣短则裙长,衣短至腰间,裙长至脚踝骨之下;衣长则裙阔,衣长时,长到臀至膝下,而裙露仅几寸,裙子不必显出特色,襦裙忌讳上下平分秋色,会显得呆板少变化。

襦裙的出现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在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了身着襦裙的小玉人。后来,由于深衣的兴起和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才逐渐减少,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是上衣较短,下垂及地,由于这样的设计使女子走起路来只能小步慢行,可以体现女性的婀娜多姿和柔弱美感,正好符合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要求,因此,襦裙便成为了当时最受女性欢迎的服饰之一,到了东汉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襦裙的款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襦裙可以将女性的身体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三)冠饰及纹样

衣冠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成人行冠礼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汉族妇女有八大首饰之称,分别为簪、栉、钗、华胜、步摇、金钿、珠花、勒子(额帕)。狄髻是八大首饰的金银组合饰品,价值昂贵。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已婚妇女及笄,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爵钗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头插梳篦自汉代即有记载。南朝妇女就爱在髻上插饰梳栉。唐朝妇女流行广插钗梳。北宋宫中妇女多在饰冠上安插白角长梳,後来传至民间,有高髻插梳之饰。宋词曰:“髻鬟云样梳。”明代女子盛装头上插满钗梳。汉族妇女还有戴绢花的习俗。

此外,汉族人的着衣装饰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佩玉饰。当然除玉饰外,还有其他材质的配饰,如蔽膝、披帛、袜、帔、香囊、剑、绶印、革带、玉带、銙、腾蛇等。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皆有文章,而人是五行之秀,天地之心,要做的就是把天地文章都表现出来,“傍及万品,动植皆文”,所以在传统汉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上,多采用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这些纹饰也都是有寓意的,比如五福捧寿、龙凤呈祥等。另外,汉服的纹样设计在延续前代风格的基础上更加趋于大气、多变,并且突出了龙、凤的吉祥寓意,具有更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图案的表现方式,大致经历了抽像、规范到写实等几个阶段。汉服的纹样题材多变,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在图案色彩的运用上更强调明快、醒目、对比鲜明,表现了华夏民族典雅而庄严的特点。商周以前的图案,与原始的汉字一样,比较简炼、概括,抽像性强烈。周朝以后至唐宋时期,图案日趋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对称,纹样布局严密。明清时期,已注重于写实手法,各种动物、植物,往往被刻画得细腻、逼真、栩栩如生,仿佛直接采撷于现实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处理,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另外,由于封建制度的形成完善,汉服在服饰图案的设计上也更多反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除此之外,随着阴阳、五行文化传统的发展,还出现了“五时服色”,即在朝官员用于迎接节气时所穿用的服饰。

汉服意义不止步于服饰

汉代是经济大繁荣的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往来贸易的频繁,使得人们的眼界也得到了极大的开阔,而且随着商业的蓬勃发展,到了东汉以后,中原地区的商道线路四通八达,各地的货物往来也愈加频繁,因此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活跃,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充分地体现在当时的服饰上,人们对服饰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服饰整体发展水平也随着经济的繁荣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由于当政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儒学在汉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体系的影响下,服装的样式及纹样等都要按照儒家礼制思想要求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比如,女子所穿的汉服大都不会使肢体外露,正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封建儒家思想对女子行为的束缚。另外,衣服颜色的选取也有严格的等级标准,如汉成帝规定:“申赦有司,庶民常服,只准用青绿二色”。甚至除此之外,连服装质地的选取也有一定的规范,一般庶民只能穿麻衣。但汉服还是在遵循儒学礼节之上创造出各种别致、美好的式样来,向世人展现了华夏儿女的衣冠风采。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四书五经”中的冠服系统,是以儒家之经典《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唐《开元礼》、二十四史舆服志和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重宗法、重道统、重传承的根本性特征)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对汉服体系着有详细的描述,可以看出它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而这种服饰风格的形成与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受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汉服的基本风格大都是宽大飘逸且兼具凝重美,并追求以此来弱化人体的线条,使人和自然相融为一体。另外,汉服图纹的搭配中也包含着众多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传统文化内容,例如以吉祥图案为题材,以求使用者能够借此带来福分,它可以说是传统民俗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

汉服随着汉民族的发展而不断进化,有着和中华文明同样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汉民族文明的象征,也是构成民族形象的支柱。虽然汉族历史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汉服始终在反映着中国人民博大兼容、宽厚仁爱、追求自然的民族精神,体现出其他民族所不代替的特色。汉服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纵观中国历史,汉服所达到的高度无论是从实用造型和美学艺术的角度来说,都是其他服饰无所匹及的。(张梦媛)

参考文献:

1、 欧阳祯人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周攀 《从“汉服运动”看跨文化比较误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3)

4、 张跣 《汉服运动:互联网时代的种族性民族主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

5、 陈英 《关于当代汉服复兴的探讨》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2010:15(4)

6、 房媛 《汉服运动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2012:(5)

7、 吴小莉 《浅谈汉服及其复兴运动》 长春师范大学,2013:(5)

8、 潘洪钢 《清代的“十从十不从”》 《文史天地》201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