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女博士生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曾带患病养母读硕

新京报

关注
听新闻

女博士曾带养母求学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北航博士孙玉晴出生即遭遗弃,养父母倾尽所有抚养其成人;孙玉晴不忘养育之恩,悉心照料病母

从湖北小城火车站的弃婴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孙玉晴走了整整28年。

当时已年过半百的养父孙希贤和养母吴世菊收养了孙玉晴:“收养我那天是个晴天,玉晴也是遇晴。”养母挑担卖零食,养父卖废品,抚养她长大。

孙玉晴临近高考时,养父因病去世,高考失利的她只上了一所专科院校。但养父时常念叨的那句“要多读书,好好读书”总提醒着孙玉晴。她专升本后,2016年,又考取了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带上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养母读研。

2019年9月,孙玉晴开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的博士,奖学金和兼职的收入,让她能承担得起母亲养老的费用。

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孙玉晴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出生遭遗弃,养父卖废品供她读书

孙玉晴出生时亲生父母将其遗弃在湖北随州火车站,被年过半百的养父母收养。那时孙玉晴的养父65岁,养母51岁。

养父孙希贤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工资承担不起再抚养一个孩子的费用,身边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赞成让孙玉晴念书,但养母吴世菊态度坚决:“这是我养的孩子,她上不上学由我来决定,你们谁说了都不算。”

养母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从小就教育她,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以后为社会做点贡献。”做过小学老师的父亲,更是从小就手把手教孙玉晴写字、画画。

孙玉晴告诉记者,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靠母亲,她做小本生意,挑着担子卖零食,每个月有几百块的收入。除了这些,妈妈还用学校里学生们吃剩的饭菜养猪,一年下来,四五头猪能卖几千元:“(上世纪)90年代时,父亲的退休工资只有几十元,2000年以后,退休工资涨到了几百元。虽然父亲有高血压,右腿不太灵便,但他在自己能动的时候,会把纸盒、瓶子分好类,到二三十公里外的地方去卖,换几块钱补贴家用。直到因为高血压引发的疾病无法动弹。”

孙玉晴也会跟着母亲一起捡废品、割猪草,再跟着父亲一起去卖废品:“父母收养我的时候,已经年龄很大了,他们……并不是为了养儿防老,仅仅是希望我能有出息,未来能够过得好。”

孙玉晴的初中同学汪远霞回忆,此前她总去孙玉晴家,那是随州市魏岗小学的教职工宿舍,有两间卧室的瓦房。在汪远霞的记忆里,两人很舍得为孙玉晴花钱:“初中时学校老师周末开办的语文数学补习班,一学期需要50元,他们会出钱报名让她去上。玉晴牙齿有‘反颌’的问题……他们特意到县上给她配牙套、矫正牙齿。”

从专科生到硕士生

孙玉晴高中时,孙希贤因高血压偏瘫,经常住院,随着病情加重,只能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

屋漏偏逢连夜雨,吴世菊的头部动手术后有了后遗症,父母都需要人照顾:“那时候我只是高中生,拿不出钱,也没法让父亲去好医院接受治疗,心里一直很自责。”

但两人的情况并未好转。孙玉晴高三那年,孙希贤因病去世。

“我高考失利了,没有考上二本,也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就上了专科。”2010年,孙玉晴开始在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就读,专科学习三年。刚刚入学时,孙玉晴就下定决心要通过专升本考试,考上本科,接着考上研究生,这也是父母最初的设想。

孙玉晴说:“父亲去世后,家里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母亲身体状况不太好,需要吃药,经常住院。大学一学年学费大概是4000-5000元,家里拿不出这笔钱,她申请了生源地贷款交学费。”

大学时代对于孙玉晴来说并不轻松。

一边要兼顾学习,一边还要照顾母亲,生活也只能靠自己:“家教、发传单、食堂打杂我都做过,在食堂兼职可以省下一日三餐的饭钱。最忙的时候,一天做了三次家教。专科和本科学习这五年里,我靠着兼职和奖学金、助学金,也有几万块钱能承担自己和妈妈的生活费。”

学习的时间只能挤出来。

孙玉晴的大学同学刘晓琴回忆,新生刚入学,她第一次见到孙玉晴时就觉得她很朴实:“不怎么爱打扮自己,下课之后就去学校食堂打工。只要闲下来,她就看书,学校里办‘读书之星’的比赛,每个学院都要选择读书最多的学生做交流。孙玉晴被选中过。”

2013年,孙玉晴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取了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专业。也是从同一年开始,由于头部后遗症以及冠心病等病症,母亲经常需要住院。孙玉晴至少每两周就会坐火车从学校赶回随州的家中,买菜、洗衣服、打扫卫生,把家里都打点好再回学校。一次住院时,母亲自作主张把手上的针管拔掉,跑上马路,医生诊断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建议她要多陪伴母亲。

考研的时候,孙玉晴经常在医院里复习,母亲睡后,她熬夜复习:“最晚的时候读到凌晨三四点,早晨六七点就起来了。”

刘晓琴记得,孙玉晴总是天还没亮就到教学楼里学习,冬天天气冷,爱犯困,孙玉晴就穿一双棉鞋,到天台上去背书。

2016年,她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全日制学术研究生。

带着患病母亲读研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孙玉晴决定带着母亲读研,这样就能每天都照顾她。学生宿舍满足不了孙玉晴照顾母亲的需求。她只能在校外租房子。

每到晚上,两间卧室的房门都会敞开:“现在妈妈生病,智商相当于两三岁的小孩,没法讲道理。半夜妈妈不舒服时,我就照顾她吃药,吃了药还是不舒服,她就吵着要收拾东西回家。我就只能打开电视让她看,连哄带骗的。有时会闹到第二天早上五六点才消停。”

除此之外,这间房子还经常传来打骂声:“妈妈的认知能力下降,有时候会不认识我,严重的时候又打又骂。”

每天早上做好早餐,孙玉晴就会出门去上课,中午再回家做饭和母亲一起吃,下午继续去上课:“走的时候哄着她,在家里要好好等我回家,但总是前脚走,她后脚就出门瞎逛了。”

孙玉晴和朋友们总是奔波在找母亲的路上:“后来就给妈妈挂了一块胸牌,上面写着住址和我的电话,经常上着课就接到路人的电话。只能请假或拜托朋友们去找,没有办法每天24小时跟着她,那时候确实挺难。”

孙玉晴的硕士辅导员赵青回忆,虽然照顾母亲耗费了孙玉晴很多精力,但她在读硕士期间仍然很优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在硕士毕业前,她累计发表了六篇论文,这在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生中属于比较多的。除了这些,她基本上一年会参加一次海外学术会议。她出国的时候,班级里的同学就轮流到她家里,帮忙照顾她妈妈。”

未来想当老师回馈社会

2019年9月,孙玉晴入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英语语言文学方向攻读博士。

为了让母亲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孙玉晴在老家湖北随州为母亲找了一所养老院:“靠着奖学金和做家教、辅导老师能养活起我们娘俩了。”

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生涯,孙玉晴很感谢帮助自己的老师们,她至今记得高二时,英语老师给自己买衣服,高三时,班主任替她交伙食费:“我也想把这份恩情传递下去,希望自己未来能在大学里当名英语专业的老师。”

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孙玉晴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孝老爱亲),她的候选人介绍说:“孙玉晴饮水思源,不忘养育之恩,悉心照料养父母,养父去世后带着养母求学。孙玉晴敢于担当,二十余年如一日,竭尽全力尽一份孝心,携爱前行,用力奔跑,是有孝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孙玉晴饮水思源,不忘养育之恩,悉心照料养父母,养父去世后带着养母求学。孙玉晴敢于担当,二十余年如一日,竭尽全力尽一份孝心,携爱前行,用力奔跑,是有孝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介绍词

新京报记者 王瑞文 实习生 冯惠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