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留学

俄罗斯小伙谈留学:中国是第二个家

海外网

关注

春节前夕,一个装有中国的春联、剪纸、红包、印有“多喝热水”的马克杯、“吃饭了吗”筷子套装、“老外”护照夹等的“中国春节大礼包”成为外国人在淘宝购买的爆款物品。谁也不曾想到,售卖这些东西的店主是一位外国小伙——来自俄罗斯的阿尔乔姆·日丹诺夫。

今年28岁的日丹诺夫来中国已经6年,除了淘宝店主,他还是介绍中国资讯的某自媒体账号的博主和某商业咨询公司的创始合伙人。

勤学苦练中文

日丹诺夫来自俄罗斯的比斯克市,中文名字叫安天佑。

高中毕业后,日丹诺夫在俄罗斯的阿尔泰国立大学读东方学。“这个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所以必须学中文。”谈到为何选择这个专业,他说:“其实我想研究国际关系,当时在俄罗斯学中文的人不太多,我想学点不一样的。”

日丹诺夫认为,学中文必须要到中国,否则学不好。2010年6月,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并在吉林俄语专修学院学习了3个月的中文。“我中文不好,当时也没有手机,交流很难。”回到俄罗斯,日丹诺夫开始苦练中文。他通过看中文电影、中文新闻学汉语,跟在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聊天学中文,还通过QQ等通讯工具学习汉语。“那时我见到中国人就加QQ,与他们聊天。”

次年暑假,日丹诺夫再次来到中国。为了节省路费,他一路奔波,抵达上海。日丹诺夫一边旅游,一边借机学习中文。

这两次来中国的体验坚定了日丹诺夫来中国发展的决心。2012年7月,大学毕业两年的日丹诺夫来到广州,开始了他在中国的生活。“在中国可以与中国人沟通,体验中国社会和文化。”

如今,日丹诺夫的中文口语很流畅,和中国人交流没问题。但在他看来,“中文真的很难学,中文的语调、平翘舌音都很难。有些词还是不明白,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被他视为最难理解的成语和诗歌,也希望“有机会去学”。

传播中国文化

谈到学中文的原因,日丹诺夫说:“尽管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好,但有些俄罗斯人对中国还是不了解。”以他自己为例,在学习中文之前,成龙和长城是他对中国仅有的印象。

随着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日丹诺夫开始向俄罗斯介绍中国。“我还是学生时,就开始在Vkontakte(简称VK)等社交网站上写关于中国的文章。2012年2月,我在VK上开设了相关主页,介绍中国。没想到还很受欢迎,刚开始这个账号的粉丝有2万多,现在有9万多。”

2013年11月,日丹诺夫又注册了EKD.ME网站,介绍中国资讯。“这个网站每个月的访问量有10万。”日丹诺夫骄傲地说。据他介绍,这个网站的文章涉及中国的科技、社会、教育等领域,而且还与中国的官方网站有合作。“我们写过中国的共享单车、微信等,目的就是展示一个现代的中国。我希望用年轻人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

开淘宝店也是日丹诺夫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在他的网店里,所有的商品都印有汉字,例如印有“你好!谢谢,听不懂”等。为了更准确地介绍中国文化,日丹诺夫在一些商品中放置了说明书。“例如在印有‘多喝热水’的马克杯的说明书中,会介绍中国人为什么会说‘多喝热水’;在印有‘吃饭了吗?’的筷子的说明书中,会介绍有时候它可能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日丹诺夫说,“我希望通过这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介绍中国文化。”

“中国是第二个家”

今年是日丹诺夫来中国的第6年。说到在中国的生活,他感慨道:“中国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国家,科技发展很快,生活也很方便。”在中国生活和工作时间长了,日丹诺夫的一些生活习惯也在慢慢改变。“我已经习惯了出门有共享单车,买东西可以不用现金,晚上有宵夜卖的生活。”他笑着说。

今年春节,日丹诺夫去巴厘岛度假,假期结束回到中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喜欢中国,但我也热爱我的祖国俄罗斯和文化,那是我永远的家。中国是我的第二个家。” 他说。

“现在是我在中国发展的最好时机。”日丹诺夫认为,中国发展迅速,发展机会很多。他与朋友合开了一家商业咨询公司,业务涉及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因时差的原因,他经常工作到深夜两点。“工作虽然辛苦,但也值得。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帮助更多的俄罗斯人了解中国, 开拓中国市场。”

谈到未来,日丹诺夫说:“我是个喜欢自由的人,喜欢去不同的地方体验。但是,我未来的生活一定会与中国有关,我计划每年有6个月的时间生活在中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