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打造商界的黄埔军校

新浪教育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提前面试已经进行了两批,这个月正在进行第三批的面试。在10月份即将有第四批的面试,越靠后面就面试会时间越多,而报考的学生也会越多。今年的招生人数有所增加,大约招360人,比往常多了60人左右。而且还保留了正常的复试,联考完以后将有一个复试的机会
据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主任王远怀介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一个是得益于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所以商学教育一直发展得很快。另一方面,也特别注重国际化,也在2009、2010年开始国际认证,2013年通过了国际三大认证:AMBA、EQUIS、AACSB。通过这个国际认证后,办学理念还有办学模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AACSB的AOL学习质量保障体系,在国内也应该是比较早用的这个方法来保障教学的质量。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主任王远怀、校友覃捷、校友罗琳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您目前关注到的是2016年新浪商学院招生访谈系列节目。目前国内的各大院校2016年的项目招生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在今年的MBA项目招生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和话题?招生政策又是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和调整?并且我们未来MBA的走势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中山大学。现在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来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王远怀王主任,您好主任,在这里请您先跟新浪网友简单地做个自我介绍。
王远怀:各位网友好,我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王远怀。
主持人:好的,谢谢王主任。王主任,我知道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项目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了,可以说是国内比较早开始这个项目。经过这么多年的实战经验,还有一些我们的探索,我想我们一定也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一个特色和优势的项目,在这里能不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的MBA项目具有哪些办学优势,它的一些特色又是什么?
王远怀: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一个是得益于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所以我们商学教育一直发展得很快。另一方面,我们也特别注重国际化,也在2009、2010年开始国际认证,2013年我们通过了国际三大认证:AMBA、EQUIS、AACSB。过这个国际认证,在我们的办学理念还有办学模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AACSB的AOL学习质量保障体系,我们在国内也应该是比较早用的这个方法来保障我们的教学质量。
关于特色,我们很注重企业方面的需求,比较接地气。我们从招生到培养,一直都会引进企业的资源或者校外老师来把握选人、培养,保证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真正走进企业里面。我们在课程方面有很多校企合作课程,比如说IBM的供应链管理,我们跟宝洁合作的质量管理。我们聘请上市公司的高管来我们授课有关企业兼并或者是有关企业融资方面的一些上市等等课程,也比较实用,也比较受学生欢迎。在国际化方面,提升国际视野方面,我们有很多机会让同学出去。因为我们每年大概有300多个学生招进来,大概310、320,我们现在平均每年大概有120、130个同学会出去,这个比例还是很大。有的全日制学生可能会参加像交换或者是双学位这种时间比较长的项目。在职的同学,因为工作单位不能请那么长时间的假,有可能就选择一些短期的海外学习模块。他们的学习模块也是上一门课,有相关的企业参访,学生对这一块的评价也非常高。
我们还有一个跟国外学校合作的管理咨询,也是为国外的企业做真实的管理咨询,他们也会赞助我们同学在美国的吃住行。类似于这样等等,都是趋向于实践性的整合性课程,我们做了很多。
另外,创业课程我们也很多。因为广东是有创业文化的一个地方。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还有互联网,更加能够刺激创业的潮流,但是我们一直都有这种传统,所以我们这方面的课程也是很多的。在特色课程安排方面我们还和其它硕士专业学位有公选课,比如说我们的MBA和会计硕士、审计硕士、金融硕士,还有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他们有一些公选课,各个专业的同学有机会了解其它专业的课程,也可以认识很多其他专业的同学,有利于大家互补长短。从这里引申出来,我们叫做MBA的理事会、联合会,他们实际上都在一个大的平台,各个专业融合在一起。
主持人:王主任,其实现在有很多潜在MBA的报考学员,他们都是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花几年的时间,花不菲的学费学这个MBA,到底是值还是不值?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远怀:实际上读MBA当做一种投资。最近大家知道股市起伏很大,有的投进去以后很快就没有了。我知道有些考生的学费已经没有了。如果说把这个投入用来读MBA,可能算是一个长线的投资,也不见得在两三年之内会有什么很大的回报,像加杠杆一样翻几倍,也不太可能,对自己是一个长期的投资,我觉得是比较值得的。主要体现在你学到知识以后,对你以后投资的决定或者对环境的分析,对各种机会的把握,可能会更好,会有利于长期的回报。
主持人:现在有一个数据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毕业以后都选择了自主创业,可以说想创业和正在创业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的趋势,我们学校对于想要创业的这些学员会提供哪些帮助?
王远怀:首先我们是支持同学创业。其实在大的环境下面,之前我们已经有很多创业课程。因为广东是创业文化比较浓厚,很多民营企业不断涌现。我们现在除了课程之外,比如说很多校企合作的课程是跟企业合作的,比如和淘宝大学的校长一起授课,他会告诉同学我怎么样在利用互联网来开自己的公司。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成立一些俱乐部,比如创业俱乐部,我们会有一些风投的资源,还有我们老师,还有曾经创业的校友,他们都参与里面,他们会做一个沙龙,如果有同学对他的创业项目或者是在创业过程中有困惑的话,他们会来讨论,其他的校友或者专家会对他做出点评,会给他一些建议,这种氛围都有利于创业。
实际上没有专门统计我们大概有多少同学创业,但身边很多校友,我能感觉到他们工作即使在毕业很多年之后,他们还是选择了创业。在2015年新生进来了以后,就有大概5、6个同学,他们要求分在一个班,原因是什么呢?是他们正在创业。他们原来只是在辅导班认识了,在我们管理学院新同学圈子里面互相认识以后,有一些想法,他们一拍即合,就决定创业,就决定创他们的新项目,他们要求在一个班。有很多例子都可以证明现在创业的氛围,很多同学都是在尝试。
主持人:作为一项MBA教育,有人这么说越早投入越好,得到的回报越多。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MBA的队伍当中,尤其是现在也渐渐浮出来一些90后,我们学校有没有90后来报考呢?另外,您觉得普遍低龄化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王远怀:低龄化主要出现在全日制。按照2015年入学同学的资料统计,有超过50%是在30岁以下。在职的同学超过60%是在30岁以上,明显有区别。在职同学的年龄稍微偏大,全日制的同学偏小。全日制同学总体的工作经验浅、管理经验肯定是没有在职同学高的,在教学上更要注重去培养他的实践能力,还有各学科的整合能力,他们就要更多参加一些校企合作的课程、管理咨询课程,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到国外去做一个短期或者长期的学习,有利于改善他们的思维。
主持人:您刚刚说到其实MBA项目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综合性的项目,但它更多可能看重实践。通过我们这种实践活动,我们学员的成绩如何呢?
王远怀:通过实践活动,因为过去可能会有一些案例分析,毕竟案例很难把自己真正摆进去那个真实的位置,因为那个环境或决策,人在咨询之外。
主持人:就是在讲别人的故事。
王远怀:对,案例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你只能猜测或者讲得不太透。当你去做管理咨询课程,你去做一个真实的管理咨询,你就必须设身处地帮他做决定,帮他分析,帮他完成很多他需要了解的信息。我们的校企合作课程,有的课程是企业的高管讲,老师可能会讲一些理论。第三部分有可能是企业的项目,他们的员工和我们的学生一起来做这个项目。所以,还是比较实战的一些内容,对他的锻炼会比较大。
主持人: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提前面试的环节开始了,今年的提前面试到哪一步了?取得的成就给我们介绍一下。
王远怀:现在提前面试已经进行了两批,这个月是第三批,下个月10月份还有第四批,越靠后面就越紧,人会越多。
主持人:报考的人会越多。
王远怀:因为很多考生开始没有决定,挤到后面,每年都会有这种情况。
主持人:其实对于我们读MBA的学员来说,他们在学校其实跟老师学到的东西,跟自己的同学或者校友学到的东西是一样多的,我们在这方面,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构成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成分呢?
王远怀:实际上我们的老师都有实践工作经验,他们有很多实际的案例,他们可以给学生讲理论,也可以讲一些实际的东西,这方面学生可以学到。更重要的是同学的互相分享。因为像MBA这种项目,老师是一个促进者,他主要是给你启发,让你了解这个方法,分析方法,归纳、分析,由自己做决定。所以,老师能够帮助你培养的是你的独立思考能力,或者说思辩的能力。但是根据理论怎么来分析,怎么做决定,还是应该由学生自己做出。
主持人:其实从我们学校出去的优秀校友非常多,他们取得非常多的成就,现在我们学校有没有说利用这些优秀的校友资源为我们在校的MBA学员服务呢?
王远怀:有的。我们会请校友担任校外导师,特别是我们的全职学生,我们会为每位位同学配备一个校外导师。校外导师是已经从我们这里毕业很久了,很多在企业里面做CEO或者做高管,他们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们曾经有学习的经历,所以对学生的指导还是非常有效。如果说学生包括在学习和职业发展上面,或者是找工作上面有什么需求,校外导师都能够提供帮助。我们请校友回来也是一种荣誉,他们也非常乐于参与。
主持人:今年因为我们正式的招生季要来临,今年我们学校大概会在MBA项目上招的人数是多少?我们的录取比例又是怎样的?
王远怀:我们大概的招生人数今年有所增加,因为我们调配了一些名额,我们大概招360人,比平时多了一点,平时可能就300人左右,今年的人数还是有增加的。大概的比例其实有两个,一个,因为我们还保留了正常的复试,就是联考完以后还有一个复试的机会。在提前面试的比例上面,可能有这种现象,前面松、后面紧,前面可能是前40%几就能给offer,到了后面最后一批,可能接近30%,就是说你在前三分之一才会可能拿到offer,所以到后面竞争会非常激烈。我们认为,其实里面有很多非常好的学生,但是毕竟发的offer是有限的。有的同学即使没有拿到offer,也会直接参加联考,再来复试,还是有很多同学能够把握这个机会,就算第一次没有拿到offer之后,还是考,考了以后还是会有机会。
主持人:我们学校在招生的过程中比较看重学员的哪些综合素质呢?
王远怀:首先应该是沟通能力软的技能,这个也是在我们MBA后期具体也会培养,但是在潜质方面我们肯定也会考虑,像领导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这种软的技能,还有逻辑思维能力,对一个事物有没有自己比较深入的分析、独到的见解,我们不希望别人说什么你就认为是什么,要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考察这一方面。
主持人:其实今年我们招生的时候除了人数上的变化,在别的招生政策上还有什么明显的调整和变化吗?
王远怀:跟往年相比应该没有很大的变化,只是有细微的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比如说我们在职的面试原来是有小组面试和个人面试,个人面试是一位一位的进来面的,现在是两位同学进来。两位同学有可能是互相阐述不同的观点,就要看考官了,会有变化,不是你一个人在说,有可能是你们两个都在发表这个观点。
主持人:可以说这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为什么会想到要通过这样一个面试方式呢?
王远怀:因为这个方式以前是存在在英文面试里面,因为英文面试里面有对答,一问一答,你们两个互相交流。因为我们MBA中心有四个,会计硕士,还有金融硕士,还有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生的面试,会计硕士里经常会出现对一个问题,正方、反方来讨论一下,能看得出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毕竟有论点,有观点。今年的提前面试,全日制大家要注意的是我们是全英文的面试,没有中文的部分,因为我们只有英文班或者是国际班,我们所有的考核都是用英文来完成,考官也是用英文来提问,大家要注意
主持人:刚才通过您的介绍,我想应该很多学生都想要报名参加我们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MBA项目考试。在这里您能不能给我们2016届MBA项目将要考试的学员,在流程上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王远怀:流程上,现在我们申请一个是提前面试,我们所拥有的无纸化面试系统应该是全国无纸化程度最高的,其实很方便,所有的资料都在网上填,成功以后,如果说有面试机会的话,这个系统会出一个二维码,拿着二维码来签到,会自动分组,签到时不需要
到那边找你的名字在哪儿,是第几组,它没有的。你来就拿着那个二维码扫一下,然后你就签到了,它就告诉你分到哪个组。你个人的信息会去到这个考场的IPAD上,其它考场看不到,考官坐在那里就会看到你的资料,所以你基本上不用带任何资料,都不用。只有在场报是确认的时候,学校研究生院会验一下证。
主持人:可以说我们的学校服务是非常人性化的,其实我们考生根本不需要操什么心,只要做好报名,填好自己的资料,后续的事情学校都会帮他处理。
王远怀:对,这很好,现在IT发展很快。
主持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王远怀:对。
主持人:好的,再次感谢我们的王主任能够来到新浪商学院,在这里我们也祝愿2016年即将参加考试的学员能够金榜题名,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非常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会!
王远怀:再见!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来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校友覃捷,覃捷您好,今天邀请您来到我们的节目中,就是跟我们即将要报考我们MBA商学院的一些学生来聊一下关于考试的东西,分享一些您的经验。
首先请您跟新浪的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覃捷: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13级全日制的校友,今年刚刚毕业,我叫覃捷。
主持人:覃捷,你在读MBA之前是做什么工作?
覃捷:我在MBA入学之前从事过两份工作,我最后一份工作是HR的工作,在一个国企。
主持人:当时怎么想到要报考MBA,初衷是什么?
覃捷:因为我是09年本科毕业的,我2013年来管院读书,我当时已经工作4年,在那个阶段我已经有一点茫然,我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同时我很想学习,我不知道渠道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可能有一点不知道方向要怎么走了。但是我隐约觉得,在我的经历当中有些朋友,有些老师,他们都有过MBA的经历,我当时就想要尝试一下。但是在那个时候,我觉得MBA对我来说还是有点遥不可及,太高大上了,我自己就通过查阅一些资料了解,因为工作地点在广州,山大学又是我仰慕的学校,我就查阅了很多资料,准备年时间,我参加了提前面试及全国联考,终于顺利进入全日制班学习。
主持人:当初您为什么会选择来我们中山管院读这个MBA项目呢?
覃捷:中山大学是我一直来的心愿,但是我的本科去了北方读书,可能当时觉得能力还不够,就没有报考到中山大学。其实觉得“中山”这两个字跟我有很多渊源,因为私人的原因,中山大学毫无疑问是我第一个要报考的选项。管院,第一个在我脑海里想起来的是一个教授的名字,因为在本科的时候有一本教材就是这位教授写的,我知道他在管院,是一个超级大牛,所以我就慕名前来。
主持人:来这里拜师学艺。
覃捷:对。
主持人:读MBA期间,您觉得管院的MBA给您最大的一个帮助是在哪里?
覃捷:其实管理学院给了我们学生一个很大的平台,也让我们有很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提供了很多机会启蒙给我们。比如说它会请一些优秀的校友,给我们做课程,也给我们有很多接触企业的机会。同时,因为整个同学的圈子是有很多不同背景的,这个大圈子里我们有非常多的机会去接触各个行业他们不同领域的知识,还有一些人脉,我觉得这些资源都是你可能不在这个圈子里不可能快速得到的,这个机会是不可多得的。我觉得管院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提高自身这种国际视野的平台。我在研二的时候,如果我们正常地来说研二已经是自己到外去实习的时间了,因为我申请了一个国际交换的项目,所以研究生第二年我有半年在科隆大学就读,当时所有出国的同学都利用这半年的时间,既在学校里很认真地学习,同时也在整个欧洲国家,几乎是周游列国,很多见闻是我们20多年来可能都没有见识过的,回来以后对我们整个看问题或者是看世界的观点,其实影响还是挺大的。因为确实这个机会非常难得,有半年的时间可以待在国外,我们回来以后觉得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激发了我们继续探索的欲望。包括我们一起出国的同学,现在也变成非常好的朋友,大家都相互交流不同的想法,也会影响到我们将来创业的想法,可能也会跟国际贸易这一类会有一定的相关。所以,我觉得出国交流的机会对我的影响会是长期,并且挺深远的。来管院之前,可能你只是想要提升自己,你的目的可能也只是想要找以后的发展方向,这是探索。但是你来了之后,你会发现整个环境还有氛围都是很活跃的,我们的生活也是非常丰富。就拿我来说,我在学校期间其实是很愿意尝试新事物的。进入联合会,我又担任过一个文体部的相当于副部长,也举办了首届的5M篮球赛,非常成功。我觉得整个氛围都很好,因为大家都在MBA同样的应激下面,大家很容易敞开心扉,氛围都是很轻松的。即使大家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人,但是相处都是以同学的身份相处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感情是非常单纯。
另外,丰富的活动还在于会跟许多企业合作,比如说之前腾讯有过一次慈善筹款的比赛,来我们学校有过宣传,我也组建了队伍,还有机会去到了西藏,跟我的同学和校友,两个同班同学,还有一个是中大的另外一个学姐作为我们的校友,我们四个人组队去了西藏,这个经历非常难忘。
5M嘉年华也是我们管院非常有特色,每年一度的学生展示自己风采的非常大的平台,就是一个狂欢的嘉年华。这些校友回忆起来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现在每次回到这里我都觉得很像回家,因为跟工作的状态完全不一样,非常轻松。
主持人:是这样的。在读完MBA之后,跟您在读MBA之前,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吗?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
覃捷:读MBA之前,我就是一个很本分的上班族,也不知道信息、知识获取的渠道是怎么样的,圈子是比较窄的。现在读完了以后,不能说有一个完全一蹴而就的改变,但是我觉得在潜在的资源我们是获取了很多,可能是终身受用的。同时你的视野也开放了很多,可能看问题的角度,包括对于商业的思维不同。另外,在资源方面,比如说我们的同学现在有很多俱乐部跟微圈,假如你有创业的想法,或者是你有哪一方面想要拓展的,你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这些信息。
还有一点就是,在读书之前我可能完全没有创业的想法,但是进了管院之后,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就像一个种子一样在萌芽,现在我们也在跟我一起有同样兴趣的朋友在商讨这件事情,可能在未来我们就会有一个创业的动作。
主持人:当时跟您一起学习MBA的那些校友还有同班同学,他们现在都在做些什么?状况如何呢?
覃捷:因为我是全日制班的,跟在职的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把原来的工作辞掉了。不同的同学想法非常不一样。有很多同学来我们班其实是想转行做金融的,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都去做了金融。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创业了。也有很成功的,我们班长现在在做一个项目,好像已经到了B轮融资了,他现在是在做一个,把东西通过APP平台卖到小区里,类似于京东这样的平台,但是它主要的客户是走小区的,现在做得非常成功。我们还有一个同学,从跨境电商开始做,现在整个规模其实已经越来越大。这些好的消息其实都是会刺激到我们,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能力,想要尝试一下的。
主持人:听刚刚说到自己的情况,还有 我们校友的一些情况,让很多想报考中山管院MBA项目的一些备考学员都非常血热。在这里我想他们可能最关注的就是我们考试方面的内容,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当年考学的一些心得和经验呢?
覃捷:我当时的考试主要分为笔试跟面试,其实笔试我相信我们在本科毕业的同学应付这个笔试,只要你认真准备,问题是不大的,也就是说我当时只花了半年的时间去认真准备这个笔试,也可以去参加一些培训班,这些问题都不大,主要就是在面试方面自己要特别训练你关于商业的认知,还有你思维的深度,你需要特别去锻炼。同时要关注当下的一些时事,经济类、商业类的要特别关注,好好准备。当然现在全日制只开放英语班,所以可能还要准备的是你的英语能力。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到来。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今天做客我们新浪演播室的是来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项目的优秀校友,叫做罗琳,罗琳您好。
罗琳:您好。
主持人:非常高兴您能来到我们的节目中,请您先跟新浪的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罗琳:大家好,我是12级的中山管院MBA校友罗琳,我现在是在友邦资讯科技做HRBP。
主持人:好的,听说您现在的工作非常好,非常优秀。在读MBA之前您又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罗琳:其实我一直都是在做人力资源的工作,之前是在IBM那边做HR。
主持人:为什么会想到读MBA,因为它的学费各方面,其实是一个挺高的成本,怎么会想到读这个?
罗琳:这个点我是做了一个很明智的投资,非常值,我现在也非常不后悔。因为其实你可以投资股票,也可以投资很多东西,但是教育绝对是不会贬值的,你投资房子可能会变成泡沫,投资股票可能会崩盘或者怎么样。但是我觉得投资教育是一个长线的投资,而且在我看来,这个长线没有让我等太久,因为我现在不管是从工资还是台头方面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主持人:您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到中大管院读MBA?
罗琳:管院吸引我的有几个方面,比如优秀的师资方面,管院的老师治学非常严谨。我不太记得当时是有一个什么排名,当时管院在那部分的排名还是挺前的,好像是在清华、北大之前,这个原因就是因为管院的老师治学非常严谨,不会有些治学腐败之类。另外,因为依托于广东这边创业氛围的情况下,校友的资源也非常丰富,而且哪怕是我们这样已经毕业的学生,也可以享受到这样的一些校友资源。比如我们有一个微圈,微圈在这个基础上还建立了一些俱乐部,它基本上是按行业来分的,比如像金融行业、HR、IT、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地产、创业这样的一些比较火的行业圈子。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都可以把现有的以及已经毕业的一些校友进行整合。另外,管院还不得不提的是国际化,因为我本科是学英文的,所以长期以来我对国外的现状包括教育体制之类的都非常感兴趣。我很荣幸在加入中大管院MBA之后,我有幸在2014年4月份去到美国,参加一个中美合作的咨询项目。这个项目当时我们有幸跟美国那边一起合作,从老师和学生身上都学习到很多,而且对于美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国际间的交流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2014年9月份,我又有机会因为中大跟马赛商学院的合作,我去马赛商学院读了一个工商管理的硕士双学位。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光有机会游学,去游览欧洲列国。另一方面,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感受,用当时我们在法国的时候一个组长的一句话,不管是什么事情你都要保持一个比较新鲜好奇的心态。可能在你没去到法国之前,你可能会觉得法国人比较懒或者怎么样。但实际上在我看来,至少我在马赛商学院看到很多很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创新方面也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些文化,很多东西是不分好坏的,而是要求我们有更开放的心。包括我们老是觉得中餐比较好吃,西餐不好吃,其实法餐也有好吃的,当然这是题外话。
另外,我还想讲中大的讲座资源非常多,比如说我们有定期的黄埔大讲堂、善思论坛、财智论坛,学院和MBA中心会邀请校内、校外的优秀人士跟我们做分享,基本上我们每个礼拜都有机会可以参与,这个过程也是对自己提升很多。
主持人:在当时一起学习的校友,他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明显的一些提升和变化?
罗琳:其实我们班的校友,我知道有很多都是我未来工作学习的榜样。比如我们班已经有在上市公司做到副总的,也有自己创业到上千万融资的,他们都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下面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想要报考的MBA学员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考试。您作为过来人,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当年考学的经历和心得呢?
罗琳:可以考虑选择一个培训班。但是在思想上面不能太依赖培训班,可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比如说有些在线课程,你就可以省掉时间,因为大部分都是在职,在职的学生时间比较有限,可以选择看一些视频教学。另外,根据自己的一些长处跟短处,合理地分配一下时间,比如我是英文比较好,我可能在英文方面就不太花时间,主要攻在其它地方。
主持人:罗琳,很多人把MBA项目比作对商业人才的一个速成班,因为短短的几年,很多人通过这个班的培训,都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能力提升,您跟我们聊一下,哪方面能力提升比较强一些?
罗琳:其实我们管院想打造商界的黄埔军校。就我个人而言确实改变挺多的,比如交际能力会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因为中大管院每个班都有很多活动,像平时的聚餐还有团队建设等一些活动,像我们会经常组织一些旅游之类的。另外,其实跟中大的校训挺像的,比如说“博学”,因为管院各个行业的人都有,会在微信、QQ群有很多分享,我们对行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广阔的视野。另外,像老师的那些比较严谨的治学态度,也让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能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在校友身上也学到很多,比如说我们班上有些校友,可能真的要去平衡工作、家庭,然后还有除了工作、家庭之外的各种各样的活动。
主持人:听了刚刚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项目优秀校友的介绍,可以说他们在学校的一些经历是既丰富又多彩。如果您想要报考我们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项目,就赶快进入我们的官网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报名。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非常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