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南信大:“双一流”建设高校 部分专业与国科大联合培养

新浪教育

关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办主任 郝咏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海洋、信息、环境、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2018年招生政策有以下三点变化:

第一,部分专业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联合培养;

第二,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主要是有大气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以及工商管理类;

第三,学校新增了三个专业,分别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机器人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锁定新浪网教育频道,这里正在进行的是2018《高考大讲堂》。在今天节目当中我们为大家请到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办主任郝咏梅,郝主任欢迎您。

郝咏梅:主持人您好,各位新浪网的网友大家好,我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办的郝老师。

主持人:之前我们就了解到学校一直享有“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的美誉,它的办学特色是什么呢?

郝咏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前身是有“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于1921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气象学专业。当时从南京大学分离出来,叫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首任院长是由周恩来总理签任的委任状,可以说是以气象立校。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从南到北气候变化的跨度非常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的支撑和保障。同时我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的密度也很大。

以上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气象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当时从国家战略布局角度考虑,成立了南京气象学院,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一所以培养气象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特色非常的鲜明。

我们学校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的共建,现为以江苏省政府管理为主的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

我们学校座落在南京江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将近20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将近3万名,硕博研究生超过3000人,留学生1500余人。

我们学校特色非常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两次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我们的气象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气象装备、通讯工程、环境工程等八个学科获评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我们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六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共有68个本科专业覆盖了理、工、管、文、经、法、农、艺八大学科门类,我们还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计算机软件学院、法政学院等19个专业学院。我们还拥有雷丁学院、长望学院、藕舫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滨江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多年以来我们培养了10万余人毕业生,主要有两院院士、央企高管、部委领导、战略专家、国际官员等。中国气象局的多位领导、各省级气象局50%的领导干部,以及中国气象局70%的技术骨干都是毕业于我们学校的。

主持人:的确是非常有特色,也不愧是这个美誉的一个享有者。我们知道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因素,贵校的师资力量如何?

郝咏梅:我们学校也是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我们的专任教师有1500余人,其中各类国家级人才工程40人次,各类省部级人才工程、教学名师有400多人次。拥有首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长江创新团队、江苏省双创团队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团队24个。我们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历的达到8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究经历达到46%。

我们的教师获得了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项百余项。我们的教师还获得了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家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

在2017年大学排行榜中,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排名全国第64名。

主持人:的确是非常优秀的一支师资队伍,有了这些老师,相信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也会非常优秀。下面了解一下2018年招生政策较去年有没有一些变化呢?

郝咏梅:2018年我们的招生章程已经通过我们学校的官网、阳光高考网等平台发布了。与2017年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第一,我们部分专业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联合培养。

2018年以来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合作的第一所地方高校,我们将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展全面深入的校际合作,进行本硕博一体化联合培养项目。我们这个联合培养项目招生计划数大约300人左右,学生独立编班,由我们学校的长望学院进行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由我们两个学校共同制定,安排双方的教师共同授课,发放我们学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并注明两校联合培养,加盖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公章予以认可,双方共同为联合培养的学生发放校友证。

我们在联合培养的学生当中,会择优选拔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学生推荐免试入读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生拟攻读博士学位,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择优采取硕博连读的方式,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变化。

第二个变化,2018年有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主要是有大气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以及工商管理类。

对于这些大类培养中的学生,他们在完成大类的基础课程学习之后,根据专业的发展目标、兴趣爱好以及相关专业成绩等,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前,完成大类的分流工作,进入大类中的某个具体专业进行学习。

第三个变化,学校今年新增加了三个专业,分别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机器人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的圈子里,其实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在教育部3月21日新公布的新增专业中,这两个专业也是高校增加的爆款专业。关于2018年的高考,我在这里也想跟考生和家长去推荐一下我们的工科专业,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是以大气科学,以气象见长的一个学校,或者说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气象是我们的特色,是我们的传统。但是今天我要跟广大考生和家长推荐的是我们的工科类专业。应该说气象是一门偏理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学科,如果没有强大的工科专业群作为支撑的话,它是很难发展起来的。所以基于此我们也向广大考生和家长推荐我们的工科专业,比如我们的计算机类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办学水平都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我们几个工科类学院的院长,都是通过公开招聘海内外人才来担任的,近几年我们工科学院发展也是非常迅速。所以,我们也希望今年的考生和家长在关注我们学校的同时,不要把眼光仅仅停留在我们的气象上,我们的工科也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主持人:是的,学校正在发展成为以理工科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学校。

下面了解一下2018年的招生计划是什么样子呢?

郝咏梅:2018年我们面向全国招生6000余人,主要投放在本一批次,部分省份我们还投放在了艺术提前批和国家专项批,其中江苏省的招生计划大约3000人左右,主要有艺术批、综合评价批、农村专项批以及本科一批,具体的以各省教育考试院正式批准和公布的为准。

主持人:如果遇到考生同分排序的情况会怎样处理呢?

郝咏梅:关于同分排序的问题,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比较关注的话题。借此机会也跟大家做一个说明,我们学校对于进档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我们会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择优录取,确定专业。如果考生所在的省份没有同分排序的规则,我们会依据专业志愿靠前的进行择优录取,如果仍然相同的话,文科生会参照语、数、外成绩进行排序,理科生参照数学、语文、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艺术类、体育类我们会参照文化课程的总分,语文、数学、外语的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如果按照以上规则排序之后仍然相同的话,我们会综合考察这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进行择优录取。

主持人:好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如果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相应的转专业的政策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郝咏梅:转专业问题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学校大二学生转专业已经实施了多年,我们的教务处也专门出台了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除了招生时国家明确规定的不能转专业的定向生等特殊类型以及艺术类学生外,其它学生都有机会通过这项措施再一次选择专业。

根据我们学校2016级的转专业统计,转出学生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专业总人数的50%,这个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一半的学生都可以。

郝咏梅:对。

主持人:您在前面也说到了长望学院和藕舫学院,能具体介绍这两个学院有什么特别吗?

郝咏梅:好的。我们学校的长望学院是我们学校实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区,也是我们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荣誉学院。长望学院是以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首任中国气象局的局长、我校建校的倡议人和缔造者涂长望先生的名字命名。长望学院是实施小班化教学、双导师指导、个性化培养,主要是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化视野,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精英人才和创新人才。长望学院每年在大一新生中选拔150人左右,学制为四年,采用两段式的培养模式。长望实验班的学生在完成前两年的学习之后,可以自主地选择专业继续完成后两年的学习任务。长望实验班的学生可以优先享受到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目前长望实验班有理科实验班、工科实验班和文科实验班,在校生将近300人,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强,先后荣获了国家级奖项46项、省部级以上奖项128项。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学生的深造率平均达到了85%。以2017届我们学校大气科学长望实验班的学生为例,全班53名学生已经全部实行了高质量就业,其中42名考取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科大、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学习,深造率达到了80%。另外有11名学生分别与相关气象局、空管、民航等单位签定了就业协议,这是我们长望实验班的办学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还成立了藕舫学院,并分类组建了藕舫学院数学建模竞赛实验班、藕舫学院电子程序设计竞赛实验班、藕舫学院智能车竞赛实验班等24个竞赛实验班。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指导,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藕舫学院竞赛实验班的学生先后荣获了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的特等奖——高教社杯奖、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英语竞赛特等奖。并在大学生电子设计、机器人、智能车等全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的佳绩,学生的技能竞赛获奖率达到了40%。

主持人:还是挺高的。这两个学院的创办也是希望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在梦想的舞台上可以发挥出更大的空间。

郝咏梅:是的。

主持人:我们学校海内外共建是什么样?有什么举措呢?

郝咏梅:我们学校一直在积极地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先后与各省市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自动化所、遥感所、中船重工724所、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并建有无锡、苏州等校际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并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斯康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5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

我们与英国雷丁大学共同合作创办的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和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学校还设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中国汉办、江苏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了巴哈马孔子学院,设在我们学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合组织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经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400余名高级气象人才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了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

我们学校的学生赴海内外的交流机会也是非常多的,主要是有在校交换生项目、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项目、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及我们学校相关学院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的本科及硕士层次交流项目。具体的项目介绍,我们建议考生和家长到我们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网站进行查询。

主持人:最后关于学生毕业的问题,我们学校在学生就业和鼓励创新创业方面有什么样的举措?

郝咏梅:好的,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学校一直坚持精英、国际、技能三个导向。按照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等四种类型搭建研究型、应用型的模块化专业培养平台,广泛地开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三感三育”,为学生的个性成长定制套餐。

学校2017届普通本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达到了98.7%,其中升学率达到了31.85%。学校连续六年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入选了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同时我们学校作为2016年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面向国家重大产业需求,结合我们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主动承担起了行业、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任。近三年以来我们“双创”教育累计投入了3000余万元,主要用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创意学科竞赛、资助大学生创业实践,开展创新研究和创业孵化,以及创新创业的软硬件各类条件建设等。

近年来我们也组织了各类青年大学生6300余人次参加了各类创业培训,每年组织开展了近20项校内外的竞赛,每年学生的参与率达到8000人次。我们也建成了包括200人次的校内外双创导师制,开设了40余门双创在线课程,选课人数超过10000人。

我们在大学生创业中心设立了绿色通道,搭建了一站式的创业综合服务平台,累计孵化了130多个创业项目,其中已经有46个项目注册成立了公司,带动了400多人次就业。

在过去的三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我们获得了一金三银两铜的成绩,这个成绩在江苏高校名列第二。

主持人:双创的举措是鼓励我们学生去创业,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提高。

最后我们了解一下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还有文化氛围是怎样的呢?

郝咏梅: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设,依托我们的阅江论坛、金针讲堂,先后邀请了奥运冠军骆小娟、央企楷模邢文革、故宫男神王津、著名演员六小龄童、著名央视主持人董浩等名人名家来学校与学子互动,为文化传声。打造了观点论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国际文化风情展以及社团巡礼节等一系列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获得了教育部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

我们学校还拥有火柴盒剧社、TNT街舞社团、舞蹈协会、模特学会、音乐协会等60多个社团,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寻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舞台。

我们学校座落在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毗邻龙王山风景区,校园环境非常优美,交通也非常的便利,地铁“信息工程大学站”直达我们学校,方便学生出行。学生的宿舍、食堂,还有他们的考研教室均安装了空调,并于年内启动暖气安装工程,成为南方省份最温暖的大学。我们学校的食堂品种也非常多,并设有清真餐厅,满足各类的需求。

我们的无线校园网,安全、高速、稳定,实现了校园全覆盖。

还有我们的校园一键通,无所不能的校园管家,第一时间为大家排忧解难。

主持人:我觉得非常贴心的就是在南方的城市安装暖气,是南方人很少体验到的福利。节目的最后,您给即将高考的考生和家长一些建议。

郝咏梅:我听过一种说法,高考“七分看成绩,三分看志愿”,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填报志愿的重要性,而在这一点上往往很多考生和家长没有足够重视。借此机会,我也谈谈填报志愿方面的一些建议。目前绝大部分省份都开始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我建议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去充分了解平行志愿的优势和风险,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了解招生政策,掌握录取规则。一定要去了解你意向高校的招生章程、录取规则、往年投档线和录取平均分的信息。

第二,要量体裁衣,准确定位。既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准确定位,又要根据自己的分数理性地取舍。

第三,要梯度搭配,防范退档风险。

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院校志愿要形成一定的梯度,填报专业志愿也要形成一定的梯度。有人总结过三字箴言:“冲”、“稳”、“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最后,我们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当中,尽量填报专业服从调剂,这样可以减少退档的风险。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郝主任今天跟我们分享了很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一些最新的发展情况,我们再次祝愿各位考生能够考出自己的理想成绩,当然也欢迎各位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上就是节目的全部内容了,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