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心理系关注高考生考前心理压力管理

新浪教育
高考即将到来,这是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非常关心的重要事情,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家长以及高中学校做好考前心理压力管理,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的任务。
5月9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与北京12355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共同举办的初高中毕业生备考期间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专题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东校区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校优化初高中学生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的工作,提高初高中毕业生在备考期间的心理素质,稳定心态,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孟繁华教授,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钱荣晖副主任,首师大教育学院心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丁锦红教授出席本次研讨会。来自首师大心理系、北京团市委的领导、老师以及北京市各区县的中小学德育副校长、初高三年级主任、心理老师等近150人参加了本次专题研讨会。
孟繁华副校长在研讨会开幕仪式上强调,首师大是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首师大教育学院心理系重视基础教育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研与实践工作,为北京市培养了大量基础教育领域的心理健康教师。而基础教育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团市委权益部部长助理何滨在研讨会启动仪式中的讲话谈到了北京团市委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也将把专业化和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机制融入到团市委青少年维权工作中去,形成自制、自主、自足的帮扶青少年的新平台。
本次研讨会历时1天,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罗劲教授、崔丽霞教授、肖晶副教授、刘兴华副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评估中心石川主任分别就初高中备考期间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积极团体辅导的开展、心理风险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以及正念与减压等主题进行讲授,并与参会人员针对中高考期间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充分讨论。
在研讨会中,罗劲教授提出,在备考压力下,额叶的监控功能失效,理性思考与认知重评可能不起作用,这个观点引起了参会人员的极大兴趣,许多心理老师都深有体会,分享在备考期间心理咨询工作中的相似困惑。随后罗劲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师大心理系罗劲教授课题组采用创造性认知重评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解决了这一个备考期间心理健康工作的长期难题。并真正从科学角度揭示了化压力为动力的落地方法与操作流程。
随后,崔丽霞教授与大家分享了校园心理弹性干预计划对于学生情绪调适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崔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从整合积极心理资源,提升考生积极情绪,关注学生性格优势等前沿理念入手,深度剖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点与困惑,并针对考试期间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快乐考试的心理弹性促进法。在多所中小学实践当中,这种方法均能够有效提升备考期间学生的积极情绪,减低考试压力对考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崔教授的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多家权威学术期刊上,引起了学术界的同仁的积极反响。
下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评估中心石川主任给大家讲授了心理、精神疾患的早期识别分析方法。石川主任结合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青少年精神疾病以及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让在座的各位参会者理解了如何识别精神症状以及如果遇见类似严重问题的学生的处理思路与转介流程。
首师大心理系肖晶副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设计思路。最后,首师大心理系刘兴华副教授为大家讲授了正念训练在学生压力管理中的应用。刘兴华副教授团队常年深入研究正念训练缓解压力的作用机制与标准化操作规范。该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和实践中,均可以有效解决压力管理当中的关键性问题。在研讨会中,刘教授还带领大家体验了正念训练的精髓,并通过正念进食葡萄干这一示范,让大家体验了正念训练对于调节情绪以及减压的快速有效、绿色方便以及科学严谨的特征。
研讨会上,与会老师们积极参与讨论,纷纷表示通过一天的学习与研讨,对于如何解决备考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了新的了解和体会,对于做好即将到来的2015年中高考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工作更加充满了信心;并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参加类似的专题研讨活动,为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