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考生忘带手表 民警摘下自己的给他

新浪综合

关注

上午8时45分,距高考首场考试开考仅15分钟,一女子向正在国定东路、安波路执勤的特保队员跑来:“我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她要前往复旦实验中学,下车后对周边路况不熟,随着考试时间临近慌了神。特保队员立即通过电台与应急处突小组联系。约2分钟后,交警顾慎福驾驶摩托车赶到。3分钟后,考生被送到高考考点门前。

每年考场外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突发状况,不过上海公安部门已形成了一系列应对办法,“见招拆招”。

家长孩子齐闹乌龙:警方应急小组紧急动员

杨浦高级中学考点外,一名考生刚准备进场,就发现身份证拿错了,她竟然将母亲的身份证拿在了手上。前来送考的母亲以为身份证落在了宾馆,转头就往回拿。

随着考试时间临近,考生借护考民警手机联系妈妈,竟然报错了电话号码。后来虽然拨出了电话,却发现她妈妈的手机没带,无法联系。见此状况,护考民警呼叫同事,直接前往宾馆找人。

谁知几分钟后,这名考生的妈妈回到了考点现场:她半路发现女儿身份证就在自己包里——原来是乌龙一场。

针对今年高考安保,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四大队专门成立了应急处突小组。由两名交警分别驾驶两轮摩托车,在辖区考点复旦实验中学周边道路及交通枢纽站进行巡逻管控、应急处突,街面警力和特保队员一旦发现突发情况,也将与他们及时沟通汇报。

换裤子换掉身份证:核验信息后先允许进入考场

今天上午8时30分许,松江一中考场外,一名黄姓考生忘带身份证。据他自己回忆,身份证原本放在裤兜里,早上换裤子连同身份证一起换掉了。

尽管家长火速将身份证往考点送,但考试时间已越来越近,现场的老师找到民警求助。正在现场护考的民警赵荣决定先用随身装备核验了这名黄姓考生的身份,让其先行进入考场,再等家长将身份证送到考场核实。

上午9时5分,家长将孩子的身份证送到现场。赵荣再度核查身份证件,一切信息准确无误!

母子忘带手表:民警摘下自己的手表给考生

今天上午8时40分,一位前往行知学院参加高考的考生向民警求助,原来这位考生和他母亲都忘了带手表。

距离开考只有20分钟,家长回家去拿来不及,又不能中途将手表送进考场。现场执勤的双城派出所民警张建华干脆把自己的手表摘了下来递给考生:“赶紧拿去考试吧,等考完试送回双城派出所就行。”

对于社会上不少人提出考生和家长“马大哈”就该自己负责的论调,不少参加护考多年的民警说:“话这么说是没错。但高考对于考生和家庭多重要,既然我们能够帮忙,为什么不出力?”

原标题:考生忘带手表 民警摘下自己的给他

信息来源:上海热线

责任编辑:戴全英

小编提醒:

考生们进入考场,家长们开始焦急万分:孩子发挥失常怎么办?志愿填报到底怎么下手?那么多分数线应该看哪条?为什么每年那么多高分考生选择复读?高三的艰苦岁月还要再来一次吗?……家长的焦虑,大多来源于对于志愿填报的不了解,本以为志愿填报很简单,却发现什么都不懂,害怕孩子的志愿就毁在自己手上。这时,应该求助于专业人士,新浪高考志愿专家(网址:http://zhiyuan.edu.sina.cn/solution/view/)多年来潜心研究志愿填报,熟悉各行各业就业情况、全国各个院校专业信息、各省市往年录取情况,协助考生做好生涯规划,选择相应分数最好的大学和专业,提高被心仪大学录取的几率,告别志愿填报瞎蒙高分低就风险。

电话咨询:010-58983379(工作日10:00-18:00)

微信咨询:高考志愿通(微信号:gkzyt_sina)

调查状态:进行中 欢迎参加问卷调查
1.

在选考科目中,你最倾向于哪一种搭配方式?(6选3)(必选 3-3项)*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2.

你选择科目最主要的依据是?(必选)*

选自己喜欢的
选自己擅长的
按照传统 “文科”/“理科”选择
3.

如果心仪的高校对于选考科目的要求,与你自身擅长的科目发生冲突,你怎么办?(必选)*

按照高校要求选考,为了心仪的学校,奋力一搏
按照自己擅长的科目,调整目标院校
不确定
4.

有两次考试机会的科目,第一次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后,你还会再考一次吗?(必选)*

会再考一次,精益求精
不会再考了,留出时间精力复习其他科目
不确定
5.

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选考科目组合,很多学校试行“走班制”,你认为这样:

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增加学校教学、管理负担
对学生、学校没有太大影响
6.

新高考改革后,取消录取批次,由考生对学校和专业做出选择,成绩位次靠前的学生优先选择。你认为这样:

增加了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难度,给考生和家长更大压力
扩大了考生的选择空间,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更加灵活
与之前的形式差别不大
7.

新高考改革后,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和录取,不设调剂。你认为这样:

是更保险稳妥的录取方式,使考生有学可上
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拉低一些学校的录取分数
分数对选择和录取的影响更大了,成绩好才是硬道理
8.

从高考的整个准备和参加的过程来看,新高考比之前更难还是更简单了?

更难
更简单
不好评价
9.

你期待新高考改革吗?

期待
不期待
不好评价
10.

你最期待的高考改革措施是哪几项呢?(1-6项)*

不分文理科
英语、部分科目一年两考
选考模式、个性化选择
录取“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取消录取批次
报考、投档以专业为主

年龄

18岁以下
18-28岁
29-39岁
40-50岁
50岁以上

性别

所在省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台湾
香港
澳门
澳洲
北美洲
亚洲其他国家
欧洲
其他

所在城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