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高考

名校本科男靠卖力气棒棒谋生 为何未实现人生逆转

北京青年报

关注

原标题:本科学历“棒棒”为何没能实现人生逆转

唐伟

在重庆,有一群人靠着一根棒子生存,他们被称为“棒棒”。这些“棒棒”很多来自乡村,靠卖力气“讨生活”,但“棒棒”贺东伟近日因为高学历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据报道,贺东伟曾尝试找其他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功,如今他也安于做棒棒,觉得这是一份和他能力“相匹配”的工作。(12月17日《北京青年报》)

拿着名校本科法律自考文凭,却靠干卖力气的棒棒谋生,40岁都还是单身,贺东伟的人生用现实的标准评判,难言成功。毕竟,体力活也是“青春饭”,年龄大了就难以胜任,加之体力活挣钱的空间越来越小,“前路如何”必然会成为贺东伟面临的烦恼。旁人所关注的是,贺东伟拿着本科文凭,为何未能实现人生的逆转?

学历对个人所带来的改变,至少在时下还“有胜于无”。知识改变命运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仅仅因为错过一次机会就选择了放弃,这跟知识本身并无因果关系,而在于拥有知识的人未能好好运用知识。从这点来说,知识或许丰富了头脑,却未能改变思维。贺东伟认为棒棒是与自己能力相配的工作,这其实就是他很不自信的表现,也是他不能突破自己的关键原因。

或许有人会说,靠自食其力应当获得尊重,高学历者从事“棒棒”无可厚非,知识的第一要务是提升个人素养,而非天然的赚钱手段。这种说法并无问题,不过当一个人长期过得不如意,还在为生计而忧虑之际,对于知识与人生的评价,就不能如此轻描淡写。如果一个人连生存都存在难度,就难以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

贺东伟对“棒棒”职业的坚持,并非出于喜欢,而更多的是一种无奈。长期的习惯思维会成为一道阻隔自我的樊篱,让人产生极强的依赖性,久积的惰性也很难被改变。贺东伟长期从事“棒棒”生计,已然难以摆脱自我设定的职业选项与能力定位。当他无以突破自我的思想禁锢,学历再高的文凭都会成为摆设。贺东伟本可有很多改变的机会,有的时候只要选择坚持一下,或者稍微调整一下自己,就可以让自身处境得到改善,结果他没有进行更多的尝试,也没有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法律本科文凭这张求职敲门砖没有发挥作用,之后反倒成了一种精神负担。

每个人都怀揣梦想,但不少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却交出了不同的答卷。本科学历“棒棒”可谓另类人生,然而这并不是很多人所希望的样子。贺东伟最大的失意在于,他拥有获得文凭的能力并拥有一定的知识,却不会运用知识这种最宝贵的财富,既无以做到专业对口利用知识,又无以利用知识给自己带来改变,将做事上升到做事业——比如从创新的角度对棒棒职业进行效率提升,或采取公司化模式实现规模化,或运用法律知识为他人提供服务,都是一个高文凭者可以达到的愿景。然而,文凭没有转化成知识,知识也未能改变思维,固步自封而难以进步。

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也是类似群体的生动写照。拥有知识却不能运用知识,已成为越来越大的现实问题,“为读书而读书”或“为取得文凭而取得文凭”的人并非少数,不少大学生从校园毕业之后,没有进入社会和职场,而是回到家庭做“啃老族”,成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让人不禁一声叹息。

我们必须回到那个老话题:相较于教给孩子知识,让他们拥有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健全人格,教育才算获得了成功。

责任编辑:王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