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将至家长需防范四类网络诈骗

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5月31日电(记者周润健)高考季即将来临,360安全专家特别提醒考生家长,高考前后人们神经敏感易冲动,家长们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四类网络骗局。
骗局一:谎称考卷泄露可预知答案。通过短信或社交软件,向家长发送“出售高考试题”“考题泄露”“专家组押题猜题”并带有链接的虚假信息,诱骗家长购买。
骗局二:虚假信息招生诈骗。谎称自己是某校招生代理人员或与高校领导有“特殊关系”,吹嘘自己可以拿到“内部指标”,索取指标费。
骗局三:山寨查分“钓鱼”网站。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些钓鱼网站鱼目混珠,伪装成高考成绩查询界面并在搜索引擎和论坛上推广,从而入侵电脑,盗取考生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考生的网络支付账号实施诈骗。
骗局四:借发放助学补贴诈骗。不法分子利用170、171开头的网络虚拟电话,谎称是教育部门的人,要给贫困高考生发放几千元的助学补贴,而后电话诱骗学生或家长去ATM机前操作,再将卡内的钱全部转走,实施诈骗。
为了不让骗子趁高考觅得诈骗机会,安全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面对各种高考信息,要多留心,多留意;不轻信陌生人发来的“预知答案”“内部招生”“提前查分”“发放助学金”等诈骗信息;恶意链接不要点,不明软件和APP不要轻易选择下载。
责任编辑:张海磊
小编提醒:
高考志愿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高考出分后再看志愿填报,失败的几率50%;高三上学期开始研究,报不好的几率30%。现在离高考只有几天,很多家长还没弄懂什么叫平行志愿,什么叫专业级差,什么叫征集志愿,有的省份合并报考批次,志愿填报难上加难。现在开始学习志愿填报知识已经来不及,不如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新浪教育志愿填报专家(网址:http://zhiyuan.edu.sina.cn/solution/view/),专门研究各省市报考录取情况,熟悉全国各大学各专业录取规律,用经验和方法帮助考生报上更好的大学,成为起跑线上的佼佼者。
电话咨询 010-58983379(工作日 9:00-18:00);
微信咨询:高考志愿通(gkzyt_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