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哈佛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认可 IB课程它难在哪

新浪博客
(原标题:IB课程被哈佛、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认可,它难在哪)
IB课程由于被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广受认可,成为家长与学生选择的主要国际课程之一。

图片来源于文章
但与此同时,IB课程学习科目多、综合性强,强调学生分析、评价与创新能力等特点使得一些学生“望而却步”。究竟IB课程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如何去克服?
文理兼修,六大基础学科领域“齐头并进”
IB课程体系由六个基础学科领域构成,涵盖了母语级别的语言学习、外语、人文学科、科学、数学和艺术。学生从六个学科组分别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六门课,其中3到4门课程按照高水平、2到3门课程按照标准水平进行学习,称得上是文理兼修,综合发展。这种选课方式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保证了学生基础知识结构的完整均衡,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在感兴趣的学科上进行更深的研究和学习。
IB 课程具有较高学术性,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术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积极鼓励其成为终身学习者并深化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建立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贡献力量。学生应先根据学校要求和大学申请要求选择科目,而后制定严格的阅读和习题计划并保证每周有20个学时的有效学习时间,进行高效科学的学习。
最后,给即将报读IB课程的初中生一些建议:首先,要多阅读、多思考,让自己内心丰富而温暖。其次,孩子要多与父母沟通、多参与社区活动,懂得感恩与利他。最后,要有学业规划与相应的学术准备,从容接受IB课程的学术挑战。
“合理规划+自主勤奋”攻克课程挑战
学习IB课程的困难归纳为三点:第一,课程对学生的时间规划和自主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孩子除了学习6门学科,还要应付三门核心课程与托福,SAT等标化考试。第二,IB课程对学生的英文基础有一定的要求,大部分学科都将英文作为学习语言。第三,学生除了“眼前的苟且”,心中还应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真心热爱学习与生活。
IB课程和A-level课程,两大国际课程体系大对比
在大家看来,两种课程都具有自己的合理性,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别,只有特色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IB课程体系则更加突出全人教育,要求学生文理均衡发展,素质综合发展。而A-level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优势、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
其次,IB课程更强调培养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归纳总结出概念的能力和通过自己独特方式表达概念的能力,体制内学校的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A-level课程的学习风格、考评方式接近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国学生一般能较快适应。
IB项目强调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新能力。除了学术过硬,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独立的科研分析能力。而A-level课程侧重学术的学习,思维层次集中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国际学校家长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国际学校家长圈官方微信公众号(Id:ischoolQZ)。了解各类国内各种国际学校、国际班的招生政策及师资配备;了解国内外教育;获得择校经验分享和建议。

欢迎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微信公众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朱紫瑛 实习生:折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