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注会《财务成本管理》计算题及答案

新浪教育
注册会计师考试历年真题是考生们备考时不可或缺的资料,通过对真题的专研,不仅能掌握每科的考试范围,还能掌握考试重点和出题思路,参考价值极大,以下是小编为考生们精心整理的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试题——计算题部分:
201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试题
(计算题部分)
三、计算题
1.甲公司是一家机械加工企业,采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进行权益净利率的行业平均水平差异分析。该公司2012年主要的管理用财务报表数据如下:
要求:
(1)基于甲公司管理用财务报表有关数据,计算下表列出的财务比率(结果填人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2)计算甲公司权益净利率与行业平均权益净利率的差异,并使用因素分析法,按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和净财务杠杆的顺序,对该差异进行定量分析。
2.甲公司主营电池生产业务,现已研发出一种新型锂电池产品,准备投向市场。为了评价该锂电池项目,需要对其资本成本进行估计。有关资料如下:
(1)该锂电池项目拟按照资本结构(负债/权益)30/70进行筹资,税前债务资本成本预计为9%。
(2)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还有10年到期的已上市政府债券。该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6%,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归还本金,当前市价为1120元,刚过付息日。
(3)锂电池行业的代表企业是乙、丙公司,乙公司的资本结构(负债/权益)为40/60,股东权益的β系数为1.5;丙公司的资本结构(负债/权益)为50/50,股东权益的β系数为1.54。权益市场风险溢价为7%。
(4)甲、乙、丙三个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
要求:
(1)计算无风险利率。
(2)使用可比公司法计算锂电池行业代表企业的平均β资产、该锂电池项目的β权益与权益资本成本。
(3)计算该锂电池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甲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将办公场所由市区搬到了郊区。新办公场所附近正在建一条地铁,可于10个月后开通。为了改善员工通勤条件,甲公司计划在地铁开通之前为员工开
设班车,行政部门提出了自己购买和租赁两个方案。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自己购买,甲公司需要购买一辆大客车,购置成本3 00000元。根据税法规定,大客车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5%。10个月后大客车的变现价值预计为210000元。甲公司需要雇佣一名司机,每月预计支出工资5500元。此外,每月预计还需支出油料费12000元、停车费1500元。假设大客车在月末购人并付款,次月初即可投入使用。工资、油料费、停车费均在每个月月末支付。
(2)如果租赁,汽车租赁公司可按甲公司的要求提供车辆及班车服务,甲公司每月需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25000元,租金在每个月月末支付。
(3)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的月资本成本为1%。
要求:
(1) 计算购买方案的每月折旧抵税额、每月税后付现费用、10个月后大客车的变现净流入。
(2)计算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判断甲公司应当选择购买方案还是租赁方案并说明理由。
4.甲公司是一家机械加工企业,产品生产需要某种材料,年需求量为720吨(一年按360天计算)。该公司材料采购实行供应商招标制度,年初选定供应商并确定材料价格,供应商根据甲公司指令发货,运输费由甲公司承担。目前有两个供应商方案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下:
方案一:选择A供应商,材料价格为每吨3000元,每吨运费100元,每次订货还需支付返空、路桥等固定运费500元。材料集中到货,正常情况下从订货至到货需要10天,正常到货的概率为50%,延迟1天到货的概率为30%,延迟2天到货的概率为20%,当材料缺货时,每吨缺货成本为50元。如果设置保险储备,以一天的材料消耗量为最小单位。材料单位储存成本为200元/年。
方案二:选择当地B供应商,材料价格为每吨3300元,每吨运费20元,每次订货
还需支付固定运费100元。材料在甲公司指令发出当天即可送达,但每日最大送货量为
10吨。材料单位储存成本为200元/年。
要求:
(1)计算方案一的经济订货量;分别计算不同保险储备量的相关总成本,并确定最合理的保险储备量;计算方案一的总成本。
(2)计算方案二的经济订货量和总成本。
(3)从成本角度分析,甲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
5.甲公司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分别为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蒸汽和电力,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相互提供产品。2013年9月份的辅助生产及耗用情况如下:
要求:
(1)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计划分配法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2014年教材删除了计划分配法的内容)
(2)说明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计划分配法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甲公司适合
采用哪种方法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
201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试题答案解析
(计算题部分)
1、正确答案:
(1)

图表1
(2)甲公司权益净利率与行业平均权益净利率的差异=21%-25.2%=-4.2%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差异引起的权益净利率差异=18%+(18%-5.25%)×40%-25.2%=23.1%-25.2%
=-2.10%
税后利息率差异引起的权益净利率差异=18%+(18%-60%)×40%-23.l%=22.8%-23.1%=-0.3%
净财务杠杆差异引起的权益净利率差异=18%+(18%-6%)×25%-22.8%=-1.8%
知识点: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
2、正确答案:
(1)设无风险利率为i,
NPV=1000×6%×(P/A,i,10)+1000(P/F,i,10)-1120
当i=5%时,
NPV=60×7.7217+1000×0.6139-1120=-42.80
当i=4%时,
NPV=60×8.1109+1000×0.6756-1120=42.25
采用内插法,无风险利率=4%+42.25×1%/(42.25+42.80)=40%+0.497%=4.5%
(2)乙公司的β资产=1.5/[1+(1-25%)×(4/6)]=1
丙公司的β资产=1.5zi/[1+(1-25%)×(5/5)]=0.88
行业平均β资产=(1+0.88)/2 =0.94
锂电池项目的β权益=0.94×[1+(1-25%)×(3/7)]=1.24
锂电池项目的权益资本成本=4.5%+1.24×7%=13.18%
(3)锂电池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9%×(1-25%)×30%+13.18%×70%=11.25%
知识点:项目系统风险的衡量和处置
3、正确答案:
(1)大客车每月折旧额=300000×95%÷60=4750(元)
每月折旧抵税额=4750×25% =1187.5(元)
每月税后付现费用=(5500+12000+1500)×(1-25%)=14250(元)
10个月后大客车账面价值=300000-4750×10=252500(元)
10个月后大客车的变现净流入=210000-(210000-252500)×25%=220625(元)
(2)税后平均月成本=300000÷(P/A,1%,10)-1187.5+14250-220625÷(F/A,10%,10)=300000÷9.4713-1187.5+14250-220625÷10.4622=23649.32(元)
租赁方案的税后月租金=25000×(1-25%)=18750(元)
由于租赁方案的税后月租金小于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应当选择租赁方案。
或者:
购买方案的税前平均月成本=23649/(1-25%)=31532(元)
由于租赁方案的月租金小于购买方案的税前平均月成本,应当选择租赁方案。
知识点:租赁的决策分析
4、正确答案:
(1)购置成本=年需求量×(单价+单位运费)=720×(3000+100)=2232000(元)
最佳订货次数=720÷60=12(次)
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500×720×200=12000(元)
不设置保险储备时:
缺货成本=(2×30%+4×20%)×12×50=840(元)
保险储备成本=0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840(元)
设置2吨的保险储备时:
缺货成本=2×20%×12×50=240(元)
保险储备成本=2×200=400(元)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240+400=640(元)
设置4吨的保险储备时:
缺货成本=0
保险储备成本=4×200=800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800(元)
经比较,设置2吨保险储备时的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和最低,应设置2吨的保险储备。
方案一的总成本=2232000+12000+640=2244640(元)

图表2
方案二的总成本=720×(3300+20)+4800=2395200(元)
(3)方案一的总成本低于方案二的总成本,应当选择方案一。
知识点: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
5、正确答案:
(1)

图表3
(2)直接分配法的优点: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工作简便。
直接分配法的缺点: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量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
交互分配法的优点:由于进行了辅助生产内部的交互分配,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交互分配法的缺点: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要计算两个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进行了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计算工作量。
计划分配法的优点: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便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
计划分配法的缺点:成本分配不够准确。
甲公司适合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知识点:三种基本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