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道理孩子都懂 为什么不照做?

新浪教育

关注

作者:柴森

很多家长,给孩子讲自己的学习经历、奋斗经历,中高考重要性。

孩子们都懂,但行为上依然没努力。

核心原因就一个,理解的深度不同。因此影响到了执行。

例1:

暑假,有孩子,暑假上了预科班,练了大量题。有的没上。

学校老师,讲完一个知识后,问:大家都听懂了吗?

概念定理很简单,肯定都说:听懂了。

但这两类同学,理解的深度一样吗?

绝对不一样。

例2:

10年前,A对B说:京沪房子肯定能上涨,最能增值保值。有钱就多摁几套。

A在说这句话时,心里想到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M2的每月同比(央行的印钞速度),北京每年净50万人的人口流入。

B在听这句话时,想到的是,好像除了股市,也没啥投资渠道。且股市也老赔钱。那就先看看吧。

这句“京沪房子肯定能上涨,最能增值保值。有钱就多摁几套。”谁都能理解。听起来确有道理。

A近十年内买了4套,一直捂着,至少准备捂到限购放开。

B买了两套,刚涨了3000元,就卖掉了。

这不到10年间,北京东二环的水上华城从08年开盘的8000元/平,涨到了近10万一平。

因此理解深度不同,就完全影响到了执行!

因此,家长在孩子讲自己曾经奋斗经历时,很多场景历历在目,但孩子在听时,对那些故事,理解的深度,仅仅是几句话。

家长在讲中高考多么重要时,想到的是,自己靠中考考上了重点,高考考上了重点大学,而邻桌的同学,没考上,人生轨迹出现180度大不同,因此家长,能深刻理解考试的重要性。

但孩子理解不了这么深,不会这么刻骨铭心。

很多东西,无法感同身受。理解深度不同,自然执行力不同。

听到、和看到,给人的感官、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破解的症结,在于看到,在于给于其感官上的震撼一击!

点到为止。

相信你和你的朋友,一定会想明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