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留学红利”能维持多久?

新浪教育

关注

“留学红利”,之于国家,需要制度保障;之于个人,需要保持内心自由、灵魂自由的“本土化”。内心的自由,也是海归延续“留学红利”的基础;灵魂的自由,是海归要补上的中国教育曾经拥有、当下却失去了的道德平等、人格平等、尊严平等的教化,这几乎是中国版的精神“独立宣言”。

据说一个留美博士受聘回到国内某研究所,与本土博士在课题经费分配上发生了争执,被对方反驳了几句:“我这个研究员,大小也是个项目负责人,你刚从美国回来,还没有评级,做事情也得有个组织观念吧!”

涉及到经济利益,有时很难说清谁对谁错。但只言片语间,却体现出体制内外的碰撞。

而此时的摩擦、冲突,仿佛一百五十年前,一双充满鄙夷、不屑的眼睛,冷冷地盯着另一双充满期盼、希望的眼睛……

19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回国,拜见当时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曾国藩时,大谈自己在美国名校的经历。

曾国藩对“耶鲁”不以为然(很可能是毫不知情),对这个夸夸其谈的所谓“名校”毕业生并无好感,不过鉴于当时去过美国的中国人还不多,曾国藩让容闳跑跑腿,督办引进美国技术、建造兵工厂(这就是后来的江南制造局)。

除了介入当时的官商经济(洋务运动的早期模式)外,荣闳贡献更大的是人才培养——成建制留美幼童的派遣。早期公派留学造就了詹天佑(著名铁路工程师)、唐绍仪(民国初年国务总理)、唐国安(清华大学校长)、梁敦彦(清朝交通总长)等一批彪炳史册的栋梁之才。

同时,公派留学也带动了民间留学风潮的兴起,打破了中国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中国人的视野开始摆脱旧体制的约束。

清政府改革自新的措施,是为了扭转1842年鸦片战争以来的颓势,是为了医治华夏文明旧有机体腐朽、癌变的晚期重症。

不过,人之所以成才——不论是本土精英,还是海外俊杰——除了自身素质外,还有外部环境、机制的巨大作用。多少满腹经纶、意气风发的有识之士,最终也难逃制度、文化的束缚,或随波逐流,或黯然离去。

海归荣闳的雄才壮志,换来的也就是个“五品候补同知衔”,在几十年的人生沉浮中,他在体制内的最高成就,充其量也不过是个“高级跟包”兼翻译。

1881年清政府停止了派遣幼童赴美计划,荣闳极度失望,痛心疾首地回到美国定居。

从国家的角度说,“留学红利”只能伴随国际化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文化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近代的海外学人,从技术层面为中国带来了些许改变,但无法撼动积重难返的旧体制、旧机制和旧文化,早期的被动式开放、“受迫性”国际化,不可避免地失败了。

新中国经过了多年“受迫性”封闭后,终于走向了国际化的轨道。

从1978年到2016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458.66万人。尽管相对于13亿全国人口、1.09亿中产阶层,这个数字的占比还很低,但近四十年中国教育国际化的尝试,已经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数量最庞大的留学群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超过4%”,这表明了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要知道,4%是中国教育界多年呼吁、但未能实现的国际通行标准。

与此同时,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中,已经把校内师生出国进修的比重作为学校国际化的指标。这说明“留学红利”还在起作用,尽管相比“行政化”的体制,它还很微弱,但政策层面的倒逼机制,终究会打压行政级别对学术、科研的干扰。

“留学红利”之于个人的影响,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海归面临的是与国家相反的发展路径——本土化。

我们曾经期盼的“留学光环”,其实也就是那一纸文凭。当然,这还有用,毕竟有出国留学经历的人,在中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还很低。而更多情况下,市场需要的已经远不止学位本身了。

同学中、熟人里那些千万富翁的老板、全球500强企业的高管、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哪个不是左右逢源的“网络(关系)专家”!

这些人,大都没有留过学,却深谙中国市场的生存法则。而海归想象的比别人多的“优势”,现在看来,除了海外学位,似乎也没有太多值得炫耀的了。

其实,海归在充分释放自身能量之前,还是需要认清国内市场的特性。

海归在国内外体制的龃龉中,遇到了太多困惑和不适应,很有些“夹缝中求生存”的味道。其实,反过来看,这也是海归的“卖点”——在中西文化间调和阴阳。

保持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价值观,其实与是否留过学没有必然联系,无论是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应该如此。

海归的傲气需要在平凡的工作(或事业)中尽快散去,把对外的抱怨渐渐变为自我内心的解放。

我一直欣赏莫言的那句话:一个作家需要自由的空间,但外界的自由并不意味着能写出好作品,内心的自由才是创作的源泉。

内心的自由,也是海归延续“留学红利”的基础;灵魂的自由,是海归要补上的中国教育曾经拥有、当下却失去了的道德平等、人格平等、尊严平等的教化,这几乎是中国版的精神“独立宣言”(引自钱穆的《中国历史精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