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真的有所谓的理财诀窍吗?

新浪教育

关注

理财,

其实理的是人生。

和一刚工作一年多的朋友吃饭,用信用卡结账。

对方一惊,说自己还没有办信用卡。

原因是“不想过着负债的生活。再说了,用信用卡也还是要还款,和用储蓄卡消费有什么区别呢?”

认为刚工作挣得少没钱做理财,这是一个典型的未接触过理财的人。

我有一朋友因热衷理财,去年出国旅行的费用,基本全来自理财下来的被动收入,没有动用自己的积蓄。

他和我分享自己理财心得时提到:自律带来自由。

每个人只要花十几二十来个小时学习掌握理财的知识和技能,就能比大部分人更专业。

工作之后都应该学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

哪怕现在挣得不多,也要为自己的梦想清单制定一些财务规划,这样对未来的目标才更有把控感。

往后你会发现,说是理财,其实理的是人生。

工资挣得少

理财要趁早

复利这个概念会让你意识到尽早开始理财的好处。

刚步入职场的人总觉得现阶段挣得少,工作几年的又觉得花费太多,没有结余去理财。

但如果能做到每个月都能固定存下来一笔钱,一年即使只存下来10000元,每年产生的利息和本金放在一起继续生钱,最后的收益都是惊人的!

来看一个例子:

假设不考虑通货膨胀,A和B每年都投资10000元,利率均为5%:

A从25岁投资到55岁,投资30年,最终连本带利获得697608元。本金30万,利息将近40万。

B从30岁投资到55岁,晚了5年时间,到55岁获得501135元。本金25万,利息25万左右。

只是时间上少了5年,看上去只是少投入了5万元本金,但最终B却少获得了近15万元利息。

这就是复利滚雪球的力量。

积少成多

检视你消费习惯中的“拿铁因子”

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能会有人觉得如果一年要存10000元,那每个月至少也得存下800多元。

可我月月光,连800元也存不下来怎么办?

那你需要回顾下自己日常的消费行为。

比方说,你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记账,坚持两三个月之后,你就能发现自己生活中一些零散的消费习惯。

每一笔都是三五十元,并不起眼,但积累下来却会变成一笔“巨款”。

这样的消费叫作“拿铁因子”。

提出这个概念的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拿铁咖啡。尽管一杯咖啡才二三十元,但连续买30年,总支出竟然高达70万元。

我们公司附近有家星巴克,不少同事都习惯每天早上一杯咖啡,一个月工作日下来20来天,咖啡方面的支出就有六七百,一年的支出是8000多元,够一趟东南亚旅游。

生活中还有不少类似的消费例子,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其必要性。

制定预算

养成先存后花的习惯

挣得多才能存下来钱?

No,人的欲望无止境。

挣得越多,渴求的品质越好。

我身边不少朋友,以前月入8000的时候也能过得不错,但月入20000后,消费升级,包包衣服面膜都比以前提升了一个档次,到月底一样没有结余。

无论挣多挣少,都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制定对应的月度预算。

著名天使投资人李笑来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

对大多数人来说,扣除20%的工资后,生活质量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照这种说法,想要月月不光,可以在发工资当天就扣除20%-30%的收入,强制储蓄。

切忌想着先花,月底省钱再存。人会因为惯性,总觉得还有余钱,消费的时候继续大手大脚。

在制定预算的时候,可参考之前的记帐,估量用于房租、居家生活、餐饮、交通、社交娱乐、教育提升的花费,并尽量做到量化。

比如:

在餐饮分类下,具体到工作日每天用于买菜和水果零食的开支为50元、每周在外聚会一次人均100元;

交通上留100元充值交通卡,200元用来打车。

如果今天花多了,那明天就少花点。

如果担心自己自制力不够,可以用两张借记卡,把每个月消费的零钱放在一张卡上,只使用这些钱作为日常开销,超了的话,再一百一百地往另一张卡里转。

巧用信用卡

但不要为物质所累

提到信用卡,从功能上来说,它相当于小额无息借贷。

在四十来天的账期里,信用卡持有者完全可以去做投资。

举个例子,假设花10万元现金首付买车,那当下10万元就没有了。

但是如果用大额度信用卡刷,不仅有积分可以薅羊毛,在还账单前这段期间,还可以利用10万元的现金流做一些投资。

即使买收益只有3%的货币基金,一个月也有几百元。

尽早开始使用信用卡,保有良好的消费和还款记录,做个精明的理财者。

用信用卡也很容易陷入买买买的境地。

如果每个月的工资到手扣除后,信用卡账单还没有剩余,其实都算是在负债消费,透支未来的工资。

尽量不要买自己消费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偶尔也可以买一件真正喜欢的来激励自己努力工作赚钱。

但是,不要上瘾,不要为物质所累。

写在最后

理财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它的内涵中有“节流”,但更重要的是其为我们生活“开源”的部分。

那些了不起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用钱投资出来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