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尹后庆:如何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社会的能力?

新浪教育

关注

尹后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前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

中国家长的焦虑

现在的家长有太多焦虑,有初二的学生家长告诉我,他们的家庭要崩溃了,要维持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孩子。“老师天天盯着孩子上课、做作业,孩子受不了,孩子受不了了老师就找家长,今天作业没交,老师一个微信就发给我们家长了。” 有的孩子家长跟我讲:“我的孩子已经不是上课睡觉的问题了,是考试都睡觉了。”

一面对着不断催促的老师、一面对着经受不住太多的孩子,家长有很多无助和焦虑。我想可能有些老师教学教得不错,但是他不理解孩子,因此对家长施加了很多压力。父母为了教育孩子,彼此意见不一致、理解不一致,所以家庭就吵起来了。

他们问我:我的孩子从预备班到初二已经维持不下去了,我们想让他在初三时到国外去上学行不行?有没有可能在国外上学就能够摆脱这种控制?

我说:关 键问题不在于初三在哪上,关键问题是你们对孩子指望程度。因为孩子现在就读的学校,不是在小学升初中时因为孩子优秀而进去的,所读的学校是以学生的分数为 第一位的,这是目前中国教育的弊端,考试遮蔽了教育理念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使得分数、知识点被碎片化,考试成绩是知识的唯一。

培养什么对孩子最重要?

进入21世纪以后,全世界都在关注技术发展大背景中人的观念和精神发展。我们生活于其中 的社会总在不断变化,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若掌握和应用技术的人不讲道德,我们的社会会怎么样?再如,技术高度发展会影响 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在技术发展的汪洋大海里可能成为一叶扁舟。

因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人文制度的发展,未来5—10年中将有大量的岗位消失,消失以后人们怎么就业?技术的发展使得维持生活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人们富余的时间增多了,但此时该如何追求精神世界的发展?面向未来,人们之间怎么合作?

这些问题都促使我们关注技术发展背景下人的观念和精神发展,思考面向未来社会的需要以及 个人发展的需要,人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即人所需具备的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人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让教育尽可能地促成人的核心 素养发展,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同其他国家学生有很多相同之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并不是家长为孩子选择离开中国的教育体制就能够获得核心素养,这不一定,因为即便是在中国的教育体制里面我们也能追求核心素养。

上面的家庭困境,其实是因为家长的教育选择造成的。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国际高中学校的时候,应该考虑清楚,以什么原则进行选择?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学校?我希望在择校的时候,家长能够理性地为孩子选择一所能够让孩子的核心素养更好发展的学校,让孩子成长。

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要关注什么?

目前,所有的学科都在探索教学内容。比如语文,为什么学习语文?学习以后培养了学生哪些 必备的品格及关键能力?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思考的。当下,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依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以及过度关注固定的解题 过程和标准答案。我们要把这种“知识为本的教育”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育”,因为在技术如此快速发展的当今,把学科知识装在孩子脑袋里面,他们能够应 对未来社会吗?

那么,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要关注什么?

第一,问题化学习。所有的学习都是在问题解决中发生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再次发现问题,如此学习不断发生。这个学习既是个人向外面世界学习,同时也是个人在与外界联系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过程。

“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就是——“问题化学习”。现在上课为什么要给学生灌输概念呢?是因为现实中有一个问题,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概念。“问题化学习”主张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灌输概念。

“问题化学习”的价值在于把真实的问题变成预练,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知识结构,当整个结构形成的时候,孩子的认知建构的方式会进行重组,那么学生会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进行知识与知识的联系。

第二,情景化教学。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中,真实的生活情景在“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我们现在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学生学过某个知识,却不能用来解决问题,原因就是学校教学缺乏情景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唯一途径,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

第三,单元设置。在学校里,一堂课的知识点是不是讲 得清楚、是不是落实的?这个通常是落实的,问题在于今天的课与明天、后天的课能不能连接?孩子的生活知识有没有提升?这个往往是没有达到的,所以要进行单 元设置。单元设置既要强调学科知识单元,也要强调生活单元,生活单元就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果学校关注得不够,家庭要做一点帮助,让孩子建立知识与真实世 界的联系。

此外,学科学习过程中要开展大量的学科活动。什么是学科活动呢?比如,政治学科要开展社 会调查、问题辩论等活动。最后,落实核心素养,要关注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关注的是探究学习。这些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 家长的阻力,他们反映老师不好好上课,组织孩子到外面看昆虫,将来高考并没有用。

如果家长能跳出着眼于当下知识掌握的观念,转向面向未来的素养培养的观念,支持学校开展的各种学科活动和跨学科课程,就能够在学校和家庭层面形成一个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环境,致力于共同提升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

本文根据尹后庆先生在“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7)”的演讲整理编辑,授权新航道家庭教育独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