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K12“大数据”是不可逆潮流还是商业炒作?

新浪教育

关注

文/翟良

当下,只要在网络搜索“大数据”这一关键词,“大数据”到底火热到什么程度便能一目了然。在“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肯定的环境中,一大批传统的K12教育机构也加快了“触网”的脚步,甚至有机构将“大数据”视为未来教育“脱胎换骨”的唯一资本,力求通过“大数据”实现与线下教学同样的情境。其实,“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大数据”的概念就已由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系统地提出。

毋庸置疑,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来越方便,更关键的是在“大数据时代”,所下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等因素的干扰,会更精确,更有预见性;如果能将“大数据”运用到教与学中,并能通过“数据库”几近真实地还原每一个学生的真实的情况,这自然是件具有“革命意义”的事情。

但,所有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努力都是为模仿和实现线下课堂教学的真实场景,在线下传统课堂教学极具成熟的事实面前,“大数据”作为驱动教育的一种技术,而且作为一种过于依赖数据汇集且处于摸索状态的技术,又会如何实现线下教学无法实现的“个性化”?

说起“个性化”,我在文章《个性化辅导:你的个性究竟在哪里?》有过探讨,事实上,在K12教育辅导领域,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最终的导向是培养应试技巧,教育和学习者本身的功利性决定了课辅的“个性化”是提分的“个性化”,而不论“大数据”汇集和分析能力如何智能和精准,都沦落为了“个性化提分”的技术手段,与很多机构宣扬的在“大数据”环境下对“非量化品质”的关注与培养无关。

另外,线下特有的教学场景很难被某项技术所模仿,哪怕你模仿得异常逼真,但永远不是原来的真实、自然、鲜活的课堂。即便是在当下应试的课堂,仍存在朴素且非常重要的课堂生活,教师、学生、环境共同构成了课堂教学的生态体系,而在真实课堂环境中的空间感受、造型感受、色彩感受、声音感受、语言感受、质料感受是“大数据”无法包揽和实现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拍拍肩膀、握握手的满含激励的肢体感受也更是隔着大屏幕无法实现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这个教学过程有它发展的顺序,有它发展的逻辑,而并非一个“大数据”就能替代的。

斯坦福大学专家特来沃尔。哈斯蒂曾指出,“大数据”的理论是“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而面临的问题是“所有的稻草看上去都像那根针” 。有报道称,拥有最完善的数据库、最先接受“大数据”理念的华尔街投行和欧美大评级机构,却每每在重大问题上判断出错,这本身就揭示了“大数据”的局限性;如果在“大数据”真实性无法保障的前提下,这种冰冷数据的汇集、归纳和反思对学生来讲不知是幸运还是灾难?

在看到“大数据”正面作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其负面作用。今天以“大数据”为主题的跟风、炒作比比皆是,例如以“大数据”为主题的教育会议数不胜数,“大数据”中心或基地风起云涌,网络上与“大数据”相关的条目数以亿计。似乎“大数据”是21世纪第一个被发现的“金矿”,吸引了大批淘金者。 “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说辞铺天盖地,甚至有人把“大数据”的作用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相提并论,“大数据”明显地被用来进行商业炒作。

当前,“大数据”概念在K12教育领域存在包装过度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一些人把不是大数据的东西,都装到这个筐里,甚至夸大其作用。实质性的问题是,我们不能离开人这个主体来谈大数据。现在谈大数据,确实存在这样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很普遍。

“大数据”作用的发挥,不光有赖于数据收集、数据提纯、数据判断等多重技术要素,更关键的是应用,要同人(学生)联系起来,同解决人(学生)的问题联系起来。衡量“大数据”成效的标准,不应是为大数据而大数据的“一厢情愿”,而应是利用这些数据,在满足教育需求方面创造了多少价值,有多大意义,这样的大数据才是“真命题”。

离开了人(学生)这个参照系,很难判断数据是不是垃圾。

而靠炒作且不解决问题的“大数据”,最后只会成为一地鸡毛、一堆碎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