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排队3小时看画5分钟 《千里江山图》值得!

新浪教育

关注

原创 : 狂傲学神

上周末,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一幅珍贵的北宋时期青绿山水画作《千里江山图》,故宫一开门,再次出现“冲刺跑”场面,观众想要靠近这幅画,需要连闯三关,排队时间约为3小时。

排队几小时,却只能观赏画作几分钟左右,不过尽管如此,前来参观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像这样火爆的排队场景,堪比故宫两年前武英殿所展出的《清明上河图》。

也许和名满天下的《清明上河图》相比,《千里江山图》知名度极其有限,但它在业内的评价极高,被誉为“900年来青绿山水画第一神品”,代表了青绿山水领域内的最高水准。

画出这幅青绿山水No.1的人叫王希孟,遗憾的是,就像《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一样,王希孟的有关历史记述也极其简短。生平亦无从考证, 十八岁时在徽宗画院为生徒,后召入禁中文书库,得徽宗亲授,其后不到半年就以《千里江山图》进献,《千里江山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

陈丹青在《局部》中这样评价这幅画作:“十八岁干的事,多半其实是不自知的,他好也好在不自知。照西洋人的说法,那是上帝让他干了这件事情。”

有人也许会质疑,对于非美术从业者而言,如果你对笔法、构图以及色彩等知识一概不知的话,那么这幅名画的意义何在?

这或许就要涉及到中西方绘画的差异,西方绘画更像是一门技艺,强调透视、空间等,画家的最高标准是写实,直到后期才出现了以梵高为代表的印象派,画画才成为了一种自我的抒发。

而在中国,虽然也有工笔画和文人画两个分支,但占据主流地位的一直是文人画,注重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主要目的不是写实,而是传递出某种文化价值。

就如画家朱新建所言:“宋人不知道“解剖”“透视”,却画出了比“写实”还要写实的形。“解剖”“透视”不重要,心重要。”

人们都称赞《千里江山图》很美,却很难说出它美在何处,从直观的角度看,你可以在《千里江山图》上看到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然而这些都太过平常,基本是山水画的标配。

在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中,技艺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气韵,按照通俗的方式来说,就是美学价值。你所看到的《千里江山图》,不只是所呈现出的11.9米长的画卷,也是宋徽宗的艺术品位,更是宋代美学。

王希孟18岁时在北宋的皇家画院学画,得到宋徽宗的指导,画出了这幅名画。王希孟是天才,然而天才的产生也绝非偶然,从某种程度上说,天才可以算作是时代的产物。

宋徽宗在政治上是无道昏君,但却是个罕见的艺术天才,称为“千古画帝”,他不仅自己绘画、书法功力深厚,而且对画师也是万分礼遇,在他的时期,画院日趋完备,画院考试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列,以揽天下画家。

然而,和当今美术学院的招考方式不同,宋徽宗更看重的是创造性,考试方式叫“诗题取士”,摘古人诗句为题,看谁的构思巧妙,出奇制胜。

这就意味着,画师不仅是作为匠人而存在的,他们需要熟读诗书,绘画不再是一种功利的记录工具,和诗词一样,它成为了文人观察内心和世界的产物。

有一次考试,宋徽宗出的题目便是“深山藏古寺”,大多数人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

然而头名却是“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没有画出寺庙,但是用蜿蜒的山路和山下饮水的小和尚,告诉人们深山里藏着寺庙。和众所周知的瘦金体一样,宋徽宗在绘画上的风格也是以纤细飘逸,强调意境的深远和旷达而为世人所知。

在大众的认知中,皇家所推崇的是富丽堂皇,多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象征着富贵;然而在宋代主流审美却是清淡素雅的极简主义,多以青色和白色为主,少雕琢,追求的是平淡自然。

这点不仅体现在书画上,更展现在汝窑上。徽宗一梦,雨过天青,这是关于汝窑的美丽传说,汝窑的精华在于其颜色。

天青色是透亮的绿色,不是生机盎然、绿草丛生、万物复苏的翠绿,它附带着某种缥缈梦幻的色彩。颜色只是表象,其反映出的是那个时期的文化品位。

在中国历史中,皇帝掌握着政治上的权力,士人掌握着文化的话语权,而在宋代却出现了两者合流的现象,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人的审美价值成为主流,于是这种精致淡雅的风格被渗入到生活当中。

从宋词中也可以看出,词由五代时期的香艳靡丽转变为婉转清幽,词不再是抒发闺中思妇之情,而是表达某些更高层次的情感。

所谓的审美品位不仅是体现在绘画、服饰或者是文学上,也可以反映出某个特定时期或者地区的文化价值。

极简主义是一股风潮,从日本的无印良品,到北欧的宜家,再到乔布斯的苹果,可谓是十分风行。有人认为,中国人不用羡慕他人的优雅,这股“less is more”的性冷淡风或许起源于宋代。

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就曾表示,宋朝的统治者非常有品位,所以整个朝代都富有风趣,中国人之所以会喜欢无印良品的风格,是因为感觉的基因里有欣赏简洁事物的审美观念。

简洁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取向,是因为它需要良好的氛围。

在浮华躁动的环境中,人们会倾向于向外看,会喜欢浓烈且能对人产生感官刺激的事物;而当一个社会富足平和时,人们会向内看,忽视外在的华美,去探索精神、文化等更深层次的事情。纵观宋朝、日本、北欧无不是如此。

审美取向是一个社会最无法掩盖的事实,一个人想要拥有比较高的审美品位,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

人们常常嘲笑暴发户的打扮,比如说金链子、红配绿等,但是客观地看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他们或许从来都没有接受过美的教育。而美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你如何穿衣、打扮或者是用什么样的家具,久而久之它会内化成价值观和文化。

一个崇尚简洁淡雅的地方,人们会变得平和沉静,愿意花时间去对事物进行深度地思考;反之,人们则会愈加虚荣浮华,会看重事情的外在,比如面子、排场等。

而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我们在审美上的差距,市面上充斥着的淘宝风、土豪金等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无印良品、宜家等简约风格的盛行,似乎暗示着人们想要返璞归真,在审美上有更高的要求。

2013年《千里江山图》也曾全卷展出,但别说排队,观看者寥寥。4年过去了,人们排队观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众文化意识的提升。

或许有人会认为,排队三小时只看五分钟,这种行为不过是附庸风雅。可是,这世上的很多风雅都是由附庸风雅而来的,它意味着人们愿意花时间去了解这些高深的事物。

而且,对于美的事物,人是有天然的认知的,一旦你见过了更高级别的美,便很难忍受庸俗。

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就在卷后题跋中大赞《千里江山图》“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

一幅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画,在于其层次的丰富性,不同时期可以看到不同的事物,它是青绿山水,更是文人理想世界的缩影。

题图:沫沫

校订:吴巍 / 姚色丰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