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小笼包”进入自主招生考题代表了什么?

新浪教育

关注

文/翟良

2014年全国高考加分政策全面“瘦身”,这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裸分”高考进名校越来越难。原本是为了打破一考定终身而推出的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自主招生,如今却变成了愈演愈烈的生源大战。

据统计,2017年全国自主招生报名总人数共计606149人次,最终获得降分优惠的总计26704人次,从报名到入选,最终通过率仅为 4.41%!“2017年自主招生通过率最难的并不是清华、北大这样的超级名校,而是类似于上海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这样的专业型高校,其中上财的通过 率仅为0.74%。时事新闻成为自主招生热点考题,如果考生平时不留心,考前抱佛脚,一般很难发挥好。”社科院王宗琦博士说。

“ 诱人”分数,等于诱人名校

“一分之差”对于高考生来说就意味着“千里之外”,因此,越来越多的尖子生寄望于高考加分,希望能抓住自招考试这根“救命稻草”,为踏入名校增添筹码。

文新学堂助理总裁张玲君说:“自主招生多为名校,像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大学等等。10分到30分,甚至更多的加分能决定高考的生死,可以给考生一个双保险。如果觉得自己有资格参加自招考试,不妨去试一试,或许会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

对想上名校的高三学生来说,除了参加高考考高分外,还可以通过高校的特殊招生走“捷径”,最主要的捷径有两条,一条是保送,一条是自主招生,而保送生因 为对考生条件要求很苛刻,符合保送条件的考生并不多,自主招生会给更多考生机会。“高考就是‘分分必争’,而自主招生这样的特殊通道,很诱惑我们的愿望, 尝试一下总比错过好得多。”今年在北京101中学读高三王姓同学对笔者说。

但困惑很多高三考生的是:自招考试应该如何准备才能实现“跨栏” ?

“小笼包”进入考题  意在发现新型“学霸”

自主招生实际上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甄别选拔模式,它是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是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一种勇敢的探路。

自主招生偏向“怪才”而不仅仅盯着“全才”,是个性化人才录取的体现,而个性化教育恰恰为考生打磨了一把铮亮的钥匙。

“自主招生试题大都是些“五花八门”的“雷”题,更重视考察学生的个性,尤其是面试题灵活性超乎想象,其灵活程度只能用四个字形容:匪夷所思。

文科侧重考查发散性思维,理科侧重考查创新性思维,着力选拔出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相长的复合型人才。从“小笼包”到“萨德”都进入考题,“两耳不闻窗外 事”已无法做一个合格“学霸”。“一带一路”“朗读者”“萨德”“国产大飞机”……这些社会热点、新闻焦点话题全都出现在了面试的题目中。各校负责招生的 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自主招生这一途径,发现素质全面、思维创新的“新型学霸”。

自主招生给人的直观印象,就是“学霸扎堆”。而事实上, 获得面试机会的同学真可谓是“百里挑一”。对于顶尖名校C9(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南大、浙大、南大、西交大、哈工大)而言,共有86076人次报 考,最终获取降分优惠的为3691人次,平均通过率为4.29%。学生要想从八万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出色的学习成绩,更要有让评委老师“眼前 一亮”的特质。

专家观点: 多看新闻  关注时事

“我平时对新闻时事不感兴趣,也没有与同学讨论社会话题的习惯,自主招生考试面试题考查的都是对某个问题的深层次的个性的见解,我恐怕失去了报名资格,但20到30分的加分太诱惑我了,如果不尝试一次,太遗憾了。”文新学堂的高三学员小谢忐忑不安。

大多数考生普遍反映自招考试试题尤其是面试试题“怪异”,不知如何准备。针对自主招生题目新颖灵活,根本无法预测的特点,命题研究专家提醒平时的积累很重要;文科生如果经常看新闻,关注时事,面试是不用担心的。

“另外,考生的心态也很重要,如果能取得好的成绩获得加分是欣喜的事,但毕竟获得加分的人很少,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主招生考试作为高考前的一个演练也不错,也许在这样朴素的心态下会收获意外的收获。”

作者简介:

翟良。乡土朦胧诗诗人,青年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出版文集六本,成长故事央视、东方卫视播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