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美家长委员会有哪些不同?

新浪教育

关注

作者 | 远方

这些天网上贴出的浦外附小家委会竞选的微信截屏引出一大波段子和铺天盖地的吐槽来。

一个小学里的班级家委会竞选之所以能成为网络热点,是因为它触动了社会热点中的多个关键词:如家长焦虑症、教育资源争夺、阶层固化、攀比炫耀、拼爹拼妈等等,所以才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绪宣泄。

那么,这场家委会竞选除了让大家吐槽和生产段子以外,还能带给我们哪些理性反思呢?

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算是中国中小学里的新生事物,我小的时候没有,直到十几年前来到美国,孩子上学以后我才知道学校里有一个家长组织(一般简称PTA)。

2010年,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那么家长委员会具体的职责是什么呢?

来看看某学校对家委会作用的介绍:

协助老师举办活动;

为学生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每年的圣诞节和国际日;

为新生家长提供帮助,让他们的孩子尽快融入校园生活;

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比如秋游、春游、野营。

可见建立家委会的初衷是使其在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可是现实当中,一些家委会办着办着就走样了。

从这几天网上媒体的报道和读者的评论,以及我与国内家长朋友的交流中了解到一些关于家委会有普遍性的负面信息,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一,家委会里的“潜规则”,这也是一些家长热衷进入家委会的原因。

有不少家长是怀着跟老师、校长套近乎的心理来当这个家委的。老师有什么事情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家委会,如果遇到一些学生的选拔活动时,一般由家委会先“瓜分”一遍,剩下的才到班级里。有时甚至名额都在家委会里“消化”了。

网上有家长吐槽,家委会成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们放在突出位置,只给自己孩子拍照,然后还放到家长群里炫耀。

还有一位家长坦然,“如果家长担任家委会成员的话,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比如说,可以为孩子选择更优秀的班级等,家委会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学校的活动,其他家长的机会相对来说也少了很多。”

二,家委会过度插手甚至干预教学。

根 据南方周末报道,广州某重点高中班主任老师吐槽,做班服,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设计好图案,一致通过方案:男女装各做一套。眼看就能穿上统一班服了,未料,家 长们却在微信群里吵了起来。有家长觉得图案不好看,有家长质疑做两套没有必要,反正吵得是不可开交,当天晚上,老师的手机就没停过。

武汉的一所高中的学生吐槽,周一到周五晚上,校方都会安排学生两个小时的晚自习。可是到了高二下学期,家委会“插了一杠”。

“将晚自习时间延长一小时。”家委会提出。可教师们不干了,他们都不愿意加班。最后,在家委会建议下,家长们轮流坐班,监督孩子上“晚自习”。

学生们感到:“被爸妈管就算了,被同学的爸妈管,感觉怪怪的。”

三,家委会异化成了“拼爹拼妈会”,这也是家长们要拿自己的学历职务履历当做竞选资本的原因。

很 多地方的家委会成员除了有名校高学历、海归、高管等标签的,就是干部家属、公司老板以及尖子生的家长,这些家长手里有资源,可以为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做 “实实在在”的贡献。这样的家长委员会,无形中成了家长中的“上流社会俱乐部”,给其他家长造成压力,在家长中形成攀比的风气,最可怕的是,这种风气渗透 到班级学生中,造成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分化。

下面几条是腾讯教育专题中我的文章下面读者的留言:

“小孩子就是这样开始变的爱攀比,势利,自私的。”

“连幼儿园里6.1节评好孩子都是家委会的孩子!”

“我们的家委会是负责花钱和做一些本该学校做却家长在做的事。现在学校都是大爷,教育好不好先放一边,咱自己得夹着尾巴把人先做好了才行。”

“家委会就是老师、学校的敛财工具,在我们这、送礼、交钱,都是家委会传达,出事了,学校和老师就推脱,不清楚,家委会自己的决定,和学校、老师无关。”

“美国弄家委会,中国也开始跟着起哄!真的是服了!”

既然中国的家委会是从美国学来的,有不少朋友就问我,美国的家长委员会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根据我的亲身体验和了解,美国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和中国的差不多,也是帮助学校搞各种活动、组织家长为学校做义工、为学校募捐筹款等等。

那么中美家长委员会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呢?

美国的家长委员会是全校性的,班级不设。家委会直接和校长或学校的行政部门合作开展各种活动,教课的老师不和家委会直接打交道。这样,家委会不直接帮助或是干涉哪个老师的具体教学活动,老师也不必为还人情特地关照家委会成员的孩子。

在美国小学里,家长也会被老师要求去到教室里帮忙,比如我就在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去她的课上,按老师要求在角落里一个个测试小孩子们的阅读能力,然后做记录给老师。

在过感恩节、万圣节时班级开party,学生们吃的喝的都是老师开单子,家长们自愿购买的。party当天会有几个家长在教室里给老师帮忙,帮助布置教室、分发食物、照顾学生做手工和游戏等等。这样的事情一年也就是一两次。

在美国,老师绝对不会求家长办私事,除了圣诞节以为外平时没有人给老师送礼。美国学校里没有中国这样的微信家长群,有事情老师或学校就发电子邮件通知家长,所以,美国的老师和家长之间保持着一种相对“疏远”的关系。

美国小学不搞成绩排名,没有小升初,也没有班干部、三好学生的评比,孩子们的文体活动在学校里不设奖项,唱歌跳舞、乐队球队,这些活动人人都可以参加。那些得奖的都是自己去校外的比赛,与学校无关。所以,老师手里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资源”,家长们自然不必特地去讨好老师。

美国社会有做义工的文化和传统,当家委会成员就是他们做义工的一种形式。特别是那些有好几个孩子都上一个学校的家长,以学校为自豪,热衷于学校的各项义工。家委会成员,即使是在美国社会地位高受尊重的医生律师,也不会高调亮出自己的履历和学历,都是以服务的心态参与其中。

可以说,这次浦外附小家委会竞选引发的热议,归根到底,折射出的还是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症。教育资源的争夺,让每一个家长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由于家委会实际运作中存在的“潜规则”,让家长们把进入家委会也看作是一个教育资源去争夺。

家长们“用力过猛”的表现在学校的教育角色分工中显得喧宾夺主了。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包括,教育系统内的诸多问题,如家委会与老师的界限、学校的各种推荐、评比、考试机制等等。

真心希望这次家委会竞选引发的网络喧嚣过后,能引起家长和学校的反思,寻找一下问题的结症,让家委会发挥原本应有的作用,让教育归于教育。

作者远方:多家媒体平台特约专栏作者,在美国生活十几年。两个女儿一个上大学一个上初中,本人在美国公立和私立学校担任中文老师多年,从自己的工作和陪伴女儿们成长的过程中,对美国教育和文化、子女教育等都有切身的感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