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14岁中国男孩被麻省理工录取了吗?

新浪教育

关注

作者 | 赵刚

近来网上针对山东莱阳一名14岁中学生的“神奇表现”展开了热议。莱阳市教育体育局(后文简称“教体局”)发布了题为《厉害了!莱阳一14岁少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录取》的文章,文中突出了这个男孩子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以此创立了新程序、获得了一系列大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最后被MIT录取。

作为国际教育领域的工作者,我总觉得上述文字并不是新闻报道,而是申请美国大学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简称PS)。

2017年11月10日,在广州致知堂组织的留学研讨会上,美国ELS教育集团的郭总给学生家长揭示的哈佛大学录取标准值得玩味:

We seek promising students who will contribute to the Harvard community during their college years, and to society throughout their lives。 While academic accomplishment is important,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considers many other factors – strong personal qualities, special talents or excellences of all kinds, perspectives formed by unusual person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ability to take advantage of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我们重视有前途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能为哈佛贡献力量,在生命进程中能为社会尽其所能。在强调学业成绩的同时,哈佛录取委员会也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优秀的品质,非同寻常的个人境遇中所表现出的特殊才能和优势,因势利导、把握机会的能力。

美国名校(也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私立大学多,录取标准相对多元化,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色彩,更看重学生的价值观和个人发展意识。注重申请者的个性和长远规划,鼓励成绩之外的其它能力的展示。丰富的课外活动、超长的学术和实践能力,对学生进入大学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成绩平平但特点突出的中国学生因此完成了惊天“逆袭”!

不过,渐渐地,应对这种“非标准化”的录取程序也有了“标准化”的“盘外招”。

“美国高考”(SAT、ACT)前,美国中产家庭给孩子报各种课外兴趣班儿,有可能成为“高考”入学的加分项。

“形式主义”的做秀体现在申请大学所需的个人陈述上,美国考生、家长、甚至中介机构,当然还有去美国留学的中国考生、中国家长以及中国中介机构,都挖空心思做起了“表面文章”,各种写手也应运而生。

援引山东媒体的报道,“莱阳神童”的背景对申请麻省理工学院看起来很有利:

自小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6岁时,开始研究软件,自主设计了一个一键式关闭学校电脑的程序;8岁,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网站,自主研发了云计算平台;2016年,注册成立莱阳喔普云计算有限公司,这也是莱阳首家学生公司;研发一款3d扫描仪,可以实时扫描任何物体并跟3d打印机链接,实时进行打印立体模型;2017年初,应邀出席了香港《IDC商业高峰论坛》和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国际互联网发展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2017年5月,其自主研制的《反游戏程序控件》在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但这种“包装”本身忽略了美国名校本科阶段录取的硬指标——“美国高考”成绩。年龄还应该算是次要因素,没有SAT或ACT成绩,没有托福成绩,也没有国内高中的成绩单,麻省理工学院不可能发无条件录取的offer。

而且,像MIT这样的美国牛校,并不缺优秀生员,他们目前还没有求贤若渴、到中国中学(特别是初中)网罗人才的计划和冲动,不可能就“神童”入学问题提前“签约”——“签约”这个提法本身就很不专业,在留学业界只能是笑谈,星探从巴萨青训营为挖掘梅西而“签约”还差不多。

如果说父母或中介制造“神童”的心理还可以理解,地方政府推波助澜的举动就值得思考了。

“教体局”先是通过官微发布消息,之后为事件本身辩护,事情闹大了,又开始强调只是“宣传”,最后很可能迫于压力“彻查”。

地方上针对“创新”、“创业”的报道也多半是“概念股”,易于炒作。响应中央的号召,迎合领导的口味,推出超常规的人才也算是重视教育的政绩。

也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报道还是比千篇一律的领导讲话、落实领导讲话有新闻点。但是不辨真伪、制造出来的新闻点就是另一回事了。

虽然质疑声满天飞,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这个初中生很可能是创造型人才,说不定已经符合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录取标准。希望能保护孩子的创新精神,让他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而制造“神童”的个人、机构、政府,别再拔高、浮夸下去了,过度包装可能生产出另一个“仲永”!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现任英国诺森比亚大学中国区首席代表;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传播工作,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