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脱欧的英国大学或加紧扩招中国留学生?

新浪教育

关注

“脱欧”风波在英国大学领域还在发酵,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减少,曾被很多英国大学引以为豪的教学质量面临着空前挑战。个别大学短视的市场策略和“过度反应”,可能对英国教育品牌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脱欧”的分手费——英国人为什么开始抠门?

如今到英国留学,已经不能享受免费的“医保”了。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相当于英国医保机构)向外国留学生收取一定数额的医疗保险费,人们印象中的福利社会已经开始缩手缩脚了。

导致英国人“抠门”的始作俑者很容易被认为是“脱欧”。英国“脱欧”谈判的关键步骤——分手费的谈判结果——已经日趋明朗,分析家预测英国政府将支付350亿至390亿英镑的费用。对于“小政府、大社会”的英国政治格局而言,这笔费用无异于天文数字,有些人甚至悲观地预测英国人在今后20年间将很难再涨工资了。

不过相比继续留在欧盟,分手费有可能是英国政府财政紧缩步骤中代价最小的付出了。

我在英国留学的2003年至2004年,是布莱尔政府经济稳步增长、欧盟整体“东扩”的繁荣时期,毕业后我还获得了留在苏格兰工作的PSW签证,并很快申请到了工作许可(work permit)。总体而言,中国学生留在英国的数量也不多,都“便宜”了东欧兄弟——据说仅爱丁堡一地,匈牙利人几乎占到了全市人口的1/10。

英国就业的“包容期”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戛然而止。欧元区沉重的债务负担波及整个英国,导致英国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苦不堪言。而东欧的大量移民已经严重影响了英国人的就业和养老。英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边界”遭到了挑战,他们担心由于“国际化”丧失自主权。

由此看,英国人不再慷慨的本质问题,还是金融危机引发的英国经济萧条期。

英国高等教育不再免费

2009年是英国高等教育发生巨变的开始。卡梅伦政府以财政困难为由,取消了英格兰、威尔士等地区对本国人实施多年的免费大学教育的政策,开始收取学费。当年就引发了几乎全国范围的总罢课,大学生、高校教师纷纷上街游行示威。

然而政府非但不收手,反而变本加厉,学费从最初的每人每年3000英镑,迅速提升到9000英镑。

英国实施的“社会”办大学,很像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改革——扩大招生、提高学费,本质上是政府“甩包袱”。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英国大学针对本国学生和欧盟学生的学费提到了每年9000英镑的上限,学费拉平了,相应的教育质量是否也处于相同的水准呢?

2017年6月22日,继英国大学学术研究水平排名(REF)之后,英国政府又出台了英国大学教学质量排名(TEF)。这一结果因为6月8日英国大选而推迟公布,不过早在卡梅伦政府执政期间,相关的评价、排名体系就已经开始酝酿了。

可以看出,英国政府出台TEF是为了督促英国大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公众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当然,更重要的是为纳税人“赞助”英国高等教育给出一个合理解释。

“脱欧”会导致中国学生的扩招吗?

“脱欧”的直接后果是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直接投入的减少。英国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旗下的24所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常青藤、中国“双一流”级别的名校,作为国家战略,英国政府仍然会对本国的名校给予财政支持。

但对其他级别的大学,英国政府恐怕就管不过来了。而且英国地方政府的财力其实还不及中央政府,无法像中国一样“堤内损失堤外补”,由地方政府为高等教育埋单。

这样一来,英国大学面临着巨大的财务恐慌。特别是英国“脱欧”带来的欧盟对英国高等教育投入减少的预期,使英国大学失去了往日的淡定和沉稳。

当前的英国大学,也包括部分“前30”的名校,为了紧缩预算,不惜大量雇佣“临时工”——减少正式教师、增加临时教师,曾被很多英国大学引以为豪的教学质量面临着空前挑战。

在招生环节,部分高排名学校为了争夺生源,表面上维持较高的录取标准,而在实践中,有意识地“超发”offer(录取通知书),变相降低入学门槛,挤压了中等排名、甚至相对靠后排名大学的招生名额。

有些英国大学在市场上“反应过度”——通过上调中介费、赞助中介活动等手段,从留学机构手中“买”学生!

从普遍意义上看,很多英国本土学生及欧盟学生还需要申请助学贷款,而中国学生一般可以付全款,也就是说,中国留英学生几乎是英国高校的“提款机”。

一旦英国大学有意识地做“小动作”,有可能达到增加中国学生、提高海外学费收入的目的。但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在实践中还不会形成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首先,英国大学的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分离,如果说“创收”是校长、院长的事儿,那么学生录取则要听院系老师的,行政不能干预学术,疯狂扩招增加中国留学生数量,会遭到来自学术领域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几乎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英国高校多元文化体系的基本架构没有改变,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群权重过高是对大学文化的严重侵犯,有些英国大学仍然保持着对申请较多地域的招生人数配额制。

另外,英国大学招生的“天花板效应”已经非常明显。当前,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中,商科学生已经占到70%左右,而英国大部分商学院的中国学生占据了绝对多数,没有再大的招生空间,相反,只有限制中国学生的反向压力。

如此一来,英国大学在中国市场的“短期行为”不一定能真正达到目的,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英国大学教学质量、品牌美誉度等“软实力”的市场声誉。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传播工作,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