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木偶式控制”的惨剧

新浪教育

关注

北大毕业留学生拉黑父母,教育改革该从家庭教育的平等尊重做起!

生活都是一地鸡毛,所有人都逃离不了那琐碎的柴米油盐的日常。

人,本来就是高级动物的一种,本质上就是完成生理需求之后多少有点精神升华。但很多自以为脱离了低级趣味就会变得高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就是虚伪。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是真正的不计较,因为没有几个人是不爱自由、不爱钱财、不爱美色、不爱攀比、不爱……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世界上似乎很少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这个小比例的存在却是真实也是致命的。

在美剧电影里,那些未婚先孕的青春期妈妈、处于底层为生计挣扎、生活毫无规律一团糟的父母们,都会在酗酒之后,把对生活的不满撒气撒在无辜的孩子身上;在中国现实的农村里,那些期盼着男孩到来的妈妈们,为了家庭地位、为了未来养老,多少次埋怨着女孩的出生,甚至要把亲生小孩卖掉、或者走送……电影从来都是生活的缩影,因为生活会更加真实而恐怖。

对大多数正常的家庭而言,生儿育女升级做父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做父母从来不需要资格证书,更不需要通过什么考试,对于孩子而言,从来没有自主选择权是不是来到这个世界。如果父母是人生中的第一任导师,那这两位导师责任实在是太重大了。

即使在最小康而稳定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也会随时爆发。当孩子幼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当父母年迈的时候,也需要孩子的理解和宽容。作为父母,你前半段的时光里需要更多地无条件支持孩子,在后半段的时候要懂得放手,让他完成自我成长。

但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家长而言,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仿佛是一种无边际的木偶式的控制,穿怎样的衣服、去怎样的学校、考进多少名次以内,这一切都是把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在塑造,等到青春期自我觉醒的时候,就会迎来无数次的抗争与反抗争。这种结局可能是走向平和,也有可能走向决裂。

北大毕业留学生王猛(化名),80后男性,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某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近日他完成了一封15000余字的长信,前后发给二三十个朋友及同学,回顾了自己与家人的过往。行文间言辞激烈,满是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父母的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让他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在王猛看来,父母并没有关心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求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很多人为王猛的父母操碎了心,多年培养的孩子居然成了路人。但是王猛反复用失望来形容亲子关系,可以说他内心受到的创伤并非常人可以想象。

最近《人民日报》发文表示: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家教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

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

其实,亲子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让彼此感受到尊重、信任、关爱。当一个孩子面对困难、坎坷、失败的时候,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依靠,并且鼓励他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样,当父母遇到困难,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家庭状况,共同做出决定。因为任何关系都是需要经营的,包括亲子关系。

在成为父母之前请三思,在成为父母之后请慎重。

本文系原创,如有商务合作:bobyxun@126.com

本文同步新浪教育专栏“荀兜兜侃教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