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从电影《起跑线》看印度孩子“入园季”

新浪教育

关注

宝莱坞电影《起跑线》(Hindi Medium)登陆中国的时间,正是各大城市伏流暗涌的幼儿园入园申请季,“幼升小”大战也一触即发。

围绕择校展开的看似荒诞的剧情营造了滑稽的喜剧效果,却让体味个中滋味的父母们泪流满面。银屏上演绎的,正是我们的故事——《起跑线》中的一部分是让我们共鸣的现实,另一部分希望不要成为不祥的预言。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小姑娘看上去都那么大了(一查网上的剧情梗概:5岁),为啥还在拼死拼活地挤幼儿园?原来印度的幼儿园还分高阶,也许相当于我们义务教育的学前班、“坑班”。


 图 印度学制

来源:British Council。 Indian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An Overview。 2014-12。

你是那个被焦虑迷失的家长吗?

影片开篇的清纯美好爱情故事,戛然而止于妈妈婚后对孩子细致到近乎偏执的照料:防蚊喷雾、厚到抹不开的防晒霜、头盔……武装到牙齿地到了公园,还得把滑梯擦一遍才敢让闺女玩。

不知多少年轻的妈妈,看到这里会像我一样会心一笑:这不就是某个阶段的自己吗?尤其是那个具体到分的孩子作息表,简直就是当代很多中国妈妈带娃操作方式的神还原。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父母的紧张兮兮,在孩子入园的时候才掀起第一个小高潮。

妈妈米图根据排行榜简单粗暴地划定了目标:排名前五的学校。这些学校看上去似乎每所都是好学校:有的不提倡应试教育,知识都是唱歌跳舞学的(虽然我不明白为什么幼儿园要强调不提倡应试教育,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有的招徕生源采取就近入学这种我们认为有助于机会公平的入学方式;有的则让男主角发出“这是学校还是五星级酒店”的疑问(别笑,学校对硬件过度投入一点也不稀奇,咱大北京也有幼儿园厕所吊顶呢)。

“入园战”打响以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就太熟悉了,完全可以跨越中印文化差异秒懂:

买学区房(像剧中主角那样买得那么痛快,对普通人而言已经是此处省略一百万字了);

排队报名(让人直面现实、真正产生无助感和恐慌感的第一步。在商场上游刃有余的男主角拉吉,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便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被“别人家”的孩子刺激(没有对比,没有伤害。他们是培训机构塑造的营销榜样,并且通过培训流水线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他们的存在,是家长焦虑感的重要触发因素);

补习、培训(培训机构的基本模式就是“提前教育”,通过“提前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正是基于这种奇谈怪论,秃在起跑线上的人间惨剧已经在中国发生。课外补习正在进一步扩大教育不公平,成为一种新的阶层再生产的重要机制);

拼爹妈(择校竞争从孩子的竞争沦陷为全家人甚至祖宗十八代的竞争,并不需要太长的路程。且不说择校时对父母的检阅,即便入园,你没点才艺都没法跟孩子一起完成幼儿园“作业”);

找后门(不解释);

钻政策漏洞(不解释+1)……

在上面的“连环套”中,我们眼看着拉吉从最初的觉得“孩子没必要上名校”、“快乐就好“这样一股佛系清流,一步一步深陷,从中产阶层穿越到上流社会,又切换到贫民窟,甚至做出拉关系找主管官员写推荐信、相信路边茶摊老板的忽悠企图在抽签中作假、假冒贫困生剥夺别人入学机会等等出格的事情。

原本只是心怀“不能让孩子重蹈我们的覆辙”、“在这个国家过得挺好是不够的”、“进入精英学校是进入上等阶层的最快办法”等等朴素的、希望下一代过得更好的想法,在培训顾问“如果进不了最好的幼儿园,你的孩子就进不了任何一所顶尖大学”的恐吓、身边各种成功案例和从怀孕起就为进好幼儿园努力等恐怖传闻刺激,以及真实的现实打击之下,竟然可以让父母忘记初心,在牺牲家庭正常生活与幸福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当最后拉吉幡然悔悟,在好不容易跻身进入的德里文法学校揭露校长丑恶嘴脸、霸气现场退学,并试图唤醒其他家长,作出“成为什么样的人更重要”的演讲时,我们很难忘记那个场面:

虽然是喜剧,它却不是打倒反派、全体人民获胜的大团圆结局。整个礼堂里为拉吉鼓掌的只有妻子米图而已。

孤独的掌声中,我不由拷问内心,如果是我,我会像其他家长那样,即便内心受到触动,也只是沉默地留守在属于自己的权利宝座上吗?

择校竞争:公退民进

仔细考量,《起跑线》里提出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 入学机会的竞争中,有上层倚靠自身资源的厮杀,有政策对下层的照顾(尽管非常不够),却没有中层的位置(中产焦虑不是空穴来风)?

● 为什么印度的公立学校会走到如此人人避之而唯恐不及的地步?

● 为什么免试(至少对孩子是如此)免费(至少对贫困生看上去是如此)、就近入学的教育,也可以这样让人绝望?

●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利益链条究竟延伸至何方?办教育是如何成为一个“圈钱”、获得权力的事业?教育又是如何演变为摧毁人格与道德的魔咒?

影片中米图“在公立学校学不到任何东西”论调的真实性,在贫民窟里的希亚姆为了帮皮娅(拉吉和米图的闺女)弄到幼儿园入学必须的课外活动费(如果要探讨这个问题,又是一篇“鸿幅巨著”)而舍身碰瓷时得到了验证:“那有什么办法?难道让孩子去上公立学校?”

感叹印度K12公立教育的质量的同时,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义务教育学校系统也同样正在发生分化。在部分地区,民办教育已经成为“优质”的代名词,公办学校正成沦为二流学校。

上海2015年中考成绩排名前十的均为民办(平均570-590分),而公办学校中分数线最高的,平均分也在560分以下。杭州2015年的中考成绩统计中,500分以上的考生中来自民办学校的超过90%。

在魔都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现在不上民办,以后大学就要上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系统的两极分化面临的危险,被北京大学的王蓉教授称之为“教育的拉丁美洲化”———有钱的上优质的私立学校,普通老百姓上平庸的公办学校。正如杨东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是我们的目标和理想吗?

在此引用一段杨东平老师的论述作为结束:

破除“教育拉丁美洲化”的危险,警惕新一轮“教育市场化”,保证义务教育的底线质量,强调义务教育的保障性、公共性和公益性,避免被资本、培训机构、房地产绑架。

我们面临的真正挑战,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因而,新的学校竞争并不是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竞争,而是创新学校和传统学校的竞争!需要通过源头治理,开展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和高品质,鼓励教育创新创业,鼓励多种途径办学,探索建立非营利的学校,从“资本家办学”走向“教育家办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