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论教孩子 99%的家长还不如小猪佩奇爸妈

新浪教育

关注

现在的小猪佩奇已经不是之前的小猪佩奇了。

之前的她还是那只长得像吹风机,让小朋友学会了猪叫、学会跳水坑的天真小猪。

现在的她,默默地为我们定期输送稳定的表情包生源,孜孜不倦。

俨然变成了全民追捧的社会人物,直接走上了人生巅峰。

小猪佩奇到底火爆到什么程度?

朋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戴小猪佩奇手表没?”

微博上甚至有人开始解密小猪佩奇正面照,相关视频霸占了热搜榜三天之久。

细思极恐,但有理有据,令人无法反驳。。。。

而且我被一句话给刺激到了:

“有些人表面见多识广,背后却连《小猪佩奇》都没看过!”

我知道是在下输了!

于是我下定决心狂补,一口气看了一百多集,我朋友说我在屏幕面前傻笑了好几个小时。

毕竟女儿派是个专业有态度的育儿号,今天先不社会了,只想扒扒《小猪佩奇》里的教育精髓。

《小猪佩奇》豆瓣评分9.2,狂甩喜羊羊光头强几条街。

有人这样评价这部动画片:它提供了一种最让人认同的家庭生活。

@喵咪说:

“看大头儿子时,能听到很多大道理。在小猪佩琪里,却很少听到什么大道理,但是人家父母总是能用最随意的方式教育孩子,甚至孩子自己都没感觉到自己被教育了。这部剧其实是为大人准备的,特别是家里有俩娃的。。。”

而佩奇爸妈的教育水平,也是现在99%的家长都无法达到的。

有四点心得想要分享给你们,请笑纳。

保护孩子天性,给他自由,护他周全。

小猪佩奇去年遭到家长强烈抵制的原因是因为小孩子会跟着佩奇一起学猪叫,看见泥坑就往里跳,拦都拦不住。

《小猪佩奇》里面平均两集就要玩一次跳泥坑的游戏,但是你想想,小时候谁不喜欢玩泥巴啊?

哪个小孩能抵挡住泥坑的诱惑?就像我们看见泡泡纸就想捏一样。

孩子对大自然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好感,他们天生爱探索,一个小蚂蚁,一滩泥巴水都可以让他们兴奋半天。

佩奇想玩泥坑,佩奇妈妈只是告诉她:“如果你要在泥坑里跳,你必须穿上靴子才行。”

这样既遵循了孩子天性,又保护了他的安全,一举两得。

之前一条新西兰小朋友雨中玩滑梯滚泥潭的视频,引来了1000万人的围观!

视频中的孩子们浑身上下全是泥,一遍一遍的从滑梯摔到泥里,太肆意太畅快了!

对于孩子来说雨就是雨,泥就是泥,跟“脏”没有任何联系。

有网友说,孩子淋湿了不会感冒么?

这要是放在中国的幼儿园,估计妈妈们个个胆战心惊,纷纷给幼儿园老师寄刀片了!

其实老师把视频放到网上时,就在文字中说明了:“虽然外面下着雨,但今天温度很高,所以我们决定让孩子们在雨水中尽情玩耍10分钟!”

而且撒欢结束后,就有干净的衣服和柔软的大毛巾等着孩子们。

“给他自由,护他周全”就是对幼儿园这个行为的最好诠释。

对待姐弟俩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

有一次,佩奇和她的好朋友苏西一起玩游戏,玩得不亦可乎。

弟弟乔治想加入,但是佩奇和苏西只想自己玩。

告诉乔治,“你可以自己玩的”。

乔治就去找妈妈哭诉。

但她妈妈没有道德绑架佩奇,说:“你是姐姐,你就应该带着弟弟一起玩,两个人一起玩才好玩嘛”这种话,而是特地给乔治找事情做,她在做饼干,就让乔治负责吃饼干剩下的巧克力。

乔治吃的不亦乐乎。

完美地解决了矛盾!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大洋彼岸的姑姑寄来了一只玩具小马,两个人因为取名字的事情争执不下。

“它叫闪亮的脚趾!”

“小马!”

“闪亮的脚趾!”

“小马”

。。。。。。。

这时妈妈发话了:“孩子们别忘了,这个玩具是姑姑送给你们两个的礼物,你们可以轮流玩。”

弟弟乔治想骑一下玩具小马。

佩奇爸说:“要是有一个强壮的人能推一推乔治,他就能动起来了!”

佩奇立马举手,“我!我非常的强壮,我可以推乔治”。

推的过程中,佩奇突然想到了,“因为这个礼物是送给我们两个的,你也喜欢,我也喜欢,我们就叫它小马闪亮的脚趾吧!”

真的,我被佩奇那自然流露出的真实和懂事所折服。

还有一次,佩奇爸正在背乔治玩球,佩奇妈看到后,立马背起了佩奇。

如果让佩奇的的爸妈开个公众号,写育儿类文章,那肯定篇篇爆文啊。(羡慕。。。。)

这三个故事完美诠释了家有二孩的相处之道,老大不用被迫成熟,被迫懂事,被迫忍让;老小也不会得到特殊偏待,特殊待遇,变得有恃无恐。

最近一个12岁女生的作文刷爆了朋友圈,她用文言文的形式写出了父母有了二娃后自己的心声,文章较长,我截取了一部分,其实标题就能说明一切 :顾稚子,勿忽长。

也是每个二孩家庭都应该做到的。

《顾稚子,勿忽长》

丁酉冬月,吾妹降生,时至今日,不盈百日。吾由小至初,课业陡重,心怀忧虑,尤需关照。然妹占父母之时力,父母无暇伴我。母须哺乳,无暇出,寒假盈月,日待于家,不知外界之变。吾每坐于窗前,顾蓝天,惟叹息。

母须顾妹,少与吾语。忆往昔,无妹之时,吾常与母语,其乐融融;叹如今,难相顾,无相知,常相争,母女之心相去愈远,悲乎!

妹之来,家愈忙,父母亦无暇顾吾课业,吾需自学,无人查吾作业,无人为吾解惑,吾于学业,孑孓独行,常觉前路渺茫。形势使然,吾渐独立,此桑榆之得也。

吾有一言,告天下父母:顾稚子,勿忽长,多与长语,多同长娱。若此,则二孩时代长子之大幸也!

不把孩子当“孩子”,不把大人当“大人”,他们各自独立完整又互相尊重。

在小猪佩奇的饭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难道6岁的我就不能为爱留一次眼泪么?”

这句话无关年龄,无关身份,只关乎情绪释放。

孩子不是无知幼稚的代名词,他是独立于父母之外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佩奇的父母也一直遵循着这一点。

每天晚上,佩奇父母会认真倾听孩子心事,遇到重大决定时,都会尊重孩子的选择。

谁说做父母的一定要完美,不能犯任何错误?

佩奇爸就经常忘事,有一本借了图书馆十年都没还的书,经常忘记要上班的事情。

佩奇妈也会经常撒点小谎,偷点小懒,没事就diss下佩奇爸。

因为这才真实嘛。

在这部剧中,大人没有把自己当“大人”,没有把孩子当“孩子”。

佩奇在学习滑冰时摔倒了,她很沮丧,决定再也不滑冰了,猪爸爸用自己的行动表示其实大人也会摔跤,大人也会犯错误,我们都一样,重新站起来就好了。

佩奇买了她最爱的红鞋子,一直舍不得脱下来,连睡觉都要穿着它,佩奇妈没有阻止它,只温柔地道了声晚安。

第二天,佩奇和乔治又要一起跳水坑了,她刚想冲过去时,爸妈什么都没说,可是她自己发发觉了,她舍不得弄脏鞋子,自己主动选择脱下了最爱的红鞋子。

又应了那句话,所有的教育都在自然而然下发生了,只因佩奇爸妈完全做到了尊重孩子。

反观前段时间的新闻,一位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6年,因为他父母控制了他30年。

他说:“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从小到大,他没有选择衣服的权利,没有交朋友的权利,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只有被控制被语言暴力的份儿。

他父母没有把他当作独立完整的人来看待,觉得我生你养你,控制你是应该的,把孩子当作父母的私有物和附属品。

他首先是父母的孩子,其次才是他自己。

所以才会酿成现在的悲剧,一个好好的家庭就毁在不尊重上。

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也不会尊重父母。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佩奇妈帮女孩树立了一个该有的姿态 。

佩奇妈除了育儿功夫一流,动手能力超强之外,还有一个隐藏优点,那就是有点女权主义的意味。

佩奇一家人去游乐场玩,佩奇和妈妈来到了“钓鸭子”的地方,钓到鸭子就送大熊猫,佩奇告诉妈妈她想要大熊猫。

“我试试看,但我想,这并不容易。”

工作人员来了一句:“你说的对,我猜你不会赢”。

“什么?我们走着瞧吧!”

不一会儿,就钓到了一只鸭子,佩奇开心极了,抱着一只大熊猫。

后来到了射靶的项目。

工作人员又悠悠来了一句:“你不会赢的,女生不擅长这个,这游戏需要技巧”

佩奇妈一听就不乐意了,“我能赢”。

佩奇妈说能赢的时候,一反温柔的常态,变得霸气外漏。

直接一把夺来了弓箭,正中靶心。

佩奇觉得她妈妈太厉害,太酷了,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个游乐场高手。

每次有其他小动物经过她们身边时,都会有一段对话,耐人寻味。

“妈妈,我也想要那个大熊猫。”

“那个也太大了,你抱不动。”

“才不会呢!”

。。。。。。

对啊才不会呢,佩奇都能抱动,为何其他女孩不行呢?

佩奇妈可以打破别人对女生的刻板印象,那其他妈妈不也行么?

当别人质疑女生必定弱不禁风时,不妨像佩奇妈那样直接用行动怼她。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脑子里会一直浮现出《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的围裙妈妈。

围裙妈妈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打点着丈夫和儿子的一切生活。

有一次围裙妈妈想打扮自己了,让自己变得赏心悦目一些,而忘记了收拾家务。

父子俩就使出浑身解数让她明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啥,那就是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

但佩奇妈会告诉你,女孩首先要先做自己,其次才是孩子的妈妈,丈夫的妻子。

看完《小猪佩奇》,你会发现这里有着孩子最渴望的童年。

这里有温柔不失原则的妈妈,温厚又以身作则的爸爸,真实又充满欢笑的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小猪佩奇就是他们的理想生活,佩奇爸妈就是他们最理想的爸妈。

如果有人问我该如何教育孩子,我会说:“请参照小猪佩奇爸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