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别人家的孩子:拿到全球最难国际课程满分

新浪教育

关注

看点 上周五,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放榜,全球16万名学生当中,仅有186名获得满分。上海民办平和学校的田可心就是其中之一。在学校里,她担任学校辩论社和游泳社的社长,在IB满分的同时,也拿到托福115分、SAT1560的成绩,这位被常春藤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有怎样的学习秘笈,一起来听听她的分享。

文丨张燃 编辑丨李臻

上周五,是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的放榜日。对于许多准备出国留学的莘莘学子,这就是他们的高考放榜日。

IB是目前世界上认可度最高的国际课程之一,也是公认最富有挑战性、含金量最高的课程。IB能考满分(45分),绝对是无可争议的学霸。根据国际文凭组织公布的数据,去年全球共有218名学生获得满分,而在今年全球近16万考生当中,状元的数量只剩下186名,来自上海平和双语学校的田可心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位。

初见田可心,就觉得她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高高的个子,梳着马尾,穿着衬衣和牛仔裤,很得体的学生打扮。说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她轻声细语,言辞中充满着逻辑和笃定。除了IB满分,她的托福拿了115分的超高成绩(满分120分)、SAT考到了1560(满分1600),同时还是学校辩论社和游泳社的社长,今年九月,田可心即将前往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念书。总之,她符合我们对一个well-educated女生的一切想象。

然而,田可心并不觉得自己是学霸,也不觉得自己是特别聪明的女孩。她认为学好IB课程,或者说学好任何知识,兴趣和方法,一定是第一位。

兴趣永远是最大的驱动力

IB即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sation),为全球学生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而我们在这里说的IB,指得是在中国最为常见的在中国最常见的IBDP课程,是为11、12年级的高中生设置的大学预科课程。

IB的课程分配在6个学科组里(母语与世界文学、第二语言、个人与社会学、科学、数学和艺术选修)。除了基础学科,IB还包括三大核心课程:认识论、拓展论文和创意、行动与服务。学生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基础以及升学方向从前5个学科组中各选1门课程,从1-6组中选出第6门课程来学习。这意味着学生既要学习科学科目,又要学习人文科目。

因此,如何选课,成了关键。

关于IB的选课,坊间也流传着各种“攻略”。哪些课学起来简单、哪些课更容易拿高分。。。似乎在通往IB高分的道路里,在选课这件事上就有明确的轨迹可循。

然而对于田可心来说,兴趣比那些所谓的“攻略”重要得多。六门课中,她选择了高级级别的数学、物理、进阶数学和经济,以及普通级别的中文语言与文学和英语。在外人看来,这可能是个奇异的组合,但她表示自己选课唯一的标准是感兴趣与否。

田可心告诉外滩君,“我当时就是完全凭兴趣来选的,没有很看课程的难度。我觉得IB课程要学好,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用兴趣来驱动的。虽然也有一些说法说选某些课程会比较好,容易拿分,或者学起来更轻松。但是事实上所有课程的要求都很多的,如果你要学好的话,每周都要读很多书做很多思考和研究,才能完成它的要求。如果为了拿分轻松选了自己没那么感兴趣的课,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效率和效果也没那么理想,最后反而学不好。”

兴趣,是在田可心的采访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汇。而在IB中占两分的拓展论文,田可心也是凭着兴趣选的论文题目。

拓展论文(The Extended Essay)往往被学生们视作IB课程学习中最可怕的部分,在和真枪实弹的期末考试相比才会屈居第二。它要求学生完成一篇4000字左右的独立研究,在繁忙的课程学习之余,这着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由于对课堂里数学知识的兴趣,以及想要挑战一下自己,田可心选择了数学作为拓展论文的学科。总的来说,很少有人会在这一部分选择数学,而即使掌握了课上学的数学知识,田可心也很担心是否有写出一篇独立研究的能力。

数学不像一些别的学科,只要找到证据支持自己的论点就可以,数学有自己的正确逻辑。“我很怕老师不理解我的想法,或者是我证明的东西其实不对,我自己却没有发现。数学确实是有这样一个风险的。但是我当时就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所以就尝试了一下。”

田可心大概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这篇文章,高二前暑假的一整个月,她每天几乎都坐在电脑前想着该怎么样完善自己的论点。“其实直到IB出分前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会不会被认可,好在最后结果还算不错。”

事实证明,兴趣的确是学习的最好的驱动力。要知道,拓展论文拿到A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田可心做到了。在IB出分的当晚,田可心发了条朋友圈。她对考了满分的事只字未提,只是晒了拓展论文的成绩并兴奋地写道:

“当初拓展论文选数学完全是因为好玩,后来花了好几个月才想出结论。万分感谢老师看懂了我的脑洞文章,那么多头发真的没白掉!”

满分学霸和常人的区别是。。。。?

如果说已经有了兴趣作为学习的原始驱动力,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学?

IB应该怎么学?或者说,满分学霸到底在学习上比常人多做了哪一步?

田可心认为,对知识的思考和理解是学习的关键。要把一门课学的透彻,不能只背诵知识点,而要试着去理解和应用。听到新闻里国家领导人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她会联系经济课上学到的不同宏观政策,思考它们对社会的影响;物理课上讲到各种原理和现象时,她会在生活中寻找相应的实例。

而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也正是IB所考察的。如自然科学的考试中有时会出现课本上没有出现过的场景,要求学生在这些场景中应用课上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大段的分析和解释。在这种时候,对知识的彻底掌握就至关重要了。

“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概念的话或者计算的话,可能在IB考试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吃力。”田可心说。

IB要求学生文理兼修,注重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这对田可心来说一开始也是一个挑战。在初中时,田可心还是一个只喜欢理科的学生。在IB学习的过程中,她却渐渐找到了不一样的爱好。

“这点其实我也挺感谢IB的,我觉得它帮助我打开了很多新的兴趣。比如通过语言与文学课接触到了很多作者的作品,平时有空的时候我就也会多读一些他们其他的书。又比如经济课上学到了很多和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它们让我更理解我周围的社会。IB这种跨学科的学习帮助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事物,打开了理解世界的新视角。”

现在,田可心平除了做理科的题目和学习之外,还会喜欢去读一些文科方面的书籍,“我觉得这对我自己的知识储备也很有帮助,也很能打开眼界。现在想想,如果不读IB的话,可能以后大学的时候就会选一门自己最擅长的学科一直学下去,不太会涉及其他的知识。但是现在觉得未来有很多可能性。我可能会在大学继续探索下去。”

再多的学习秘笈,敌不过“不够专心”

除了兴趣和方法,田可心认为在IB学习当中,时间规划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IB被称为“含金量最高,最具有挑战的国际课程”,学业任务是非常繁重的。除了选择的六门主课,还要兼顾三大核心课程。而每门课程的要求也非常之多,除了书面作业之外,还会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所有学科有独立的论文和研究项目。更别提到了高二还要忙着大学的申请。

田可心住在学校,学校的作息是晚上10点半熄灯睡觉,偶尔大考的时候会延长到11点半,很少熬夜学习。

“关于熬夜,我自己是比较少,因为我觉得效率比学习的时长更重要。即使有的时候学业压力重,如果有规划的学习,其实也并不会特别辛苦。”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专心吧。学习的时候就专注于学习的东西,不想别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学习的时候那就专心休息,这样才能劳逸结合。这其实是比较难做到的事情。”

田可心的“专心”二字像一个沉重的砖头砸到了我的心里。是啊,再多所谓的学习秘笈,都敌不过“不够专心”。专心就是最大的学习秘呀!但这两个字说起来很容易,work hard, play hard这个很简单的道理,好像又是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

外滩君问田可心有没有时间规划上的建议给到学弟学妹们,田可心认为这要看每个的学习特点。

“我自己不是很喜欢连着学习很长时间,所以我会把学习和社团活动交叉进行,比如说在放学之后我一般会先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晚自习的时候再开始学习。”

学习之余,田可心还参加了学校的许多社团。例如篮球社、游泳社、辩论社、女权社、环保社。其中,她还是游泳社和辩论社的社长。

“平时我们4点半放学之后,我一般不会一直学习。我会花一两个小时去参加社团或者是去打打篮球游泳。然后晚自习的时候再学习两个小时,休息一会再继续学,然后再睡觉。我觉得我时间安排得比较平衡,在玩的时候就尽可能的放松,这样学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很累。”

采访结束前,田可心说,她觉得IB考不考满分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学习IB的这个过程,自己收获的那些,“即使发挥失常没有考到满分,该学到的我还是学到了,所以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她认为IB只是衡量学生众多标尺里面的一个而已,并不能说它是唯一的。 “在我身边有很多很聪明但是IB总分不高的同学,他们可能没那么符合IB综合发展的标准,但是他们专注于他们热爱的领域,总是在学他们想学的东西,我很佩服他们。”

田可心说,学习能力不是一个分数可以衡量的,因此其实拿到满分并没有多兴奋。“但是拓展论文拿了A我还是非常开心的,因为那确实是我好几个月的思考成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