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离世 有关教育他留下了这些

新浪教育

关注

看点 7月10日上午,香港企业家田家炳先生辞世,享年99岁。这位“中国百校之父”在世期间,全国范围内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还有1700多间乡村学校图书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遍及了所有省级行政区。他深居简出,为了教育事业,甚至“卖屋助学”“贷款捐校”。在田先生看来,中国的希望在教育!这不是一句响亮口号,他的一生都在身体力行着。

整理丨张燃 编辑丨李臻

7月10日上午,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的田家炳先生,安详辞世,享年99岁。

大慈善家、大企业家、教育家、田家炳基金会创办人。。。 田家炳身上的标签有很多。田家炳这个名字,对于教育界的人一定不陌生。对于许多孩子来说,也一定很熟悉——田家炳先生已在全国范围内,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还有1700多间乡村学校图书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遍及了所有省级行政区。

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田家炳就以捐办公益为业:1982 年,他捐出价值 10 多亿元的 4 栋工业大厦,成立纯公益性质的“田家炳基金会”,将每年几千万元的租金收入用于公益;1984 年,他将化工厂交给几个儿子经营,自己成为职业慈善家。迄今为止,他已累计捐资 10 亿多港元用于中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益事业,其中教育所占的比例高达 90%。

几十年捐助教育事业,让田家炳被誉为是“中国百校之父”。为了教育事业,他甚至“卖屋助学”“贷款捐校”,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慈善奇迹。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以教育为终身事业,或许跟田家炳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田家炳16 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他刚刚念到初二,就忍痛辍学接手了父亲的砖瓦窑生意。小时候没读多少书,是田家炳此生最大的遗憾。 后来田家炳在印尼生活了 20 多年,也走访过欧洲一些国家,发现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发达。

正是有了这些经历,田家炳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国家的发达兴旺有多重要,教育事业是富国、强国的根本基础。 “13 亿人口是中国的一个大“包袱”,怎么把这个“包袱 ”变成财富?我认为就是办好教育!”田家炳在2006年的一次采访中对南方日报记者说。

在田家炳基金会官网的名称后缀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田家炳不仅喊出了这句响亮口号,他的一生都在身体力行着。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家炳的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受到影响,以至于出现捐款承诺难以兑现的问题。但田家炳认为,已经承诺过别人的事就要做到,于是下定决心把和妻子住了38年别墅卖掉,把全部的款项投向了内地的几十所学校。

田家炳对记者曾说:“我有 20 多个子孙在香港,子女们不同意我卖别墅,但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我和太太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呢?而且,别墅卖的钱可以捐助 20 间学校,我也尽了绵薄之力了,很开心!”

按照当时香港的房价,那栋别墅的市值超过 1.2 亿港币,但是为了尽快换成现金,田家炳仅把售价标为5300 万元。后来买房因为感动于田家炳所做的事情,主动加了300万,最后以5600万成交。田家炳后来带着太太,租用了面积很小,但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别墅的一个公寓楼作为新家。

2003 年,香港政府出台一项政策,凡是得到民间资助的大学,都可以得到政府的等额资金支持。田家炳知道后非常兴奋,虽然那时候基金会已经超支,但还是向银行贷款了六百万元港币,用来资助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

投资基础教育,因为“回报率”更高

相比于邵逸夫先生专注于高等教育的捐助,为内地大学提供资金支持,田家炳则更注重基础教育,把主要精力投入在中小学领域。

田家炳认为:“基础教育是最基本的,如果搞不好,北大、清华这些好的高校也不可能有好的生源。”

2006年,田家炳在第三届全国田家炳中学校长论坛说:“我的学历低,今天与诸位谈教育,实在惭愧。但是,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是我毕生希望所在。中学教育是兴学育才的基础,而校长是全校的掌舵者,实在有望诸位努力。”

他曾经对记者说:“基础教育是最基本的,大学并不是谁都能够念的,但有了中小学,每一个学生就都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

田家炳认为,一个社会如同一个森林,光有大树是不行的,还需要有小树、有灌木、有花有草,这是一个社会正常的生态,也是一个社会基础。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一个地方的发达兴旺都非常重要。

“受基础教育的孩子比例比受高等教育的要高,换句话说,投入的捐赠所产生的效应可能更大,‘回报率’更高。”田家炳在采访中曾说,内地基础教育极需发展,这也是他重点捐助内地的原因。尤其是贫困山区孩子,他希望看到他们在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然后走出山区。

包括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田家炳还捐献了还有1700多间乡村学校图书室。

除了基础教育,田家炳最关心的便是师范教育了。

1998年10月2日,时值华中师范大学95周年校庆,田家炳先生一行出席建校95周年庆典、田家炳教育书院落成剪彩仪式等活动。在座谈会上,田家炳言辞朴实,语意谆谆:

“我成立基金会的目的,就是用我的微薄之力贡献社会。但我投资是有一个侧重点,那就是师范院校。因为我的力量小,只能拿出一点点钱给将来毕业后能成为人师教育下一代的高等院校。

我们国家有12亿多人口,人口包袱过大,只有改善全国人民的素质,使他们能自食其力,国家的负担就小了,所以我投资就对师范院校多一些。我以前只读了小学、中学,对于大学不敢高攀,我希望现在的人们都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能将老师的培训和高层次教育做好,社会受益会更广泛。

现代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做老师的实不易为。请老师们多点爱心、耐心,同心协力抗拒不正之风,把“己立立人”的教育目的达成,为社会培养良好的接棒人。做学生的,也都多体谅老师的苦处,秉承学校、老师的教诲,持着‘以德悦人’的态度,发扬‘己立立人’的精神,努力成为社会的上佳栋梁,建设美好的明天!”

虽然这个讲话已经过去了20年,但至今读来仍然鲜活有力。

田家炳给青少年两个启发

精神或者物质,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正是为了把钱都用在“更有意义” 的地方,相比于在慈善事业上的慷慨,田家炳对自己却十分“吝啬”,他深居简出,在生意场上从不搞铺张的仪式;儿女婚嫁一切从简;自己 80 岁大寿也不摆酒;一双鞋穿了 10 年,袜子补了又补;曾戴的电子表,因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 ……对此,他坦然表示,钱“够用”就好,希望省下的这点“小钱”能用在对的地方,比如为孩子、为国家、为民族。

田家炳的生活十分简单,很少应酬,平淡而有规律。早上六点起床,锻炼一个小时左右。先做做自创的体操,再散散步。接着就是吃四十多年不变的早餐:四片面包涂果酱。在外人看来,田家炳不懂得享受,生活刻板,所谓三分迂腐,七分过时。

田家炳对记者说:“在我爸爸妈妈的治家格言里,一粥一饭当知来之不易。很多东西来之不易,所以我不舍得去浪费。 我是农村出来的,又有过艰辛创业的经历,很容易体会到每一样东西都是一种社会物资,都来之不易,哪怕是一根针、一粒米。花钱多的时候,物品浪费的时候,自己心里都会很不安。”

诚信是秘笈

从1960年代到现在的40多年里,田家炳经历了银行风潮、社会动乱、股市崩溃、世界原油危机、经济衰退、移民潮及亚洲金融风暴,但他每次都能坚强挺过。《梅州日报》的记者曾问田家炳,为什么能渡过创业过程中的一道道难关,这其中有什么肺腑之言可告诫年轻人?

田家炳说,做人最根本的就要讲一个“诚”字。一切出自真诚,要做到心中有“诚”,口心一致,将心比心,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管跟谁交往,也不管你与他有没有利益往来,都要始终以诚相待。只有“诚”才能助你事业长久,只有“诚”才能让你赢得越来越多朋友的信任和支持,也只有“诚”才能化解一切矛盾,帮你渡过难关。

的确,古语虽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但这句话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然而在田家炳几十年来的工商业经营拓展中,他都做到了诚实为人,从不偷奸耍滑,讲的都是肺腑之言,做的是诚信之事,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赢得社会和员工的广泛认同和尊重,事业也因此得以一步步做大。

有香港媒体曾报道,认为田家炳“越捐越上瘾”。田家炳则认为,捐资又不是浪费,它带来的收获和产生的效果,绝对大过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他说:“什么是富?拥有什么才叫满足?身家 1 亿和 10 亿在生活享受上没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把钱用出意义来。我的生活过得不苦,精神上又能得到安慰,这才让我感到真正的幸福。”

田家炳老先生虽已仙逝,但那颗以田家炳命名的小行星,还在天空日夜转动着。而座落在祖国各处的“田家炳”,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田老先生在以另外一种形式永远陪伴着我们。

注: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