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孩子专注力差是因为大人的废话太多?

新浪教育

关注

大人过度关注孩子,能过分到什么程度?如果有一个人在你耳边喋喋不休,乐此不疲,你能坚持多久?

今天陪三个孩子在公园的沙堆上玩,我远远的坐在长凳上,看他们奋力的挖一个大坑。三人协作,挖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坑位已经相当可观了。

一位奶奶带着小孙女,站在三个孩子的身后。

“别挖了别挖了,再挖墙就倒了。”

“快来和妹妹一起玩,要爱护小妹妹”

“你看你的手,挖沙子弄得太脏了”

“跟你说别挖了,这孩子怎么不听啊”

。。。。。。

不过两三分钟,挖坑的兴致被一扫而空,三个孩子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

奶奶继续跟小孙女说:

“他们不乖,不跟妹妹玩”

“哎呦,你不要踩这个桩子,会摔的”

“不要踩沙子,鞋子弄脏了”

。。。。。。

前后也就几分钟时间,我滴个神!我一个注意力完全没有问题的大人,已经被这个老太太搅的心烦意乱,定力全无了!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他的注意力不出问题才是怪哩!

家长越说孩子越差劲

昨天,女儿忽然对我说:妈妈,下次你让我写拼音,直接拿书开始学就好,我一听见你说再不写拼音就全忘光了之类的话,我就一点儿都不想写了。

啥意思?

嫌你妈我说的太多了是不是?

女儿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大人总是觉得孩子懂得少,想告诉他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到头来,本该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的宝贵经验,被逼逼的不想体验了,絮叨的话太多了,一句也没有记住。

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大人闭上嘴巴,孩子更容易专注的去做一件事!

专注力稀缺又易碎

英国作家沃尔夫认为,整个世界都串通好了要一直阻碍你拥有那种专注,他在《专注力: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里写道:

你如果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精力,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会儿你的注意力被铺天盖地的广告占据,下一秒你的注意力可能就被父母或同事的期望所占据。

他提醒注意力易分散的人,要想让”成功概率将以指数方式增长“,必须”从现在开始,认清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排除一切无关干扰,专注地投入其中。“

大人还好,通过自我调节,回避干扰,集中精力做事即可,孩子就难了!

24小时看护的大人,至少有12个小时在释放干扰因素,通过喋喋不休的方式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大人是故意的吗?我只能说,大人是无辜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说: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除了智力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专注力和意志力。它们甚至比智力还重要。”

大多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此深信不疑,看看主打提升专注力而大卖的拼图、魔方、乐高课程就不难发现,家长对于孩子的专注力问题是相当重视的,但是,花了大价钱参加培训,专注力一定能够提升吗?

非也!

一边参加培训提升专注力,一边用错误教养方式破坏专注力,孩子的专注力真的能够在这种拧巴的的状态下提升吗?

越放手越独立

滔滔不绝的告诉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除了增加反感,让他们因为恐惧举步不前外,真的没什么卵用!

这个随时有声音在耳边嗡嗡作响的小姑娘值得周围人同情,虽然她有一个异常疼爱她的奶奶,但是,看着她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玩也不是的窘困表情,真想上前去跟这位奶奶说一句:您闭上嘴巴,孩子可以做得更好!

作为成年人,反观自己的成长经历,哪条人生经验不是通过磕磕碰碰付出代价得来的?那些爸爸妈妈反反复复唠叨的话,即使是真理,逆反心理一上来,管他三七二十一,先顶回去再说。

作为孩子,他们有强烈的探索欲望,高的地方摔下去会疼,脚踩在沙子堆里鞋子会灌满沙子,被别的小朋友冷落滋味不好受,以己度人,玩的时候应该照顾到其他小朋友才好。

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不管他们做的好还是不好,那是他们自己体会到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闭上嘴巴,远远观望孩子时,才是他们独立的开始。

怎样呵护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的专注力是这么的宝贵,家长应该怎样注意培养和保护呢?

中科院教育心理学硕士叶壮老师提了三个不错的建议

01孩子专注时,不轻易打扰

当孩子在专注的做自己的事情时,不要轻易打扰他,这不仅仅是养育的技巧,更是对孩子的尊重。

当孩子沉浸在游戏里时,我们贸然闯入,即使是为了给他擦鼻涕、提醒他喝水,这种做法也是不恰当的,至少不应当剥夺他们享受当下的难得机会。

如果真想和孩子搭话,可以尝试加入他,而不是打断他。

比如,孩子在画画,爸爸妈妈可以走过去,也拿起画笔和孩子一起画画,这样,非但不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还可能提升亲子关系。

02给孩子创造一个“无干扰空间”

不管是写字台、地垫,还是阁楼的一角,都可以用来给孩子创造一个“无干扰空间”。这个空间应该尽量远离可能的干扰,比如,人来人去的门廊,电视机,动不动飘出香味的厨房。

当孩子拥有了这样的空间时,就像是大人得到了梦寐以求几十年的独立书房,对于他们而言,这是长大了的标志。

在空间外面的人也应该提醒自己,在“无干扰空间”里面的孩子,是在做他自己的事,我们不要去打扰他。

03如果一定要打断,给孩子一点时间

有时候,一家人要出门,但是孩子还是呆在“无干扰空间”里,没有出来的意思,怎么办?这时,可以尝试“定时呼唤”。

比如,在要出门前,口头告诉孩子一会儿的计划,比如“我们十分钟后穿衣服,然后去奶奶家”。同时,定时十分钟。

在这十分钟里,孩子可以自己做好主动转移专注的准备,而不是被动地被家长强行带离专注的事情。

十分钟后,计时器会响起来,计时器的铃声会提醒孩子,该穿衣服啦,家长可以等孩子自己过来集合,如果计时器响了好一会儿了,孩子还是不肯出来,家长再去叫孩子,就不会显得特别突然了。

其实,说到底,要是想让孩子专注、独立,家长少说话,多观察,暗中保护就对了!说的太多了,表面上是担心、爱护,实际上是干扰、招人厌烦的絮叨!

如果孩子做事没有耐心,看书看一会儿就坐不住了,经常带孩子的大人可以尝试着先反思和改变自己,让自己安静一段时间,再来观察孩子的注意力是否有提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