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爸妈 我去留学了 你们在家要好好长大

新浪教育

关注

秋风送爽,万物金黄,新一年的申请季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左手写文书,右手搞标化的日子里,连家长都火力全开,亲身下场,投身申请季的战壕之中,为孩子保驾护航。

被家长微信轰炸的,还有各位学姐学长们,虽然在上一轮申请季的生死时速中幸存下来,却逃不过被家长逼问学校的方方面面和自己当年申请过程的命运。

“王同学,你当时申请UCLA的时候SAT是多少?”

“呃,当年的SAT还是2400,跟现在不太一样了吧。”

“李同学,波士顿的天气怎么样?”

“嗯,无法预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六个月冬天。”

“张同学,你以前common application文书题目选的哪一个?”

“蛤?对啊,我写的哪个来着?”

叔叔阿姨,我真的受够了当远程摄像头

然而,你以为亲爱的家长们在申请季之后就会停止微信轰炸吗?那你真的是too young too naive了。

实际上,上了大学之后,小日子并不会过得很安生,因为你还是时不常的会收到叔叔阿姨们的“问候”。

在大学新生见面会上或者是开学前的orientation中,你室友的妈妈或者新朋友的爸爸,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上你的微信,并美其名曰“互相有个照应”。

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就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做远程摄像头或者是全球GPS是怎样的体验了。

主页君一位女性朋友大一住的宿舍是超大型宿舍,一共有三栋楼,底层是连在一起的,上面都是分开的。好巧不巧,一位在新生见面会见到的男生跟他住在同一个宿舍楼,只不过他住在最右边那栋楼,而女生住在最左边那栋楼。

开学时,当男生的家长得知女生跟他们的孩子住得相近的时候,万分开心,连声说道说可以互相有个照应,当时听了这句话的她真的是一脸黑线,心想您别是想给自己找个远程监控吧。

然而没想到,这位万年没中过奖的朋友仿佛中国锦鲤一般,一语成谶。

在大一临近期中考试的一天晚上,十二点半,她复习完毕,正要准备躲进暖和的小被窝与周公唠嗑,微信突然进来了一条男生家长的消息。

“小王同学你休息了吗?”

朋友内心相当不解,“啥?我休不休息跟你有什么关系???”,但她还是回复说“正准备休息了”。

“你能不能帮忙查看一下XX在不在宿舍?前几天给他打电话发现他白天老困,问他他都说在十二点前睡的,但我们担心他晚上睡太晚。”

朋友很无语,准备装作没看到信息,第二天再回,然而这位家长却连续又发过来几条询问“在吗?”“有没有看到微信?”于是她只好穿上外套,从十八楼坐电梯下到一楼,穿梭过又黑又长的过道来到男生的楼,去敲门,然而发现根本没有人在里面。

当她告知男生家长之后,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家长竟然要求她明早出宿舍前再去敲一次门,看看他有没有夜不归宿。

朋友照做之后,对方家长竟然还要求她明早起来上课前,再去查看对方是不是回来了。

主页君另一位朋友小花经历的事情更为无力吐糟,甚至可以称得上惊悚吓人。

小花大二的时候跟同学搬出去住,于是家长就加了她的微信,以防不时之需。然而小花的同学喜欢在在一件事情的时候很专注,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造成短暂失联,让她父母找不到人,于是他们就转而让小花去帮忙找人。

在被麻烦了很多次之后,小花渐渐感到厌烦。

又一次,同学家长来线上找她,小花跟这位家长说也许同学就只是把手机关了,晚几个小时就能联系上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位家长居然找了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理由来敦促小花去找人:“我看了一下微信步数,你今天走了2000多步,但我家女儿走了一万多步,她万一是被绑架带到偏远的地方可怎么好?”

叔叔阿姨我可不是您家保姆和心理医生

你以为这就是让人抓狂的极限了吗?NONONO! 更厉害的还在后面。

有遇到过要求别人的孩子给你家孩子当免费全天候保姆这种奇葩的经历吗?

主页君曾经跟一位同学正好买到了一趟飞机票从国内回学校,在过海关之前理应是自己家孩子跟自己家父母道别的温情时刻,然而这位同学的妈妈竟然抓住主页君的手,嘱咐主页君多多照顾她的孩子:“麻烦你了小李同学,学习上多帮帮我家孩子。”

虽然主页君人称女版李诞,但是当下竟不知道如何回应。

主页君学哲学,您家孩子学经济,这差别还是有点大吧?您不会以为大学还跟高中初中一样所有人都学一样的课程吧?

上面提到的这类家长还不是最厉害的,杀伤性最强大的是那种让你在不知道如何拒绝她的要求的同时,内心还会因为想要拒绝对方而产生愧疚的家长。

同学Sunny是主页君只在新生见面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的同学,当时出于“互相有个照应”的理由就通过了她妈妈的微信。

后来上了大学之后,Sunny因为对国外大学不适应而产生了抑郁情绪,整天以泪洗面,难以专注学习。虽然与她并无过多交集,主页君还是会对她的遭遇感到惋惜。

有一天Sunny的妈妈突然在微信上找到主页君,想要让主页君帮忙开导她的女儿。

“你能不能经常跟她聊聊天,毕竟都是留学生,还是同一个学校的。”

“阿姨其实我俩不太熟,她有些烦恼也不一定会跟我说,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可能会更专业一点。”

“哎呀她就是心情不好,需要有人说说话,没有那么严重,你就每天跟她聊一个小时,一起吃饭这样的,你看这点小忙应该不难吧?”

Emmm。。。。。。

孩子留学其实也是父母学会放手的过程

仔细想想,在这些案例中,这些同学真的需要这样的“关心”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大学,尤其是出国留学,就像是一份全职工作,学生会变得很忙,不仅有无数的due和midterm,还有无数的课外活动,实习需要做,每天都会焦头烂额,并不能时刻跟家长保持联系。

即使保持联系,我们更需要的是鼓励与信任。

就像现在的大多数家长也并不跟自己的父母时刻保持联系一样,成长的代价想必是少了需要时时刻刻保持联络的细心呵护,而多了几分父母对我们能力的肯定与放心。

在我们留学的同时,家长们其实也进入了一段为人父母必经的成长——那就是学会放手,学会放心,学会信任。

如果在大学这个人生最关键的人格独立形成期家长学不会不放手,孩子就会变成巨婴,丧失自主能力,到头来只会害了双方,得不偿失。

上了大学的我们已经成年,既然我们勇敢的踏出了独立的第一步,想要成长,学会担当,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也请您们勇敢放手,让雏鹰自由翱翔。

我们会好好的向前飞,也请爸爸妈妈安心变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