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青春期焦虑的中国父母最容易犯的七个错误

新浪教育

关注

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继婴儿期之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间段,也是孩子从儿童成长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发育虽然逐渐走向成熟,但大脑和心理的发展,还在进行当中,张博士把这个阶段比喻为“大于小孩,小于大人”。

青春期的孩子,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独立意愿,自我意识也更强,因此亲子关系容易变得紧张,矛盾升级,也让家长和孩子身心俱疲。

青春期孩子的行为,充满着令人担忧的可能:

可能因为交友不慎,染上一些恶习,例如吸烟、酗酒、网络成瘾甚至是吸毒;可能在与荷尔蒙的斗争中败下阵来,带着品尝禁果的巨大风险,陷入早恋的漩涡之中……

在孩子与家长频频发生的冲突中,每一位青春期的父母,都曾有过心力交瘁的时刻。

面对中高考这样的人生关键节点,青春期孩子的种种行为和情绪异常,家长也非常容易焦虑:

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曾经乖巧懂事、可爱天真的宝贝,如今怎么变成了一副“讨债鬼”模样?

我发现孩子早恋了,马上就要高考了,影响学习可怎么办?

孩子打游戏成瘾,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怎么办?

孩子经常和我们发生矛盾,喜欢离家出走,怎么办?

…….

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在后台收到的来自父母们的求助,这一个个“怎么办”的背后,都是爸妈们深深的焦虑和无助。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焦虑的家长不只一个。

十分“熟”的身,八分“熟”的脑

谁的青春不难捱?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界定在了10-20岁之间,但根据英国爱丁堡大学最新的研究指出,大脑发育成熟需要大约25年的时间。按照这样时间线索展开,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即便长到20岁,拥有了完全成熟的身体,但是大脑的发育,可以说也只是“八分熟”而已。

相对于身体而言,尽管青春期的孩子在18岁前就能发育成一个“性成熟”的独立个体,但是他们的大脑,却还具有青春期的特点:

例如,由于大脑灰质和白质还在发展中,对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显得没有那么准确;因为顶叶发育不成熟,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易受到干扰;前额叶的发育不足,让他们做事情不计后果,缺乏自控力;大脑的边缘系统不稳定,让他们显得尤为情绪化;甚至在这个阶段,大脑更容易受到某类物质的刺激,从而激活相关的神经元,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难以抵御烟酒和网络游戏的成瘾性,一不留神就会容易染上恶习。

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面前,孩子还需要独自面对身心的剧烈变化,和越来越敏感的人际关系。

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这是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的问题。

解决的关键在于: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是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化的,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与他对话的方式。也就是说,当孩子成长到十几岁,进入青春期,我们与他沟通的方式,也应该升级为与“青春期孩子对话”的方式,而不再是与“幼儿对话”的方式。

这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与“幼儿对话”的方式中,由于对方还只是个弱小的孩子,生活和心理建设都完全依赖父母,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父母更多是照顾者的角色,甚至是一定意义上的“包办”角色。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无所不能的,他的一切需求,都必须由父母来提供帮助和满足。所以在双方沟通交流时,父母可以更多地指导、甚至是要求幼儿。对方通常都会接受,或者不得已最终也只能接受。

而随着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步形成,“我”的概念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与“青春期孩子对话”就意味着把对方当成有独立意识、自主个性的人,甚至是需要彰显自我个性的人。父母在沟通中,要主动表达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并且在行动上真的听取他们的意见,杜绝采用命令或者要求的方式。用平等的对话和鼓励的语言,让孩子体验到被包容和支持的感觉。这样才能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沟通前提,让沟通进行得更加顺畅。

张博士发现,在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中国的父母普遍容易犯以下这些错误,应当及时地纠正过来:

错误1:习惯于代替孩子做计划、做安排,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性和个人意愿。

许多家长由于过于担心孩子犯错误,不够信任孩子,就直接不给孩子独自尝试的机会。但孩子到了中学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变得渴望去探索。甚至“跃跃欲试”本身就是生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本能。如果家长不懂得放手的话,孩子永远没有尝试的机会,也就谈不上从失败中获取教训,或是从成功中获得经验。

错误2:强调父母的权威,需要孩子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意志。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强调父母的权威的,但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我们的观念也应当随之更新。父母的权威,应该体现在把控大的原则和边界上,而不是一个绝对正确的控制者、审判者的角色。过于强调服从,会磨灭孩子的个人意志,加剧紧张的亲子关系。

错误3:经常有意无意地否定孩子的情绪感受。

任何情绪的产生都不是没有来由的,即便在父母看来大不了的事情,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也是一道难以突破的难关。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最不应该说的话,就是“有什么了不起”,“这有什么值得难过/生气的”,“没事、不怕、不要紧、坚强一点”。这些看似在“安慰”的话语里,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他此时此刻的情绪,是不被接纳的。这会让孩子有深深地不被理解的感受,久而久之,亲子之间容易产生隔阂。

错误4:“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爸妈的的答案就是正确答案。

一句“都是为你好”似乎就把父母放在了代表“正确”的一方。殊不知,每个人人生的道路,都是需要自己去探索的。青春期的孩子,伴随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孩子的批判意识增强,他们还是用怀疑、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他们不再对家长一味地盲从,开始用自己的标准重新对父母进行定位和评价。

错误5:不懂得保护孩子的隐私,甚至认为孩子不应该在父母面前有隐私。

我们曾经和情商夏令营的孩子们分享过一个有趣的命题,那就是“怎么藏日记本”?为了防止老爸老妈偷看日记,孩子们的招数常常五花八门,斗智斗勇令人啼笑皆非。

一个孩子曾经分享了她的经历:说自己洗澡的时候母亲时常进出浴室,她实在无法接受就表达了抗议,没想到母亲居然说:你人都是我生的,这还怕什么呢?

面对不懂得保护孩子隐私,甚至天然地认为孩子不需要隐私的父母,我们真的需要更多地提醒:聪明的父母,都会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个体,就应当享有自己的隐私的空间,与他们保持恰当的距离。这一点,不应该因为是孩子的父母,而有所区别。

错误6:帮孩子挑选朋友。

家长有时候会根据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等因素去评价孩子的朋友。但中学生其实是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了,如果两个人能够成为朋友,一定是因为朋友身上有令他欣赏的品质,或者是两个孩子相处愉快,能够影响彼此。如果家长没有全面了解情况,仅仅根据学习成绩就对孩子的朋友“评头论足”,会非常伤害孩子的情感,从而引起激烈的矛盾。

错误7:不顾孩子意愿将孩子纳入自己的社交圈。

在孩子幼年的时候,父母是一个照顾者的角色,因此就会非常自然地将孩子带在身边,参加自己的社交活动。但当孩子到了中学阶段,逐渐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孩子就有意愿自己做决定,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和参加的活动。但这个时候,家长往往不能意识到,仍然想以前一样,把孩子“带”在身边,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出游,这会使得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情绪。

6岁以前是孩子的婴幼儿时期,这个阶段的父母是“照顾者”的角色,精心呵护孩子的成长,不容有一丝一毫的错失;而进入小学后,家长开始扮演“指导者”的角色,教孩子学习成长。

可是当进入中学之后,家长需要剥离“照顾者”的角色,并放弃一些“指导者”的角色,逐渐转变为一个旁观的“教练”,放手让孩子到场上去“勇敢拼搏”,并在场外默默地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并能在关键的时候叫停比赛,将孩子拉回来讨论上一场的得失利弊,达成一致后重新调整状态,然后再次上场。这才是家长与青春期孩子良性的互动模式。

用对方法 教育青春期孩子可以不焦虑

张怡筠博士研究青少年情商20年,曾任湖南卫视“变形计”心理顾问;线下持续开展10年的青少年情商夏令营,帮助1500组家庭消除亲子隔阂,让数十万父母学会与青少年沟通。

张怡筠博士及团队,首次打造的《做不焦虑的青春期家长》的线上课程,是家长必备的“青春期孩子修炼手册”,聚焦青春期三大主题:学习、社交和亲子关系,致力于化解青春期与孩子沟通和教育的难题,帮您做不焦虑的青春期家长。

张博士出新课了!

张怡筠博士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发展任务,而在这个关键的阶段,教养方式会深远地影响孩子的未来,爸爸妈妈应该学会做孩子的“情商教练”,以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来陪伴孩子度过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我们聚焦青春期孩子三大成长难题:

分别从学习、社交、亲子沟通入手

20节线上音频课,3大主题板块

【课程彩蛋】

课程中还邀请了从教30多年的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的陈校长结合教学经验所带来的真实案例分享,和张怡筠博士一起,共同为您的青春期的孩子护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