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小学

又反转?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被害者活该受辱?

新浪教育

关注

经网络爆出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社会关注。截至目前,尽管已有包括涉事学校、海淀区教委、北京市教委、新闻媒体等多方面的回应,但事实真相难得,八姐今天带你从头深八整个事件,相信各位看官自有判断,就让真相再飞一会儿吧~

学生家长:我们明明是受害者,只要求学校处理和道歉,为什么要被如此对待?

12月8日晚,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开始在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刷屏。

文章作者自称是北京中关村二小四年级一名10岁男孩的妈妈。她在文中表示,孩子在学校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后,出现失眠、厌食、恐惧上学等症状,后被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文章作者还表示,她向学校及海淀区教委反映此事,恶作剧的两个孩子供认不讳。但一名对方家长觉得“就是孩子淘气”,拒绝道歉。老师定性此事为“就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并让她放弃“处理、惩戒施暴的孩子”“让施暴者的家长道歉”等四点诉求。

这位母亲还表示,在与校领导、班主任等的面谈中,一位校领导对其态度粗暴,认为“孩子在学校受伤就该学校管,家长不可以有意见”。

“我们明明是受害者,只要求学校处理和道歉,为什么要被如此对待?”她在文中发问。

涉事学校: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处理

今天上午,中关村二小就日前网络传播中的“校园霸凌”事件发表声明。声明称,近期,一起发生在我校三名中年级学生、家长之间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从事发到现在,学校一直在积极努力协调,客观、公正地处理几方家长间的相关诉求和矛盾纠纷。本着保护好每一位未成年孩子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事件中提到的受伤害的未成年人原则,学校还将做持续努力,力争达到多方认可的结果。

此外,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我校以及相关事件的不实言论,我校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学生及学校声誉,并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的权利。学校也在声明中呼吁关心关注此事的媒体和公众,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角度出发,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学校也会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帮助。

海淀区教委:高度重视

海淀区教委表示,近期,中关村第二小学发生学生受伤害事件,给当事学生及家长造成了伤害,对此感同身受,深表痛心。

同时,海淀区教委表示,将从一切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出发的角度,高度重视,依法依规,积极指导,妥善做好当事孩子的心理疏导和全体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家长所期盼的,更是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海淀教委回应说,海淀区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确保不再发生校园伤害事件,确保每一名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为此,海淀区教育系统将增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下一步,我们将与专业部门合作研究制定海淀区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防范工作方案,加强学校教职员工的培训与指导”。

北京市教委: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中关村二小有学生受伤害事件,记者联系到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市教委负责人表示,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家长所盼望的,更是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首都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从一切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出发的角度,高度重视,主动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对待,妥善处理。同时呼吁每一位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成年人,关注事件中每一个孩子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的疏导,教育好身边的孩子,不做有害他人的事情,懂礼貌、讲文明,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新闻媒体人:善恶自有真相

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周刊编辑室主编赵婀娜认为,大家想要的是事实真相,而学校的回应却回避了事实本身,公众只能通过那位家长的文章来分析判断。如果帖子中的语言是真实准确的,那么学校老师的“过分点的玩笑”,让所有人都无法淡定。如果学校把校园欺凌作为玩笑定性,直接表明了没有真正以孩子为中心,没有切实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完善品格的形成。如果这是事实,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张彬也对校方发表的声明提出疑问。他认为,不论真相如何,学校应该有一个好的态度。目前学校的态度会让孩子认为暴力对自己伤害的影响,远不如跟老师和家长汇报之后那种不屑的眼神。如果这样,校园欺凌有可能变成孩子不说、家长不知、学校不管的社会问题。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翻转:孩子母亲是个编剧

然而正当事件不断发酵,人们在网上尽情宣泄愤怒时,网上又传来相反声音,有网友称,文中提及受欺负的学生以前是班长,从小练习空手道,并非文中的孱弱形象,孩子的母亲以前从事影视编剧,和其中一位涉事同学的家长有积怨,借势发挥。

还有网友爆料,首先这孩子姓周,家长通过关系将孩子硬塞进学校并且要求学校多加照顾,所以1-3年级班主任对孩子很关照,到了4年纪班里换了老教师不吃那套,人人平等,这孩子有落差,家长就要求换班主任学校不干就结了梁子,这次的事儿是孩子上厕所小便不小心尿到了那个扔纸篓的孩子身上,所以那个孩子生气才把纸篓扔他身上,根本不是屎尿扣脑袋上,然后他家长就不干了借题发挥,事后两个孩子和家长都道歉了,但是这孩子家长找到教委给学校施压要求全校开大会批评那俩孩子,学校当然不干,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观点:别再让真相成为奢侈品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随着在网上的持续发酵,从刚开始的一边倒支持孩子家长到如今开始逐渐有一些质疑学生家长的声音,原因竟然是几张朋友圈截图在网上的曝光。这几张朋友圈截图可信度有多少?怎么能就因为几张缺乏事实论据的朋友圈截图而放弃了对事情真相的探寻,对于这种不做调查,没有依据的“大反转”为何有不少网友全然相信却无视了受害者家长出示的医生诊疗报告。所谓的官媒爆料真的可信么?也许这种不做调查没有采访的“反转”才是整个事件最大的问题所在。

事件曝光之后,甚至有人调查了受欺凌小学生母亲的身份是影视编剧,那又如何呢?编剧的孩子就不可能遭受校园暴力?编剧说的话就注定是编造的?还有网友指出“被欺负男孩平时练跆拳道、不诚实善良,很多人不喜欢他”这些网友的主观猜测即使却为真相,也不应该成为一个孩子被霸凌的理由。

新浪教育综合新京报、中国青年网等报道

责任编辑:雷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