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小学

“国家帮我管”呼唤怎样的“底线教育”?

新浪教育

关注

日前,影星成龙接受新华网《新华访谈》独家专访,正面回应儿子房祖名涉毒事件。“他是成龙的儿子,现在的惩罚是他犯了错误应该付出的代价。我管不了他,国家帮我在管,把他以前的坏习惯全部改过来。”成龙认为,房祖名现在的看守所生活“只是在一个地方读大学”,“我知道服刑期满后会有一个新的房祖名”。

身为父母,成龙只有无奈接受自己管不了“国家帮我管”的现实,尽管代价已经很大,但相对复旦大学投毒案而言,房祖名因涉毒而被刑事拘留的“错误”毕竟还有自新改过的机会。可是,会有多少父母会从中得到启发呢?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错误可以犯,哪些错误一旦犯了,可能就再也没有改正的机会。这些都是“底线教育”。许多父母尽管也很明白,但在教育行为中并没有真正努力践行。在孩子成长的童年时期,他们要么对孩子娇宠有加,粗暴地剥夺了孩子犯错和自我成长的机会,视犯错为畏途,甚至不允许孩子犯错,结果孩子不犯错则已,一犯错就难以挽回;要么以保护孩子自主为由,放任自流,任孩子一错再错,错误成习,从小错到大错,一路发展下去,最终酿成无可挽回的大错。

“底线教育”的实质是一种规则教育,也是一种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的“边界教育”,这种教育要取得效果,严格说来不仅靠说,更要靠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在房祖名被抓获后不久,有传言称,房祖名在看守所里享受“特殊待遇”,成龙正在动用一切关系,争取让儿子取保候审,逃避惩罚。对此,成龙表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必须遵守。我从来没有为这件事动用过一个关系。”据说,曾有朋友和律师建议成龙依法对房祖名申请取保候审,但被他拒绝。

成龙的做法为多数父母树立了表率。事实上,很多事情并非到了违法犯罪的时候才不得不让其“承担”,也并非等孩子长大成人后才不得不让其“负责”,对于多数父母而言,从日常小事做起,从孩子小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其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

在这方面,中外父母的做法有不少差异。例如,在西方很多父母会为孩子量身定制诸多规矩,这些规矩一般都是与孩子共同商量,经过孩子同意,且对父母孩子双方都具有约束力。一旦违反,就要严格按照“规定”接受惩罚进行反省,以此训练孩子的行为边界意识。其实,中国传统教育也是强调“规矩”的,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是这种“规矩”的初衷大多是方便成人树立权威,自然也难以做到平等和对等。当然,更要紧的是,事实上不少中国父母自己就缺少对规则的遵守意识和敬畏意识,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无原则的父母自然之会教育出无是非的孩子。假若当初成龙在房祖名小时候就让其“付出代价”,又何至于有今天?

没有人愿意犯错,可是,在整个人生成长历程中,犯错又是难以避免的,没有犯错就难以成长。只是,在真正走向社会之前,有多少孩子把握住了犯错的底线了呢?是否要把这些没有在学校和家庭中学会明辨错误、面对错误的孩子推到社会,最后只有像成龙那样让“国家帮我管”呢?1月8日,复旦大学投毒案将迎来终审。不知道面对最终结果,有多少家长在慨叹之余又能结合自身真正反思、借鉴?本社评论员 线教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