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小学

北京举行首次教师资格“国考” 新增学科能力与综合素养考核

现代教育报

关注

11月1日,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首次“国考”笔试在京举行,全市16493名考生报名笔试。从今年开始,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而是只有3年有 效期限;当老师的教师资格证也必须每5年一审;师范生不再毕业就能拿教师资格证,2017年开始也必须参加全国统考。

现代教育报记者采访参与此次“国考”的考生发现,今后当老师不仅要具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还要考核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与能力。专家认为,通过中小学教 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将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努力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灵活考题考查考生综合素养

袁媛(化名)是一名非师范生,高考错过了师范院校,因此在研究生毕业前,她开始着手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希望通过考试能圆教师梦。她此次报考的是中学英语学 科的教师资格证,笔试部分包括三项内容,即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与能力。“国考”的灵活的考题让袁媛感觉很新鲜。

袁媛介绍,综合素质的考试相对灵活,没有参考书目和具体的考试范围,内容偏向考查教师的逻辑判断能力、文化知识掌握、数字推理能力、行文书写和教学活动具体 事件应对能力,主要考查的是教师的教育机智性和知识全面性。题型包括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这部分需要的是平时的积累,我基本属于临场发挥。但是 由于初次考核,考题相对简单。”袁媛说。

学科知识与能力主要是对学科能力的培养。题型包括选择题、阅读理解、简答题、情境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袁媛报考的是中学英语,其中简答题和情境分析是中文作答,其余为英文作答。选择题为语法、语言学知识。

通过与身边的备考的同学交流后,袁媛认为,综合素质考试中的历史文化常识、阅读理解和作文这些并不是理科生擅长的科目。“由此可见,将来想当老师,必须要具有过硬的综合素养,即便是理科教师,也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袁媛说。

据介绍,“国考”笔试分为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7个类别。幼儿园、小 学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科目为两门,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的笔试科目均为三门。

专家认为,新课改中对学生的教育目标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学生要求如此,那教师更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因此改革教师资格证考试势在必行。

师范生将无“免试”资格

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在浙江、湖北两省率先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需要统一纳入考试范围。

以往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一毕业即被认定了教师资格,而一旦拿到“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就被认定终身合格。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人员来说,必须通过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考试,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然后按照属地原则申请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实行“国考”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而在这新设的“门槛”面前,受影响的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一些学生,他们对“国考”并不担忧。学生张晓季认为,学校大一、大二师范生的教育跟非师范生差不多,大三的时候会加入一些教育实践类的课程,比如教案讲解之类的。“对于新政,我们担忧并不多,毕竟大家的基础都不差。”张晓季说。

北 师大的学生王笑笑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目前她所在学校的学生都很努力,班级的课堂到课率也很好,“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我们都有上,教案试讲的课程也会 有。这样的考试对我们而言应该不成问题。”王笑笑认为,对于一些普通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新政可能会有一些压力,不过也可以以此提高学习动力。

师德将成教师资格证注册硬指标

与 教师资格证“国考”配套的是,从2016年1月1日起,北京中小学教师资格将实行五年一注册制度,受聘为中小学在编在岗的教师,应遵守师德规范、注册有效 期内完成不少于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360学时培训等。同时,统考增加了综合素质内容,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具备的“软件”,即职业道德、教育理 念等。

“注册条件里包含了师德考核,这点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面对时下的师德舆论,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师刘芳表示,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从业者是有着高尚师德的,但个别“害群之马”的行为确实给教师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教 师资格五年一注册确实能净化教师队伍,但是要严防此举会给老师增加过多的负担,相关部门要及时疏导教师的不良情绪。”朝阳区的冯老师认为,教师行业相对特 殊,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所以教师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教师能以身示范,各级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出台了很多文件,但是难免还是会有一些教师以身 试法,影响教师的整体形象。他希望通过五年一注册制度,能真正让好教师留在岗位上,让一些不合格的教师离开校园。

新政或将影响学校课程设置

新政的实施是否会影响到学校的课程设置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教授认为,教师资格证“国考”是对教师行业准入资质的一种严格考核。对于非师范院校或一般的师范院校,这可能会刺激它们开设一些偏教师职业教育的课程,这对我国的师范教育来说是好事。

同 时,过常宝教授也提出建议,希望部属师范院校能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实行自主考核。“目前,我国的师范院校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差别较明显。像北师大这 样既重视师范职业教育,又强调学术水准和创新能力的学校,在师范生的培养方面有自己的传统和标准,也得到了社会和各类学校的认可。”过常宝教授说。

在杭州上城区教育局局长项海刚看来,目前师范教育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与中小学课程改革不太适应,专业设置过细过窄,重学科轻能力,重学科知识轻教学知识;第二,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第三,教学实践实习比重过少。

“以前的考试60%为知识性考题,现在60%的题目考查实践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卢立涛认为,改革后的课程也将增设综合素质、学科教学能力的考查,突出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确保绝大多数想当老师的师范类毕业生顺利取得从业资格。

■专家观点

新政将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教授认为,改革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有利于全面考查申请入职者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我们国家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这项制度的出台,将会使我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会更加完善。

王海燕认为,政策实施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这个考试制度的实施就把教师资格考试上升到国家级,这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视,如果实施这个考试 制度,那么考试大纲必须是教育部来制定,考试的科目和内容是有所增加,这样对于申请入职者,要参加这个考试必须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考前的准备, “通过考试,让有志于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师范生能进入教师队伍,能提高入职者的整体素质。”

同时,教育部还配套出台了“5年定期注册”,打破了一证终身制的“铁饭碗”传统模式。“这就强化了教师的底线,让一些不适合做教师的人员离开教师队伍,这样可以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王海燕说。

■各方声音

提高门槛 重视教师价值观培养

在《人民政协报》召开的68期教育之春沙龙“教师教育:挑战与回应”座谈会上,师范院校培养质量、教师入职门槛等话题引起大家的热议。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世元讲了一个故事,今年一个名牌高校毕业生被聘任到朝阳区一所小学教一年级,前几天向他哭诉,说教不下去了,教学目标都完不成。“为什么?他管不住小孩。我在反思我们在培养教师的教育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

教 师入职门槛低,与目前教师行业的整体待遇也有密切的关系。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说:“现在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只要拿到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当 老师,在我看来,这个证拿得太容易,成了他们养家糊口的工具,很多人并非真心喜欢当老师。”陈立华介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芬兰,都是最优秀的人去做 教师,在这些国家,教师的工资要高出国家平均工资很多,只有提高教师待遇,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目 前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资格的准入唯一标准,实际上这个门槛是低了,忽视了教师培养的过程,只考不育,老师的价值观是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今后应提高教师准入 门槛。”在北师大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李琼看来,让优秀人才下得去,非常重要的是要建立地方政府、大学和中小学协同机制,吸引当地优秀生源毕业以后 回去,实现订单培养、资助学习、定向就业。

■他山之石

美国:

教师资格实行等级管理

美国教师资格证书按等级来划分,一般有初任教师资格证书、继续证书或二级证书。初任教师资格证书是颁发给刚入职的见习教师,有效期一般为1至3年,以进一步 考查其是否真正具备教学素质和能力;二级教师资格证书通常颁发给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式教师,有效期5至10年不等。在取得初任证书前,申请人至少需要 10周以上的全时实习,取得初任证书之后也还需要一年以上的辅导期。

英国:

一年试用才能被录用

英国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主要有教育学士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证书两种。教育学士学位既代表学术造诣,又代表教学资格,授予受过3至4年学位课程的学生,持这种 学位者具有学前和小学教师资格;研究生教育证书是本科毕业生受过一年教育专业训练的证明,持这种证书可具有中学教师资格。此后,经一年试用期,经教育和科 学大臣承认其为合格教师后,才可被录用任教。

德国:

教师均需两次考核

德国教师资格的考核由各邦负责,主要分为实习教师资格和正式教师资格。在德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均要受过高等学校教育后经两次国家考试而取得。首先,学生在大 学学习3至5年,经第一次国家考试取得毕业证书可获得实习教师资格;然后,再经过两年的教育实习,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即可获得“候补教师”资格。任 教后,再经过2至3年的教师终身制考核阶段,通过后即可终身任教。

□文/本报记者 郑祖伟 实习记者 袁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