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小学

三大升学渠道助力18中考 北京上百所高中哪所被你锁定

新浪教育

关注

兵临城下,距6月24日北京中考已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三年苦读终于迎来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中考”,无数次的模拟为的就是这一战。今天圈妈帮大家了解中考三大升学渠道,助力中考时光,让升学有点儿意思。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中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中考参与报名的考生中京籍考生5.3万人,非京籍考生1.2万人;应届生6.5万人,往届生200余人。相比于2017年减少了1.4万人。是近五年来考生人数最少的一年。

首先,我们通过17年的数据分析了解下当前的中考形势:

升学——统招

升学——名额分配

中考升学不仅有面向全市的统招录取分数线,还有名额分配录取分数线。名额分配也是考生升学的另一个途径,招生单位面向本区招生,分为A列队和B列队。招生高中根据两个列队的招生计划各不相同,通常A列队的录取分数线会比B列队的录取分数线要高,到底什么是AB列队呢?

A列队指的是优质高中所属的初中队列。

B列队指的是除优质高中所属初中以外的初中。

升学——直升

除了统招和名额分配还有一个重要的升学渠道——直升。

2018年各个学校的直升情况已经发布,直升人数1681人,与2017年相比减招130人。

直升人数虽然有所减少,但考生人数也在减少。2018北京中考具有升学资格的考生大约有5.6万人,普通高中预计招生人数为4.8万人,考生考入普通高中的概率为85.7%。除了普通高中外其他项目招生人数:贯通(北京中考“5+2”贯通培养项目)0.5万人,高职0.1万人,中专0.6万人,职高0.4万人,技校0.4万人。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总招生规模为6.8万人。

了解完升学渠道,圈妈再给大家说说这临时抱“佛脚”的问题,尤其是各科在准备阶段稍有不同:

语文

1、选择题靠的是积累,中考前,每天早自习抽出10分钟看一下易错字、易错读音、病句修改、文化常识。

2、古诗词一般情况下考一个选择题,一个分析题。中考古诗词都是课内的,所以你对这些不会陌生。但是分析题不仅需要你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还需要你把平常上课的语文笔记都背得滚瓜烂熟。这个需要时间,但是如果你仍然不太熟悉的话,每天复习两篇古诗词的笔记,足够了。

数学

1、建议在这一个月里准备60道二次函数压轴题和60道几何证明的大题。每天分析一道,做一道。

2、对所做的题目进行分类,同类型的几道题都能成功做对,那这个类型可以暂时放一放,对于没有做对的问题,要把每一步的过程清晰标出,总结不熟悉甚至不会的知识点反顾练习。要有清晰的思路这样就算没有得出最后结果,过程也可以得到分数。

英语

英语考试中的各类阅读题往往是决定中考是否能够获得高分的关键所在,而这一部分的能力也是最难以提升的。所以建议考生在平时每天尽量保证10分钟左右的训练时间,多积累生词。其实,中文的阅读能力及速度也会对英语阅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曾经阅读过中文版的英语语篇,学生在答题时通常都能有较高的正确率。

理综

1、化学其实是一门以记忆为基本功的学科。每种元素、每种物质的符号要记清楚,常见的物质颜色、可溶性、反应条件要明确。推理题看似是推理,其实还是靠记忆。

2、物理力学偏难,电学是相当简单的。压轴题一般是计算电器的功率和热效率之类的题。实验部分可能会有电路连接,计算题中是串并联的分析计算和力学现象的分析计算。压轴题是电热计算。如果这类题目不熟练,可以在课余时间多背一背、记一记这类公式。

文综

文综唯一的方法就是背书,可以列提纲,自己一定要学会总结。

最重要的一个建议就是审题!读题目非常重要,千万不要想当然,不要猜答案。答题时答案一定要分点答。用小序号标清楚,思路条理一定要清晰。

万事具备,只待走进考场,愿每一位考生都能万事胜意,不负初心,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责任编辑:张佳睿 实习生:刘新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