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中小学

今年义务教育入学有九大看点值得关注

现代教育报

关注

(原标题:关注 | 今年义教入学有九大看点)

4月1日,北京市发布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今年,北京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稳妥推进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入学方式,严肃查处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行为。同时,进一步完善入学规则,释放更多优质学位用于就近入学,让更多孩子公平享有优质教育机会。

看点1

义教入学政策发布时间明显提前

相比2018年在4月25日前后发布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的时间,今年全市政策出炉时间大幅提前。

有关专家表示,4月1日发布相关政策,便于各区、学校和家长更有余地做好今年入学准备。

看点2

老居民可享单校划片

今年,北京市将继续稳妥推进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入学方式,对房产、户口具备条件且居住达到一定年限的老居民子女继续实行原有单校划片,不完全符合学校单校划片入学的将实施多校划片。

各区可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稳妥推进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入学方式,继续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各区教委要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等因素,按相对就近原则,合理划定学校服务范围,根据学生志愿进行派位入学。

初中入学要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合理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就近登记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在学区内随机派位入学,保证每位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

看点3

今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按照教育部“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的要求,今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释放的优质学位全部用于派位入学。

延续去年政策,同等条件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学。

看点4

有户无房家庭符合条件可在租住地入学

对于本市户籍无房家庭,长期在非户籍所在区工作、居住,符合在同一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该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的,其适龄子女可在该区接受义务教育。具体办法由各区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对于本市户籍学龄儿童家长,房产或居住地与户籍不在同一区的,可根据登记区的义务教育入学相关政策和个人意愿选择两个区中的其中一个进行采集。

本市户籍无房家庭适龄儿童申请在非户籍区入学,须按租住地所在区要求携带相关材料到区级审核部门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生成登录账号,自行填写详细信息,待区按照规定流程审核通过后方可打印信息采集表。

看点5

公办寄宿招生计划减少10%

此外,今年的义务教育入学指导意见还指出要压缩寄宿招生计划,并且明确城六区公办学校寄宿招生计划比去年减少10%,2020年寄宿招生实行登记派位入学。公办学校寄宿招生要对招生范围、招生名额、招生方式、录取名单进行公示。

各区要加强入学需求前瞻预测,按照学龄人口数量、小学毕业生数量和中小学校办学规模等制定小学、初中招生计划并报市教委备案,各学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计划。

看点6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2019年,北京继2018年再次强调实行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切实纳入属地区教委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民办中小学招生简章、广告备案制度,公开公示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方式、收费标准等,招收其审批机关所在区域内学生为主。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指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市教委要求,各区要加大民办学校学籍监管力度,不得招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校就读。全市统一规定民办学校招生要在5月25日至6月9日之间组织完成。对存在违规行为的民办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减少招生计划、警告、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理。对存在违规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止招生、停止办学、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并纳入黑名单。

看点7

严查校外机构与学校招生挂钩

今年,北京市将在去年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基础上,继续严肃查处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行为。严格执行教育部要求和本市十五条禁令等有关义务教育入学纪律,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校外培训机构曲解宣传入学政策,炒作公办学校排名,将培训成绩与入学挂钩等。

同时,要求各区使用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全程实时监控每一个学生入学流程。市、区两级强化监管,对于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交有关部门依规依纪处理。

看点8

义务教育入学首次提出“十严禁”

市教委要求,各区教委和学校严格执行市教委统一规定的时间表和工作程序。

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严禁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以培训班、校园开放日、冬夏令营等形式提前招生,选拔生源。严禁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提前招生。严禁任何学校以实验班、特色班、国际部、国际课程班等名义招生。严禁以寄宿招生方式招收非寄宿学生。义务教育学校实行随机均衡编班,严禁分班前组织考试,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严禁校外培训机构曲解宣传入学政策,炒作公办学校排名,将培训成绩与入学挂钩。严禁任何学校私自招生。对于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交有关部门依规依纪处理。

看点9

410余所中小学“入团”

据了解,2018年北京市进一步加大市级统筹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高校支持中小学发展项目覆盖范围扩大到8个区60所中小学。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项目覆盖范围从城六区17所初中扩大到全市所有区的51所中小学。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学科教学项目覆盖范围扩大至20家机构,11个区92所项目学校。到岗外教数量由首批25名增加至2019年的120名。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项目支持昌平、通州等12个区95所学校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教育集团158个,学区131个。未来几年,北京市将通过市建共管、市建区办等方式,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等重点产业功能区和人才聚集区加快建设一批优质学校,这些新建学校将由北京五中、师大实验、人大附中、十一学校、北大附中、一零一中学、清华附中、民大附中、八一学校、十二中等优质学校承办。

文/本报记者 赵艳国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尹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