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围观广东江门高分考生: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南方都市报

关注
1
2
3
4
5
6

    每年高考放榜,高分生都为人关注,同样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能够在激烈的考战中脱颖而出,自然是件令自己骄傲也让他人羡慕的事。江门的高分生里面,有长相甜美的女状元,有帅气的音乐小男神,还有擅炒股的斯文女学霸,而一些特殊的考生,比如患上脑瘫的坚强学子,更值得人钦佩,来看看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学习、成长历程。    

    江门理科状元

谭洁莹

    不愿当学霸 获清华邀约

“很激动、很意外,没想到这么高分。”6月24日晚上11点多,台山一中的谭洁莹接到老师的电话,得知自己考得了689分的高分,超出了她自己预计的678分,以及以前模拟考最高670多分的成绩。

6月25日上午,她接到了清华大学招生办老师邀请报读的电话,并于当天下午进行了面谈。谭洁莹告诉南都记者,她比较想报读工商类,或者工程类(包括交通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

数学考试遇到“意外”

谭洁莹的成绩一直很好,在学校总是排名前十,考第一也是经常的事。有同学管她叫“学霸”,但是她不太想听到别人这么称呼自己。因为在自评“比较内向,见到陌生人不敢说话。”

这个内向怕生的女孩,习惯制订计划。考试的时候,什么时间要完成多少试卷内容,她都心中有数。高考之前,她还想了各种各样可能会在考场上遇到的突发状况。不过,让她始料未及的是,高考数学试卷一发下来,她就发现题目顺序与平时不同,让她有点紧张。

她判断后面的题目更难,于是便尽量快速答题,但是最后却发现后面的题目很简单。因为预估错误,前面太匆忙答题,影响了她的发挥。她预计能够达到140分以上,可惜最后只考了135分。

复习有方法,答卷要清晰

谭洁莹说,她的学习心得是认真学习,跟着老师学。同时,自己有计划地复习,“高三的复习可以进步很多”。

她的学习方法时,复习的时候列提纲,对重点进行归类。例如在化学科目上,她对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清楚,就将常见的有机物,按照链状、环状等类别进行分类,对比同种类之间的不同之处,以及不同种类之间的相同之处,这样便能认识清楚。“考试首先字要写好。”谭洁莹说。

打球、听音乐放松自己

谭洁莹告诉南都记者,她平时喜欢打球,以前打篮球,后来打羽毛球。学习之余,她还喜欢听温柔的歌曲,尤其粤语歌曲。课余读物喜欢历史故事、中外名著,例如《春秋》、《三国演义》等。她最喜欢《三国演义》,因为人物很鲜明、很有趣,尤其喜欢陆逊,因为他年轻有为,敢于承担责任。平时还喜欢看T V B电视剧。

    江门文科状元

    陈俊彦

爱读哲史书 从小学象棋

陈俊彦,广东江门新会一中高三毕业生,总分634分,江门文科第一名。“还行”“还可以”“一般吧”……谈起自己的成绩,陈俊彦总是这样谦虚地回应,但接触下来,记者发现这位18岁的少年说话有理有据,有着比同龄人更严谨的思维。“很多人觉得和理科相比,文科不需要逻辑思维,但我认为文科尽管不像理科那样需要层层推理,但它对思维的要求其实也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历史分析方面。”

成绩与预期有差距

班主任林老师告诉记者,林俊彦平时在班上的成绩十分突出,基本都是班上的前几名,尤其在数学方面比较有优势,但在高考中却有点“小失手”,不过其他科目仍表现十分出色。

“学习方法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勤奋,要多花时间学习,多向老师请教。”谈到考高分的“秘诀”,陈俊彦认为,学习方法应该因人而异,不能强求。“我的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提前预习,那么在上课之前就能有更深的理解,这个方法对理科特别有用。”

目前,陈俊彦已经开始思考填报志愿的方向。“按目前的分数来看,我希望能够上浙江大学。”陈俊彦告诉记者,自己对哲学和历史方面比较有兴趣,平时也会看这方面的书籍。“比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看懂。”

“学霸”还是象棋“达人”

在老师和父母眼中,陈俊彦是个逻辑思维十分严谨的人,陈俊彦表示,这得益于自己从5岁便与象棋“打交道”。“当时学象棋,纯粹是出于对象棋的兴趣,觉得很好玩。”陈俊彦说,为了学好象棋,11岁时,他还进入了广东象棋省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训练。14岁时,陈俊彦获得了全国少年赛乙组的第二名。

下象棋对学习带来什么好处?陈俊彦说,“下象棋,需要我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其实在学习、生活上也可以这样,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我已经有一年没有下象棋了,这个暑假我不仅要下象棋,还要继续参加象棋的全国青年赛。

    江门文科状元 

    张芯源 

    文科班美女 想变女汉子 

6月24日晚,正在睡觉的台山一中张芯源接到老师电话告知成绩时,有点激动。总分634分,这个正常发挥的好成绩,足以让她开心。

川妹子曾想读国防生

张芯源祖籍四川,从小跟着父母到处走,在浙江读小学,初中才开始在台山读书、生活,并入户台山。

因为家庭的原因,她曾想报读国防生。她的外公是一名警察,表哥是中山大学的国防生,她对军人比较崇拜,很羡慕他们有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而且在文科班待久了,她感觉班上的男生太脆弱,希望自己变成女汉子。但是因为中山大学国防生不在广东招女生,公安大学在广东不招文科生等种种限制,她只能放弃。她说,自己还比较喜欢经济类、法学专业,会考虑报读。

等填报好高考志愿之后,她打算暑假到全国四处走一走,全家还计划坐高铁到贵州玩,顺便回老家收红包。她说:“比较亲近的(长辈)给的红包会有4位数,只是喜欢这么表达心意。”

张芯源说,小时候她学了中国舞和电子琴,可惜后来都因为繁重的学业而荒废,希望大学可以重新捡起来。

学习《神探夏洛克》里的记忆法

“平时要认真,考前心态放松,这样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水平。”张芯源分享学习心得说,平时要注意踏实积累,但该玩的时候还是要玩。

她特别分享了历史老师教的背书方法,类似英剧《神探夏洛克》中提到的坐标记忆法,就是将知识分门别类,脑海中记忆的是三维立体的一本本历史课本,知识就不容易遗忘。

她在看喜欢的杂志《中国国家地理》的时候,还会将历史老师教的记忆法延伸,把某一部分内容浓缩成为中心,扩散记忆其余内容。而对于地理科目,她则认为应该整理笔记,形成自己的思路和答题模板。

张芯源说,平时她喜欢和同学聊天、打闹。尤其心情不好的时候,“有点话唠”。而当睡不着的时候,她就想想小时候的美好回忆。

说起放松之道,她记得高考前两个星期,她所在的班级在学习委员的提议下,全班同学玩起了类似撕名牌的游戏“小鸡抓老鹰”,游戏让大家得到了很好的放松。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很火,虽然期末考试很紧张,但她还是不误追剧。 

“江门男神”

郑锐彬

    超录取线80分 读中戏So Easy

还记得那个帅翻天红遍网络的“江门男神”郑锐彬吗?这个年仅18岁的江门培英高中毕业生文化考试获得316分的高分,超出中央戏剧学院录取线86分!昨日下午2点多,他在微博发了一条消息“中戏见,北京见”,很快就收获40多条评论,学妹留言“在你去北京前我能不能和你合个照?”昨日下午4点多,考后一身轻松的郑锐彬来到培英高中,接受了南都记者采访。

谈高考 高考316分,入读中戏妥妥的

昨日中午12点一过,郑锐彬一家三口不约而同查分数。郑爸爸网速快,最先知道儿子的成绩:316分,随后打给儿子贺喜。2014年中戏文化线为230分,不出意外,郑锐彬上中戏妥妥的。但为了求个心安,郑妈妈还是电话联系了中戏招生老师,确定“今年录取线与去年差不多”,郑锐彬就超过了录取线86分,且因此前专业考试拿到全国第一的成绩,还可以加分,至此,一家三口沉浸在喜悦之中。

为了庆祝入读中戏的理想实现,暑假期间,郑锐彬准备和父母一起去旅游度假。

谈理想 梦想是当专业音乐剧演员

郑锐彬透露,高中时期,就曾到北京拜访中戏的前辈,了解过音乐剧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戏这个专业的课程安排非常紧,估计每天课程从上午一直上到晚上十一二点。”

郑爸爸说,“我跟他妈妈都是音乐老师,以前都想他考到星海,当个音乐老师,他高一时候提出来说更喜欢音乐剧,当音乐剧演员才是他的理想。我们当时觉得他学了十多年钢琴突然就转音乐剧,一时难以接受,但我们没有反对,就想着随他吧,孩子也有自己的选择,我们一直支持他。”

谈选秀 未来或许可以尝试

身高1.85米,颜值媲美都敏俊、吴亦凡,有人建议他去参加湖南卫视的“快男”。因为,以他的外貌和才艺,进三甲不难,但郑锐彬并不渴望一夜爆红。

对于当下热门的选秀造星节目,郑锐彬似乎并不感兴趣,他更关心在专业方向上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说到影视剧的偶像,郑锐彬唯一喜欢的是“金刚狼”休·杰克曼。至于国内的偶像,在音乐方面,郑锐彬比较喜欢李云迪。“李云迪跟郎朗是两种风格,我更喜欢李云迪,因为他的表演很对我的胃口,而且他比较喜欢弹肖邦的作品,恰恰我也比较喜欢肖邦的作品,而郎朗的演奏比较偏中国风一点。”

谈爱情 最喜欢知性的女孩

之前南都A PP报道过郑锐彬参加中戏、武大艺考,均拿下全国第一,因颜值高备受女粉丝追捧。郑锐彬淡定地表示,“生活并没有因此产生巨大变化。”

长得帅又有才,郑锐彬在学校颇有女生缘,但在高中阶段,郑锐彬都婉拒了女孩们的好感。曾经有女孩经常为他买早餐,让他颇为感动,但这并非爱情,只是青春期的好感。

什么样的女孩才是你的女神?对于这个问题,郑锐彬想了想,认真地说,“孝顺、健康、知性。”

    鹤山文科状元

杨璐

淡定女学霸 初中就炒股

杨璐,鹤山一中高三(1)班学生,刚刚年满18岁的她在今年高考中取得623的高分,是目前已知的鹤山市高考文科成绩最高的考生。她不仅是学习上的尖子,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股民。对于学习,她的格言是,善于思考,不能死读书。

初中就用5万元开户炒股

据她介绍,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她从小学开始看财经新闻,初中用父母提供的5万元开户,直到上高三时账户才交回给父亲代管。对于股市的得失,杨璐淡然地说,“那只是兴趣。”她的父母都是财经大学毕业,父亲前些年辞去银行行长的职务,是位专职股民,母亲至今还在银行里工作。

杨璐从小就经常出入银行,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刷卡、数钱。她对数字特别敏感,从父亲那里学会看股票指标、研报、政策以及各种与股市相关的信息。可能是耳濡目染的关系,她计划志愿报金融相关专业或国际关系专业,后者是因为她希望有机会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外交官。

她是一名兴趣非常广泛的学生,喜欢唱歌,是校园十大歌手,喜欢演讲,参加大型演讲比赛获广州赛区前几名,会弹钢琴、会跳舞,爱好各类体育运动。在班里,每次大考都排名前三,既是文娱委员,又是纪检委员,每天早晚读都是领读,调动班里学习气氛,还会帮助其他同学,从不会因为是尖子而自傲。用她的班主任易锦燕的话,她是位活学活用的学生,平时注重总结,经常和老师交流,性格开朗,与同学关系更是非常融洽。

未达目标分数哭了两小时

杨璐是昨日一点多钟知道自己的分数,母亲帮她查的分。当她知道总分为623的时候,由于与她目标分数640分有所差距,在家里哭了2个多小时。直到3点多,学校老师致电通知她得了第一名,才停止下来。“就像过山车一样的心情”,杨璐如是说。

学习经验上,她认为最重要是做好笔记。因为文科记的东西很多,需要看很多书,每次记完课堂的内容还会补充自己的理解上去,在高考复习的最后时期,基本都是看笔记复习。她很喜欢数学,但她选择了文科,这与她父母当年选择如出一辙。她会经常暗示自己要喜欢所有学科,因为她认为只有有兴趣才会取得好的成绩。现阶段,她目标的学府为中山大学。等报完志愿,她计划和同学一起去台湾旅游。

    恩平理科状元

戚文杰

获赠大洋房 全家拟入住 

恩平理科状元、黄冈实验中学的戚文杰对南都记者表示,“我当时还在上班,就接到我爸的电话,说老师打电话来了,恭喜考到了状元。”昨日上午,戚文杰查到了自己的成绩633分,“觉得还算可以,但绝想不到会是状元。”

知道成绩时正在“上班”

高考后休息两天,戚文杰便觉得已经“休息”够了,于是在母亲工作单位找了份暑期工,在一家小学托管机构做起了“老师”。因为对“状元”的事实不能完全相信,戚文杰也在多次确认后才向母亲“报喜”,“我妈就开心笑了一下,说晚上出去吃顿好的。”

戚文杰说,让他激动的,不仅是“状元”本身,更是其所带来的奖励——— 恩平金州花城133.8平方米洋房一套。为扭转恩平教育相对落后,优质生源流失的现状,恩平企业家纷纷捐资助力,当中就包括由恩平市金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和广东康盛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捐资设立的高考奖励金,文理分科考试期间,奖励总分超出广东省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分值多的状元套间1套,另一状元奖励10万元。

获奖洋房,全家商量搬入

戚文杰说,自己一家子住在恩城车站附近一套宿舍楼内,房子比较小,“奖励的洋房环境、面积各方面都好多了,家里人都商量了,有时间我们就会搬过去住。”一套洋房的奖励对这一家来说意味甚多,戚文杰父亲在一家汽车维修中心做普通工作,母亲则在小学托管中心上班,这一套房可谓一份“大奖”。

对于打算报读的学校及专业,戚文杰说,目前打算报考华南理工大学。“我对电脑很感兴趣,本来可以报下软件工程之类的,但我比较急性子,觉得一直坐在电脑前(写代码)也不好,所以再看看。”

   特殊考生

  “脑瘫”考生上大专线

父亲打算陪读到底 

今年恩平的高考考场上有一位特殊的考生,恩平一中的小李(化名)在单独一人的考室内完成了全部科目的考试。小李脑瘫被列为三级残疾,根据教育部、全国残联《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小李被允许额外“各科延长30%考试时间”。

昨日,南都记者从恩平一中了解到,小李的高考总分的成绩是423分(文科)。小李表示,自己这个成绩还是低了,“有点不满意,我原来认为可以考到460多分。”尽管成绩一般,身体原因外出读书也十分不方便,但小李坚持要去读书,参照分数线,他可以上一间大专院校。

小李父母在恩城从事批发生意,小李父亲表示,儿子的分数在省内比较难挑到好的学校,如果真有合适的学校到省外也可以,“我会坚持陪他读书到底,不做生意都可以,只要他开心就行。”

小李的班主任郑老师表示,对于小李的学习,家庭一直是全力支持,而小李也是很努力。“他爸爸都是每天一早就送他来学校,学到很晚才回去。小李的心态也好,在高考前他就说过,也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读大学有困难,但读书这么多年,一定要努力去考个成绩再说。”(采写:谢婷 梁晓琳 曾育军 罗韵姿 张奇锋 罗忠明 实习生 蔡尚儒 通讯员梁焕昌 摄影(除署名外):孙振飞 陈奕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