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各方声音:足球进中考好事怎办好

新浪教育

关注

4月8日《北京晚报》报道,北京男篮、男排相继称雄国内联赛,北京国安中超、亚冠双线表现出色,球迷对三大球的关注和热情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与此相关,千呼万唤,足球终于要进北京中考了!据北京市教委近日下发的通知,2016年在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中将增加足球运球和排球垫球两个项目,加上原有的篮球运球,考生可以在三大球中任选一项考试。这一次,足球终于从娃娃抓起了。

但足球上考场,对学生来说究竟是多了点乐趣还是添了项负担?中国足球的基数能否逐步增加?中国足球整体水准就能水涨船高吗?对此,网友意见不一。一派意见表示支持,称是令人振奋的壮举。因为意义太重大了,涉及教育、体育乃至更广泛层面的影响,而且足球从娃娃抓起,提高足球人口基数,能够推动足球运动发展。另一派则认为,学生踢球成了应付考试,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对足球的兴趣。还有不少网友指出,走出将三大球纳入中考这一步,并不容易,好事还需办好,如何见成效,更需周密规划。

支持

@贫生小忆:愿这“风”吹得更广袤。   

@曹尼玛的马:篮球考了那么多年,足球这个世界第一大运动早就该考了。

@pippoxwx:如果能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中接触到足球并因此爱上足球,中国足球就前进了一大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足球也一样,循序渐进,总是好的。

@史蒂芬-斯皮尔博洋:我想,让数学老师或者英语老师当门将,也许会额外激发学生们的热情。

@华商报:通过考试这个指挥棒,倒逼各个中小学在校园中加大对三大球的投入。

@城市晚报:增加项目不过是增加了考生的选项,恰恰有利于考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

反对

@-SYLIN-sylin-:悲催的北京孩子们!在文化课压力增加的同时,还要背负中国足球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外省的我们选择路过。

@General龙一:要是其他东西不减轻的话,加这么个东西反而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而且什么东西和考试沾上边最后肯定变味。

@wolfccb:可是如果不把它放到考试内容里,学校和家长哪有动力让孩子去踢球?

@MAJINRUI:都只是为了应试。学习这种事一旦以利益挂钩,就不再单纯,没什么兴趣爱好可言了。

@冯冯冯骁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你不热爱足球,而是因为应付考试去踢,治标不治本。就跟我高中母校现在下午专门有20多个人学足球,为了艺体考试,一群人在那练习开大脚可以练一下午不觉无聊。这就是僵化的教育,因为高考只考打点,他们就只练长传。

@Vitafit:大家不要强加孩子学什么,为什么非要分数化呢?张怡宁、林丹等,也不可能玩得转足篮排吧?根本没有合理性啊!学生的爱好才是最重要的!

思索

@Kiss李小喵: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小就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体会足球中的乐趣,而不是一味地去应付考试。

@网友:不能对三大球纳入中考抱有太多功利性。三大球进入校园,就效果而言,还是锻炼身体和普及的作用。当然,青少年参与三大球的人口肯定会增加。但能否诞生小姚明、小梅西、小郎平,那是专业体育机构需要做的事,不能把培育体育精英的责任全推给校长和体育老师。

@一鸣:还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校园体育,不能一概用应试教育去考核和评价校园体育的开展状况。本报综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