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有道考神赵建昆:一个“网红”老师成长的一年

新浪教育

关注

感谢大家,大家下午好!我和雷蕾大概十年前就认识了,这十年雷蕾的发展实际上包括我的发展和我的变化,我觉得就是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老师看到的中国教育的变化。

在这里我一定要和现场的很多老师分享一件事,千万别把网红当成自己终身追求的一个目标。一个老师如果把这个作为一个目标,可能会有名师。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情况,网红一定是一个状态,真的不是一个职业。但是在座的很多,尤其是K12的很多老师,在做的事情非常神圣,你们教的都是年龄尚小、世界观尚比较残缺的小朋友,所以这份工作非常重要。我更认为老师是一份职业,网红只是一种状态。再过十几年,相信很多不会再红了,我们容颜老去,我们身材可能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挺拔,我们的声音也不会像今天这样银铃般悦耳,但是我们的职业素养还在,我们仍然是一个老师。有一天你听到一个网红的时候你会说他是一个老网红,就是这种感觉,这个人已经不红了。但是如果说这个人是一个老老师,这就是证明他非常有经验。

在教师节过后的两三天时间,首先应该所有在座老师给自己鼓一回掌,证明自己的这个职业是合适的、长久的、能够持续发展的职业。

简单介绍我自己,目前我这边有一个小的公司,叫有道考神。和今天在座的很多K12业务的同事不太一样,我们主要做的是大学生的英语类考试培训的在线直播的课程。更多英孚的朋友引入在线的模式,但目前是小班和地面的模式,希望我们目前的互补能够使中国的教育产生不一样的变化。

我的上家叫做有道精品课,有道精品课的上家是app有道辞典,我们都有一个干爹--网易。

这就是我简单的情况。

我今天大概非常非常快地谈两到三件事情,在今天盛典即将开始的前期,在这样一个大家容易在下午疲倦,可能稍后会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座位上的时刻,给大家一个小的“点心”和“甜品”的刺激。讲三件事。第一件事,永远记住网红是一个状态,但是我们做的是老师这份职业。

第二,关于网红这样一件事情会给大家带来什么?在过去大概十年左右的时间,我当时开博客,包括开微博都是雷蕾当时给我建议的,我们其实都没有想到在过去的时间段之内,中国的互联网会给我们的教育模式、我们的教学、我们的生产包括我们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到目前来说在我们公司当中会发现一个情况,在我微博上有很多粉丝,有道考神课程销售额大概有25%都是从新浪微博当中获得的。新浪微博这样一个渠道,在座的K12业务的同事们可能跟我不太一样,在微博上大学生的人数要多一些,但是我相信高中人群还有K12的其他人群也会有一些新媒体的渠道,多去观察就一定会有这样一些收获。

在过去大约十年当中,在互联网上的一些经验给了我这样一些收获,它能帮助我们的产品进行销售,同时它能构成一个表达意见的工具。这种说法被称之为KOL,关键意见领袖,持续不断发声,最终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你的意见是对的,就可以在这个领域当中有更多人的关注,而更多的注意力实际上就是这个时代能够变现的重点。

目前网络已经是大家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了,如何成为一个网红老师?谈两件事情:一件事情应该是内力。一件事情是外力。第一件事情,我建议大家一定要绝对地关注一个品类。刚才有一些同事还跟我聊了一下,或者是某一个区域当中的一个学科,特别好,永远记住,中国最缺的就是把一件事情能够做到极致的人,中国最缺的就是把一个小产品能够做到无限地完美和接近完美的状态。所以,接下来如果大家希望能够成为网红的一种状态,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关注一个小的品类。大家说K12是一片非常非常大的海洋,你可以关注高三,你可以只关注高三的一个学科,你可以只关注少儿英语当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部分。我觉得只要关注垂类,并且在这个垂类当中一直去生产高品质、高频的一些内容,激活更多粉丝力量,在这个模块当中大家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另外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无论是新浪,无论是今日头条,包括微信,以及各种各样新媒体红利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够去想一件事情,一个人的成长是单个成长,更希望个人的成长能够和团队、群体发生更好的化学反应。所以,我们希望大家注意到,如果自己在网络上的声音,比如说微博能够形成矩阵,而个体的声音能够集合起来,形成更大集合性的力量,这将是共赢的局面。

在这样一个时代所谓的网红老师或者是有一点知名度的老师,大家应该如何继续发展?我们都在想一件事情,如果有一天这个人不红了,他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第一,不用担心,这份职业造成了他的时间长度和经验,能够让大家有一技之长,这个傍身之技人你们活下去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有一个问题是如何活得更好。

有道这个例子,做一点小广告,但同时也是一个分享。有道做在线教育,它在布一个矩阵,除了有道字典,还有这样一些app,比如有道笔记,比如有道翻译官、有道口语大师等等这样一些东西,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不同的app吸引不同的人群,这就是一个方式和方法。

再比如过去的十年当中我们是一个小的团队,2013年12月份的时候离开了我奋斗十年的地方,离开了我的前任俞敏洪先生。当时我们只有3个人,利用网络当中的粉丝量,当时我们招生量大概一年接近15000人。但是2015年开始,团队力量和专业的团队运作力量,和整个互联网流量的力量,和技术平台的支持,最终使得我们的人数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每一个老师发展的时候都要想清楚一件事,我到底是单兵作战还是团队作战,还是一个团队和大品牌联合作战?

这是有道考神几位老师合影的情况。我要说的是大家发展的路径,在这个时代发展的时候,如果想成为一个网红老师,除了在垂类当中不断发展,一定要打造个人的IP,有了这个IP之后一定要尝试创造这个IP之下非常好的互联网的产品,或者是线下有口碑、有传播的一个产品的模式。一定要借助网络的力量或者是技术的模式,或者是一些革新的发展,将这样的一个产品能够在网络上也好或者是在线下被无限地复制和放大,最终希望这样一个IP和这样一个产品能够很好地融合,得到一个大品牌或者是一个大品牌的支持,最终通过更大的力量将你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得到施展和得到扩散。

这份职业在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一定会迸发出我们所无法想象的力量,一定会有一个我们看不到边界的极限的位置。这个极限的位置有待大家的触碰,有待大家的突破。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在稍后的颁奖当中都能获得自己心仪的奖项,也能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创造出属于自己教学的产品。

感谢大家,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