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化能力纳入PISA测试

现代教育报
PISA将首次评估“全球化能力”
2018年,由经合组织(以下简称OECD)发起的PISA测试将首次评估15岁青少年的“全球化能力”(global competence),这项能力也将是新一轮PISA测试的主要评估领域,80个国家将参与此项测试,PISA测评重点将从目前的数学谜题和读写测试转向询问学生有关虚假新闻、全球变暖及种族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早在2016年5月14日于日本仓敷市召开的七国教育部长会议上,OECD就在提交的题为《面向包容世界的全球化能力》的报告中提出了新的评价——年轻人对全球性问题的理解,以及对文化多元性和包容的态度的方法。
报告指出:当前,学校日益需要培养为彼此联通的世界做好准备的年轻人,在联通的世界中,年轻人将与来自不同背景与文化的人一起生活与工作。作为理解年轻人对全球问题的态度、价值观及知识的第一步,2018PISA评估中将纳入“全球化能力”测评,提供全球首个体现教育系统在培养年轻人支持和平、多元的社会发展方面进展情况的综合概览。
报告强调:寻找创新方案解决全球逐步升级的一些问题(从自然资源的消耗到财富与机会的更公平分配),将取决于人们的创造性及合乎道德的行动能力,还有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但是在许多国家,社会凝聚力及合作的基础日益薄弱,现在全球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全球化能力”植根于学校中,让年轻人更好地为当今快速变革的、全球化世界做好准备。“全球化能力”应该成为21世纪教育(公平、凝聚力和可持续性是21世纪教育的基础)愿景的核心。
深度解读
全球化能力重点评估认知要素
在2018PISA中,OECD提出了“全球化能力”定义,即批判分析全球化、跨文化问题的能力;从多个视角理解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判断、对自身及对他人的看法的能力;基于共同的对人类尊严的尊重,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其他人进行开放、适当并有效的交流的能力。
“全球化能力”包含很多要素,但2018年PISA评估的重点是其中的认知要素,同时也配合问卷,分析学生的态度,如开放性、对他人的尊重和责任,以及价值观,他们对于人类尊严及文化多元性的评价。认知要素包括:技能——分析与批判思维,以尊重、适当和有效的方式交流的能力,同理心,灵活性;知识与理解——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跨文化知识和理解。
“全球化能力”评估的目的是构建一个独立的量表,评估学生面对特定的全球性或者跨文化问题,应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解,认识关系和不同见解及批判思考的程度。量表包括三个要素:全球性问题的知识和理解;跨文化知识与理解;分析与批判思维。测试时间为1小时,与阅读、数学和科学一样,平均分500分。
全球性问题的知识和理解意味着学生熟悉跨越国界的一些最重要的问题。
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包括对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文化之间异同的理解。获得跨文化理解意味着认识自身看法是受多种因素(文化、宗教、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的影响的。
分析与批判思维技能中的分析思维指能够使用合乎逻辑的、系统的、连续的方法解决问题。
专家分析
评估全球化能力 应对极端主义
OECD制定的新测试框架旨在发现年轻人理解其他人观点和文化的程度,了解年轻人如何超越社交媒体的党派政治进行自己的思考,如何从虚假新闻中分辨可靠的证据。全球化能力评估对于不宽容和极端主义而言绝对是一个挑战。
OECD教育主管安德里西亚·斯施莱歇认为,国际社会对于“全民拥有优质教育权利”的承诺现在必须在确保公民获得数学、阅读、科学等基础知识之外,保证公民学会与其他人一起生活。
推动OECD评估青少年的全球化能力的其他驱动因素包括:对于移民和难民的争论,社交网络的消极影响(人们能够与不赞同他们观点的任何人断绝联系)等。斯施莱歇指出,全球化能力评估将为每天疲于应对学生源于脱离、歧视和暴力的无知、偏见和憎恨行为的许多教师提供帮助。“全球化能力”也将纳入OECD新一轮的“教学与学习国际调查”中,以便分析专业发展在培养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回应不同学生社群的有效性。
□文/唐科莉(北京教科院国际教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