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

新浪教育

关注

3月24日,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此次展会由新浪教育携手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同打造。北京一零一中学国际部、世青学校等60余所顶级国际学校及机构,剑桥大学等百所世界名校,9位国际教育大咖,5位升学择校专家集体亮相, 3万余名家长学生现场咨询国际学校选择及国际教育规划问题。以下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副校长张绍武现场访谈实录: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副校长张绍武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浪教育国际学校频道新浪2018国际学校择校巡展的访谈间现场,现在坐在我身边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副校长张绍武校长。

张绍武: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师大二附中的张绍武。

主持人:非常荣幸请到您来我们的访谈间,很多学生和家长非常迷茫,因为国际教育和公立学校的教育他们有点混淆,不知道有什么区别,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国际教育有什么优势。

张绍武:我们觉得现在我们学校办国际课程班已经有将近十年历史了,我们通过十年学习,越来越认为国际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有趋同的趋势,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学习,比如国外教育中的选科制、走班制,以前都是非常新鲜的名词,但是从现在来看,我们所有课程设计的多样化主要还是为了学生的选择,使得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的选择。

主持人:其实是以学生为中心了。

张绍武:对,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是这样的方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增加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所以我说我们家长的困惑在于高考和国际课程或者说国际教育的选择上产生的困惑。

主持人:到底要不要高考。

张绍武:对。

主持人:您这边觉得国际教育和高考之间在选择上,到底要不要高考呢?

张绍武: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选择,首先对于家长来说要界定的一件事就是你的孩子要不要进行国际化教育,简单一点说我们的本科教育是在国内上还是在国外上,这是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如果想在国内上,我们就要通过高考的台阶或者途径,如果想到国外上,就进行国际教育,当然也参加了国际课程的所谓的高考,我们平时家长耳熟能详的比如SAT考试、托福考试,也是考试的一种类型,其实最本质的东西还在于日常学习,你对学习能力的一种锻炼和知识储备。从学习内容来说,现在普通高中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习的东西和美国高中学习的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内容本质上都是一致的,范围上也是基本相同的,只是我们比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学得更难一点,更深一点,其实范围都是一样的。很多家长有这样一个误解,说我选择出国留学道路之后,可能会避开高考的困难,或者说给学生选择一个更轻松的道路,就我们搞国际教育的人来看,这是有误差的,其实选择了到美国也好,加拿大也好,英国也好,这些英美主要发达国家读书的话,本科读书的难度和强度甚至比在国内大学读书的难度和强度还要大。

主持人:我想请您介绍一下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的办学特色,我们学校致力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张绍武:我们学校从08年开始办学,作为北京市的科改项目,建立了北京市PGA高中课程班。办学伊始,老校长就给我们提了一个要求,我们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有中国民族文化底蕴和多元国际视野的合格的未来的建设者。为什么从这个角度讲呢?我们学生出去最难的不是学业,还是在于他的心理认同,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比如我们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有的小留学生出去以后迷茫了,到底自己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呢?是外国人,发现又融入不了当地社会,是中国人,又没有中国文化底蕴,这是他最矛盾的东西,其实学业并不是特别难的。

经过这个过程,在十年时间当中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建设一个课程体系,我们在建设这个课程体系基础上,第一我们保留了中国国家必修课程,保证了课时和难度。第二,引入了GAC课程,是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到英语国家学习进行的过渡性课程,分为听说、读写、科学、数学、商务、计算机六门课,每个课程有三级,学完以后学生到国外学习、做学术、写论文、听课、做报告就会有非常好的适应,解决了他在大学的第一、第二年的不适应期,所以我们的学生到那边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反而过了一两年以后很多学生都会转到更好的学校或者专业,因为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课程当中加入了大量的选修课程,我们没有叫AP课程班,但是是北京中外合办课程项目中开办课程比较多的,现在还开了九门AP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还有比AP更高的,一般学校学到微积分和统计学数学就到最高级别了,我们还有多元微积分、拓扑学,是大二甚至大三的课程,只要你想学,我们尽量给你提供这样的台阶和空间,助力你去上升,使你的特长和特点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是从课程上我们去想的。我就不一个一个学科讲了。

从我们刚才说的民族文化方面,我们二附中是人文底蕴比较好的学校,我们也办了很多年文科实验班,也借鉴了文科实验班对学生的文科和文学素养的培养,第一在我们的课程当中重视语文、历史、社会科学教学,另外还有我们自己的人文社会实践的线路,我们通过这么多年努力,已经有汉唐文化、河南中原文化、山东等等成熟线路,每一年都会带着学生去走,利用我们的期中考试之后的时间,差不多一周,带他们去走、去看,而且还不是只是去走,只是去看,比如说我们去河南,在出发之前我们的人文社科老师,刚才说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政治老师,分别给学生提一些题目,你到那儿带着问题去思考,比如我们看博物馆,你去看什么,怎么看,什么是最好的,而不只是去那儿看一看,学生有任务手册,在看的时候他就会用心观察,而且去之前会做好很多准备,跟普通的旅游去看一看就有很多区别,而且回来以后要对他们看到的东西,他们做的项目,形成一个报告,给大家进行汇报和分享。比如去河南听豫剧,去少林寺学武术,都是体验,让他切实感受、体验中国的武术、戏曲的博大精深。通过这些学习,他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文化当中最好的那些点。

主持人:一边实践一边学习。

张绍武:对。

主持人:像古时候的游学。

张绍武:对,有点这个意思。我们希望他在实践当中真正有收获,而不仅仅是看看,因为只有体会他才能感觉到我们的文化还是很好的东西。

主持人:听您的介绍就觉得很有吸引力,相信这些学生也一定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去学习。

最后,我们希望您能对我们的学生和家长,无论是对于学校的选择还是对于国际教育这条道路上的规划提一些小的建议。

张绍武:第一,我想咱们在学习当中一定要家长和孩子都要做出比较充分的准备,想好了我们真的要选择一条到国外去读高等教育的道路,大家心理一定要做这样的充分准备,这条路还是非常艰辛的,并不是规避我们高考的压力的途径。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家长更关注了英语的学习,觉得我要出国学习,要从小学、初中就把英语准备好,当然英语好是必要的,但是要有很好的发展,学生各个学科的综合能力的提高还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是一个加分项和工具,没有英语能力到国外学习确实很困难,但是我就是英语好,我们到国外不是去读英语专业,可能是读的数学、统计、工程这些课程,难度都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英语好是有帮助的。

张绍武:有帮助,但是学科知识的底蕴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家长一定在初中给学生打下比较好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在国际班的选择上,北京市的各个公立学校国际班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大家可以选择。我们学校有多样化的课程,有外教GAC课程,对学生英语各方面有特点,我们有人文的特点,家长细心了解各个学校进行对比,看看哪个学校更适合自己,哪个学校的学生活动、课程更吸引自己,我想这是你选择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一个首要条件。

张绍武:也欢迎广大初三考生报考我们北师大二附中国际部,报考我们的PGA班。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校长的分享,对北师大二附中感兴趣的学生和家长可以到官方网站了解。

张绍武:谢谢大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