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2018北京中考数学解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新浪教育

关注
魏明阳 精华学校初中数学主讲教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浪教育会客厅》之2018年中考真题系列解析节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精华学校初中数学主讲教师、精华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特约嘉宾,精华在线名师,同样也是我们的新浪五星金牌教师魏明阳老师,为大家进行数学科目的解读。魏老师,欢迎您。

魏明阳: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数学科目其实是第一天下午就结束了。

魏明阳:对。

主持人:这个试卷当时出来的时候给您一个怎么样的印象呢?

魏明阳:根据学生们的反映,以及我看到试卷之后,我觉得2018年的试卷和往常年相比相对来说是持平,但是个别题目有些简单。比如说第27题,也就是我们的几何综合,比往常年略微简单一些。所以说学生们会觉得这个试卷要简单一点。所以说是整体难度与往年持平,但个别比较简单。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其实今年是北京新中考改革实行的第一次考试,其实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数学出题都越来越注重以实际为背景,将数学的创新精神表现出来,不知道今年是否有体现呢?

魏明阳:数学的创新很重要,但实际上今年数学的变化还是有一些的,稳中有变。所谓的变化,实际上体现了我们现在对学生的要求。其中有一个最简单的变化,和我们实际生活结合的问题越来越注重这方面习题的结合性,这个结合性,在第四题,高考还有物理里面都提到,叫中国天眼,以它为背景,不会考这个东西。

第八题,考到了关于老北京城,考察的是中国数学所学的坐标系的基本定位,这样一个问题。

主持人:我们希望数学这种以实际北京出题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不惧怕数学。

魏明阳:对学生其实是一种吸引,希望同学们对数学更加感兴趣。

主持人:是的,可能对于有些女生来说觉得数学很难,也就失去了兴趣。

魏明阳:很多学生会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我们加入了一些实际的背景之后,最起码生活化、趣味化一些。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占比分最重的解答题的部分。往常有些题目会比较长,有的学生看到一些长的题目就无解了,就写不下去。今年我们中考数学也是有这样的一种题型吗?

魏明阳:每年中考的数学解答题部分肯定会有一些习题,有一定的难度,数学的难度实际上分三种难度。第一个知识难度,实际上这个题看上去,是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知识,这个知识点比较偏,同学们会觉得稍微难一点。但实际上咱们现在屏除“偏难怪”,这方面的东西要少一些。

另外,形式上的难度,就是你刚才说的这个情况,一看这个题目这么长,很害怕。实际上在北京的中考数学当中,现在对于这方面形式难度的考试也是有的。比如说在往年的概率问题,会考的习题比较长,但今年压缩了一下。在哪道题目?对应我们函数形成的第24题,这个题在我们的A4试卷纸上占一篇,长度会让学生们觉得很害怕,但实际上这个题没有太大的难度,它考察了我们学习函数最基本的过程,是函数的形成过程。函数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列表、描点、连线,然后最后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过程。当然了它是以我们所学习过的一个几何的模型为基础,然后进行解题,最后把我们的问题解决掉,以我们的函数的形成过程为载体,这样的考察。这是第二,属于形式的难度。

第三,结构难度。其实今年对于大题有一些调整,往年我们解答题的第一题就是一个综合计算,今年把填空题的最后一道调到了解答题的第一道,这样结构上的转变,会对学生有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来源于什么呢?以前这个题明明在填空题的最后一个,结果挪到了我们的解答题第一个,他们会从心里上觉得这种变化会觉得有一定难度。这种形式的难度实际上会让孩子们有一种心理的畏惧,在考场上,锻炼学生临机应变的能力。

我们每年老生常谈的最后三道题,最后三道题实际上是代数综合,学过的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结合的问题。再往下一道就是几何,试题难度相对来讲降低了一些的。还有最后一道,就是您所说的看上去什么都不会的,就是自主学习。所谓的自主学习,实际上这道题,一看这个概念,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概念对于大家来说是新的,学生们不会,但实际上在我们学习新概念的时候永远是不变的。你了解一个概念已知什么,结论是什么,知道这个概念之后对这个概念进行简单的理解,这是第一问。概念理解之后进行简单的掌握,对概念当中一些重要的点进行剥离、抽出它的重要的点来。第三,再根据这个点的理解进行运用,实际上就是这道题的整个试题的思考过程。这种难度确实有,考察学生的思维,它真正难在这个地方,学生们看上去不会,不会的地方就在这里。整体试卷里面,这三种难度,知识难度、形式难度、结构难度等等,都会体现我们对后面解答题的一些分值的控制以及让学生们有一个区分度的考察。

主持人:无论这个题目再怎么变化的话,我们都说还是数学的一个基础知识在的,万变不离其宗。

魏明阳:对的。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了抽丝剥茧等一些解题的技巧,也说了三种难度类型,您还有哪些解题的方法和思维可以提供给他们的呢?

魏明阳:其实说到这些点,刚才您说的一点很好的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数学的问题,不管它是用哪种难度呈现给大家,实际上它还是考察我们所学过的基本知识。这个知识在哪儿呢?在我们的课本里。所有数学知识的考察,从课本上都能找出它原有的定理和命题。所以对学生们来说,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把课本的定义掌握好。我们现在的考察是要回归课本。你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透彻的话,相信很多习题都能掌握好。而且我刚才在谈到这些难度的时候,实际上没有提到的部分是属于我们在同学们看上去觉得很难,实际上并不是特别难的习题,那就是我们的四边形和圆的问题。每年的中考当中同学们都觉得这两个题可能会拿分,也可能会失分,怎么把这个题拿下来是孩子们考虑更重要的问题。要想把这样的题做好,其实就是一个方法:回归课本,把定理理解好。这些题型的符号表示到底是哪个定理,有没有理解好,这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好多孩子实际上对定理没有理解透彻,觉得这个题难,但考察的都是我们学过的基本知识。

主持人:回归书本对于学生解题,把那些知识点理解透彻之后,再去做其它的题都会比较容易上手。

魏明阳:对。

主持人:我们下面再说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大数据分析,这都是有数学的基础应用的。今年是否有涉及此类的一些题目呢?像此类的题目应该怎么样去把控采分点呢?

魏明阳:我们一提到大数据时代,好像跟我们数学尤其是通用数学没有联系。实际上我们每年在初中的数学考察当中,都会体现我们的大数据。数据当然跟数学有关系,在哪儿体现呢?在考察概率与统计的问题上。概率与统计,在每年的考察能够占到将近10分的内容,选择、填空,解答题里每年都必有一道。解答这些问题,基本的考察点是对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整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大数据时代里面对数据整合的一个问题。

我们说对概率的问题如何把控,实际上所谓的概率问题,还是从根本上来说是我们课本上学过的知识,这是第一。数学考半天,光考数据去了,不考数学不行。第二,所谓的数据问题,当然它是跟本身的数据是有联系的,当把知识点和数据结合好的时候,这道题基本上就能够得到满分。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今天做客我们节目,也分享了很多数学的学习方法,希望那些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孩子,能够尽早地把数学的兴趣提到我们的人生规划当中。

最后,您对学习数学整体有一些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的建议呢?

魏明阳:从建议上来说,是针对新初三学生的展望。新初三的学生,马上要从初二转成初三,这是身份的转变,要求同学们要紧张起来,这是第一。

第二,实际上在学习的方法上来说,我今天说的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可能数学的考察还是在于知识的考察,知识的考察在于课本知识的理解,所以孩子们还是应该对知识的把握。我在说的时候一直围绕着中考的试卷在说,中考的试卷我们主要点到的是解答题的部分,解答题实际上也是对考试的题型的一个把控,希望孩子们能够把课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对中考试题的考试题型有一个认识,现在要打破模式化,但并非是把所有的题型都打乱了,对里面考察的题型首先要有一个认识,这样对19年同学的学习才更有意义、更有针对性。

这就是简单的建议。

主持人:好的,谢谢魏老师的建议。今天我们的数学科目解析到此就要结束了,也希望各位同学能为初中生活划上圆满的句号,迎接自己精彩的高中生涯。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