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2018新浪教育盛典访谈:学而思大语文负责人李林

新浪教育

关注
新浪2018中国教育盛典:学而思大语文负责人 李 林

11月27-28日,由新浪网教育频道主办的新浪2018中国教育盛典在北京举行。2018对中国教育来说是“求新求变”的一年。新需求、新技术、新产品、新观念层出不穷,促进教 育资源的重新整合;而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受众的升级,也给当下教育生态带来全新挑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实体教学、线上教学都已不再是“孤岛”,只有“融合” 方能主导行业发展。

本届盛典聚焦新高考、K12、国际教育、教育自媒体、教育公益等领域,超过500位国内外权威教育专家,教育部及政府领导、知名高校代表、重点中学 校长、新媒体负责人、各国使馆及文化教育协会官员、知名教育机构负责人共同出席活动,同时,一线跨界明星、教育公益项目代表等也将参会,共同探讨教育融合创新之道。

新浪教育特别独家对话学而思大语文负责人李林,与她一起关注教育的融合和发展。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锁定新浪网教育频道,目前您关注到的是新浪2018教育盛典大语文峰会的访谈节目。此刻我们访谈间邀请到的是学而思大语文负责人李林,李老师,跟网友打声招呼吧。

李林: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李林。

主持人:今年我们的主题是“三新前提下大语文的变革”。高考改革语文独大,我们机构在语文学科方面有没有哪些新的变革?或者是在哪些方面推陈出新?

李林:学而思大语文是今年3月份我们正式对外发布了我们新的产品升级。

首先,我想谈一谈我们在产品上的升级和一些创新。

其实语文这个产品在我们的理解里还是一个偏古老的学科,它可能好几千年以前,或者是随着我们中国人的诞生就有了。但是我认为这个产品其实可以跟更多的科技元素,跟现代化的教学元素相结合。所以,这一次我们的产品升级不仅仅升级的是教研的内核,同时也把一些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升级。比如说现在学而思大语文,我们有三类教学模式:第一类叫做面授,第二类叫做双师课堂,第三类叫在线的双师课堂。刚才我说的双师课堂,其实是一种O2O的模式,孩子在线下班进行学习的,他是通过教室里的大屏幕进行语文的学习。在这个维度我们可以叠加非常多科技的元素,我们可以在北京将最优秀的老师进行在线的直播课,孩子们在全国各地的教室里可以听到组优质的老师的授课。第二,其实隔屏最难解决的是互动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这个维度叠加了很多答题器包括辅导老师现场的互动,包括AI的老师跟屏幕的互动,让整个课堂隔屏如见面。所以,其实语文这个维度最难的就是老师的复制。所以,通过科技元素的叠加,我们可以让最优质的老师去教更多的学生,让最优质的资源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

这是我们大语文在技术上的一些革新。

在教研的内核维度,原来我们不叫大语文,但今年春天我们发布了一个大语文的产品,它的核心是打通了文史哲,让它们相贯通、相融合。其实我们经常说文史不分家,语文的概念绝对不仅仅是字词句断篇的学习,我们认为语文的学习更多地还要加入对历史的理解,我们想要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作品,就需要了解他的生平、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世道,为了帮助孩子们去更好地理解作者,理解这个作品背后隐藏的含义。基于此,我们重新打通了一条叫“中国文学史”的这条线,包括世界文学,再包括中国一些古老的传统文化,还有非常著名的获奖的儿童文学作品,都融汇在我们整个小学大语文的体系里。所以,这套产品确实是历经我们十年的教研沉淀,最后给孩子们呈现出来的一个教研内核的产品。

主持人:其实您刚才也说到科学技术在老师这方面是无法复制的。现在我们有一些新技术在更新迭代,为了寻求一支很良好的师资团队,在师资方面我们应该如何打造呢?

李林:第一,选人比培人更重要。在选老师的环节,其实学而思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我们几乎是百里挑一的选择。同时,在渠道的选择上,我们会选择中国排名比较靠前的重点大学。我们认为最优秀的老师才能教出更好的学生。所以,从选才这个维度我们是非常苛刻的。

第二,人进来了,我们如何去培养他?其实现在的机构都比较担心的一点是比较难以去培养语文老师,因为他的成长比较慢,他的核心是靠语文老师本人自己个人的积淀。从这个维度,我们也想着有没有可能让他催化一下,加速一下他的发展。所以,从这个维度我们自己内部团队搭建了一个培训进修的体系,专门给老师做的。比如说一个新老师刚进来,他第一年应该要上哪些课程?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比如已经授课两年到五年的老师应该接受什么样的课程?让他再次进行知识的迭代和更新。授课五年以上的老教师他应该怎么去再次去激发他自己本身对语文知识的更新和进一步深造。基于此我们也跟北京大学中文系一起合作,建了整个教师培训体系。因为北大中文系确实也是这个领域里一个非常权威的机构,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像今年暑假我们也派我们的老师去北大中文系进行了短期的进修。我们希望通过有体系的培养,能够加速老师的成长,不是让他自己个人独自摸索成长的道路。我觉得更好的一种培养方式就是他可以到实际的课堂去实践他的教学,我们给予老师的空间等等个个方面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一个是基于教学的实践。第二,通过我们自己的教师培养体系。这应该也是行业内首个比较权威的也比较有体系的一个语文老师的培训系统。

主持人:我们看到学而思对于语文老师的培养无论在任何一个时段,我们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培训,也让我们老师能够不断地进步。随着大语文业务的推进,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我们机构战略的核心是什么?

李林:我作为学而思大语文产品的负责人,尤其是在产品跟技术的叠加上,未来我们会更加大力地去发展在线这一块。不管是我们的双师O2O的模式,还是我们未来在线大班或者是小班的双师,去探索更多语文课型的可能性。为什么呢?好的语文老师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希望让最好的老师发挥他最大的价值。希望他的课能够去给更多的孩子带来一些学习的体验。

基于此,我们会更多地去用互联网这种模式讲授语文课。

第二,我们在产品升级的维度,从内容的这个维度,因为我们也跟北大中文系进行了教材定制的全面战略合作。在教材定制这个维度,我们几乎是每个学期都会请中文系的老师、教授参与我们的大纲设计,包括教材审定工作。所以,我们会持续地在整个内核上加大投入,包括我们招的教研员也是一线非常有经验的老师,或者是从文史哲毕业的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我们整个团队。所以,在人才和专业的学术背景这个维度我们会继续去投入。

第三,在教师方面,我们确实在老师的选拔这个维度比较苛刻,一方面严把关,另一方面,不断地去加速他的成长和培养。

最后,语文这个学科未来不排除我们可以走到更远的地方。不仅在国内下沉更多的城市,去到偏远的山区,做一些公益的项目,让山区的小朋友能够听到我们的老师讲课。另外一个维度,语文这个学科我们的规划是有计划未来可能走出国,给华裔的孩子甚至是外国的小朋友,他们可能对中国的文化、汉字、语文的学习非常感兴趣,因为现在中国确实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强,大家对于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最好的一种理解方式和接触它的方式就是上中国的语文课。

基于此,不排除未来我们也要走出去做对外的大语文。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中国上下五千年优秀的文化历史能够早一天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孩子传播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今天非常感谢您做客我们的访谈间,也希望您今天能够参会愉快。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会!

李林:再见!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