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新移民妈妈亲述:后悔没早点送孩子去香港国际学校

新浪教育

关注

(原标题:新移民妈妈亲述:后悔没早点送孩子去香港国际学校!)

现在,中国大陆的国际学校越来越多,隐约有超过香港的势头,所以很多家长会认为,既然内地有国际学校,那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跑到香港去读书?

其实不然,专家指出,就香港国际学校的优势来说,有三个方面:

①内地国际学校成立时间段、办学经验少、教育体系发展相对不成熟。这导致出现了主要以亚洲面孔为主的“洋学校”。而香港因其历史特殊性,早在100多年前就诞生了国际学校。

②香港国际学校IB教育与国际接轨。俗话说:“得教育者得天下,得IB者得教育”。在国际认可读最高的IB教育上,香港可谓是出类拔萃。全球IB教育满分获得者共计186人,其中香港为38人,占比20.4%,而香港的人口仅占全世界的0.1%。

而相比于香港的捷报频传,内地就显得寂静无声,并未收到太多关于状元的消息。

③在学生生源方面,香港的国际学校真正做到了国际化。原本开办国际学校的初衷也是为了赴港工作的外籍子女提供教育,课程是以各个国家的课程为蓝本,而且政府对国际学校的收生是有要求的,必须占到一定的比例。而内地新兴的国际学校,绝大部分仍以中国籍为主,且占到了80%以上。

姜还是老的辣!香港国际学校相比内地的国际学校有诸多优势。有新移民过去的妈妈分享她的孩子在香港国际学校学习的内容:

一堂中学英语写作课堂,孩子需要尝试写作的主题是#dystopian#,翻译过来是“反面乌托邦”,反面乌托邦来自于希腊语 δυσ- and τόπος,是乌托邦的反义词,指的是不良的令人恐惧的社会或社群。

坦白讲,这个写作主题对专业的作者来说都并不容易……那么孩子们笔下的反面乌托邦是什么样子的呢?

最近的一桌,一个台湾女孩手捧着脸颊,认真地和一个印度男孩在讨论如何从金正恩和川普之间关系,女孩说:”看,新闻报道说金正恩和川普是好兄弟!”,印度男孩接着说:“恩!那....也许他们会结成一个联盟”。“是的,但是他们会做一些什么……?”

教室的另一个角落,一个香港男孩窝在沙发里,带着耳机,正在飞速地敲打着键盘:"Technology influences the world……”

为什么写作课孩子讨论的是这样的主题?它培养孩子世界公民的意识,思考全球村未来的责任,不是从大学才开始,从国际学校的小学中学的课堂上面已经开始了。

她的孩子在那里读一年,听到的见到的学到的,竟然比她这个妈妈还多,平常与孩子沟通,都觉得已经跟不上他的想法了……

但最开始的时候,她还记得孩子是非常不适应这里的环境的,经常闷闷不乐,可是,孩子的适应能力又是最强的,短短几个月,就完全融入进去了。

按照经验来说,什么时候转入国际学校最合适?

曾有调查显示孩子转入国际学校主要有三个高峰期:

● 小学一年级:从打基础阶段开始,接受全套完整的国际教育。

● 小升初期间:六年级结束以后,因为国际学校的小学阶段以双语课程或IB的PYP为主,没有严格的分科,从初中开始,所有的科学课程才会分科。为了提前适应全英文的标准化教学,有些家长也选择在小学高年级将孩子转入国际学校。

● 9年级(初三)结束后:接近30%的学生选择在这个时期转入国际学校。

在转学时机上全面考虑,方舟天下香港移民专家建议家长考虑:

第一,越小越好,主要考虑孩子的语言接受能力,因为5-12岁是孩子大脑语言区域开发的第二个黄金时期,也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时期,此时接受第二外语可能会和母语一样流利;

第二,建议在10岁左右,小学高年级阶段转学,主要是考虑孩子的中文语言语法的积淀和在公立学校对孩子学习习惯的严格要求。

教育始终是家长心中的头等大事,如果家长有能力的话,与其还在观望,不如趁早给孩子做选择,也有利于孩子早早适应香港的学校环境。假如您有想法的话,可以联系方舟天下,获取更多有关于香港学校的信息。

本文来源:中国商业经济网。

新浪升学帮app全新上线“国际学校库”功能,欢迎进入苹果App Store,安卓市场、应用宝、小米应用商店、华为应用市场、豌豆荚、安智、PP助手、应用汇 Lenovo乐商店、OPPO/nearme、木蚂蚁 等下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合作单位,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实习编辑:张珮瑶责任编辑:张粉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