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班主任: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班主任艾小红

新浪教育

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教师艾小红
个人简介:
艾小红,女,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一级教师,都江堰市名班主任。从教11年,担任班主任工作8年,曾获成都市班主任技能大赛综合一等奖,在四川省班级文化育人研讨会中进行经验交流。
用心而教 用爱而育
——利用语文部编教材丰富班级文化建设
作为班主任队伍中的一员,我和大家一样,在班级建设中如文件(《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所说,肩负着1、全面了解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3、指导开展各种班级活动,注意安全防护;4、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5、与校内教职员工和校外家庭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等班务工作。只求让我的学生成为新一代爱国、上进、自信、友善、团结、互助,有良好的团队意识的优秀少年。
然而,要是实现这一目标,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生活于班级,发展于班级,成长于班级,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也是一个班级和谐发展的催化剂。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性工程,包括班级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班级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如果说班级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表层概念,强调环境熏陶和规则约束的话,那么班级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班级师生共同学习生活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通过行为的内化,转为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形态,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成功从他律转为自律,形成班级共同的而又富有自己独特个性色彩的价值观、是非观!
因此,将“知识”活动化、行为化进而精神(意识)化,使之丰富于班级文化建设,助力于学生健康成长,是我这两年来的重要努力方向。

我目前所带学生刚刚结束二年级的生活,我们也是都江堰第一批使用部编教材的年级。经过对比发现,部编教材整体设计有着较强的德育意识,强调教育终究要立德树人,而这个“德”,不仅包括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等诸多方面的德。同时,教材设计充分参考了学生年段特征,做到了“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因此教材本身就是一部很好得德育教材。争对班级学情和建设需求,有机整合,可以很好地丰富于班级文化建设。
一、依托教材,大胆创新,活学活用,增强学生表达自信
1、《上学了》,《我们做朋友》吧!——学会自我介绍,积极融入团队。
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怎样尽快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避免入学适应不良成了班级组建之初,最为棘手的问题。而部编教材,在这一块,给班主任着实省力不少。
一年级上册语文开篇,就组织了《我上学了》这个单元,从“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个角度引领老师帮助学生进行新的身份认同,角色转化,和学科定位。随后在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中展开了《我们做朋友》这个话题。于是,结合这两部分内容,我在班级组织学生用“我是……,我喜欢(爱)……,我想和你做朋友,可以吗?”这样的句型,进行了入学后的第一次自我介绍。有效地引导了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表达并尝试熟悉同学的名字,积极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
2、活学活用之《我最爱的景点介绍》——学会大胆表达,积极展示自我。
部编教材设计重视双线统一,将人文素养与语文基础素养相融合的同时,亦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班级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学会大胆地表达,积极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进而有所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了《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特色产物以及人文风情后,我组织学生,运用从文中学习到的相似结构,进行了“我最爱的景点仿写”并鼓励学生用PPT的形式,配以图文,进行了班队主题活动——《小导游之我最爱的景点介绍》。
写作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文中学习到的句式,以及篇章结构进行转化,不仅写出了自己的“风景名胜”,更是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何鸿瑜的《小七孔水上森林》发表于《成都日报》(2019.5.3),获得的同学和家长的好评。
《小导游之我最爱的景点介绍》活动,孩子们表现更是突出。班级三十多个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了PPT制作和演讲练习,在班级比赛中表现优异,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学生自信心得到助长。
二、借助影片欣赏,给自己一个榜样,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品质
长大后做什么?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最质朴的问题也是一个最神圣的问题,因为梦想不分年龄,梦想不问出生,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怎样让低段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理想呢?结合学校课题《小学生职业生涯启蒙教育》和当前孩子们的认知渴望。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长大后做什么》和《推荐一部动画片》,我开展了认识军人系列活动。
1、给班级最崇拜军人并喜欢军事武器的孩子推荐了课外读物《特种兵学校》。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并在阅读中寻找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并跟同学进行读书分享。
《特种兵学校》是写给孩子们的军事题材小说,将军事知识、技能和军人品质融入其中,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很容易产生阅读兴趣。也正因为这批孩子的引领,班级学生对军人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团队协作、坚持不懈……有了初步的认识,孩子们之间谈论的话题,也日渐丰满。
2、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我是特种兵2》(第3-4集)
《我是特种兵2》讲述了来自社会不同背景的三个男孩:何晨光——烈士家属,全国武术冠军;王艳兵——街头混混,为人圆滑;李二牛——农村男孩,憨厚老实。一起成为新兵进入铁拳团开始魔鬼训练,并在训练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成就革命友谊的故事。
第三节刚好讲到李二牛跑步拉后腿,胆小“干不过”坦克,自信心几乎奔溃……,然而幸运的是他没有被团队放弃,最终与何晨光、王艳兵组成小组,在他们的帮助下成功战胜自己的故事。孩子们无一不为二牛的坚持而感动,为团队的力量所震撼。孩子们看到了军人背后的努力,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观后感,找到了自己榜样!
影片中老黑班长的话,更是成了孩子们口头禅:“一个人强不算强,再强也是绵羊!全连强,才是强,团结起来是群狼!”无形中,军人坚毅、刚强、以及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还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协作精神,深入人心,为班级的团结奋进,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我们一起看记录片《中国仪仗兵》,了解现实生活中参军的真实历程;我们一起看《挑战不可能之国宾护卫队》,感受护卫队军人对工作的一丝不苟;我们一起看国庆阅兵仪式,为中国的崛起与向上而自豪……
令人高兴的是今年暑假,班级已经有5名学生,自发组团参加了社会组织的为期七天的全托式军事夏令营。从站军姿到跑操,从整理内务到破冰团建,从勇气训练到野外挑战……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享受“小兵”的幸福,在实践中,日渐刚毅。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给他们的,由外而内的领悟。
三、借助课外阅读,告诉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白底线的重要性
部编教材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在学校、家长和孩子们的努力下,我们班的孩子基本能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因此在完成课程要求的指定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外,我还会有选择地给孩子们推荐亲自共读书目。以促进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这学期,因为连续几位家长反应,学生在家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不能接受家长建议而引发争吵……
二年级的孩子,情绪不太稳定,容易爆发脾气却又喜欢自己做主,是这个年龄段的一个共性特征。强行的说教往往不如入情入境的故事引导。因此,我给他们推荐了《我和外公的战争》。这是一部,孩子因为外公的到来而失去自己的房间,并因此与外公展开系列房间“争夺战的故事”,非常贴合班级学生现状,于是,我们开展了班级共读,亲自赠言活动(如图)。
故事中,“当父母要求孩子去做什么,二孩子不肯去做的时候,有一种情况总是会发生,那就是赢得一方通常都是父母,这是当父母的巨大优势之一,他们总能获胜”引起了孩子共鸣。
“等我长大了,有孩子了,我会不会逼我的孩子去做任何他真心不想做的事……不过那些真的很重要的事情除外,比如,如果他不想刷牙,我还得逼着他刷,不然他会张锯齿什么的……”引起了孩子们的换位思考。
“有很多事情我可以做,但也有很多事情我永远不会做,比如烧掉他的内裤。我不想做那些以后想起来会后悔的事”告诉孩子们,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会学着适应我那个愚蠢的房间。我不会喜欢它,但我会适应。否则外公会用更恐怖的办法来报复我,我想都不敢想”,提示孩子们,当你无法改变现状时,要学会改变自己。
此外,外公还告诉我们“导致战争的原因就是——不沟通”!
一个个大道理通过这样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孩子心灵,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让班级也少了很多争执,变得更加和谐而温暖。
四、“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陪伴的力量”,促进家校协作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也正是因为像这样的亲子共读,“在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不仅学生获得了精神世界的丰满,家长也收获颇丰。我班樊凡家长就亲笔写下了《陪伴的力量》在我班期中家长会上进行经验交流,随后此文发表于校刊教育三人行栏目。他们用自己真实的亲子故事,介绍了他们的陪伴过程以及过程中孩子的转变。给学校的其余家长带来了最有效的案例解说。
家长与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也随之变得更加亲近。有效地推动了班级家校合作的开展和学生的进步。
五、争创“书香班级”,展现团队意识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就这样,从教科书再到课外书。书,成了我们班级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伙伴。
我们通过学习书本,习得知识;通多阅读书籍,懂得道理。多读书,读好书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一,爱书护书也随着二年级下册的制定《图书借阅规则》而进一步得到落实。
我们逐步创建了图书借阅规则,成立了班级图书角,被评为校园书香班级。班级凝聚力在一次次活动中进一步升华,班级文化建设也进一步得到丰满。可见,教书和育人从来不是分开的。有效的结合,可以让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