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寻找乡村教师代言人冯楠楠:生活因阅读而精彩

新浪教育

关注

前言: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山里田间,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为乡村孩子们带去了无数的希望。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教师们既迎来了机遇也面对着挑战,他们感慨于乡村教师群体所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敢于实践与创新的代表人物,也深深被蕴含在其中的大爱所折服。本次活动由新浪教育、教育公益联盟联合主办。旨在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的引领导向、传递正能量的作用,并通过媒体传播,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社会各界支持、改善乡村教师群体的工作生活条件,激励教师进一步发挥光与热,从而带动乡村学校更具活力。

老师简介:

冯楠楠,邢台县北小庄中心学校北小庄完小教师。

教师事迹:

从2016年结识新教育我就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吸引。新教育把教师的发展为起点,“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一、提升自我

一个人,脑子吃书的多少,往往决定这个人的学识、素养、质量。阅读,能改变一个人,能成就一个人。

1、努力做一个好妻子

阅读,能让心灵得以修复;阅读,能让心智发展成熟;阅读能让精神感到愉悦。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让你充实和快乐。远离紧张浮躁的社会,让心灵恢复宁静缓慢,寻找自己的初心。

我是个脾气急的人,以前总是会说一些伤害夫妻感情的话语。是阅读让我变得沉稳,是阅读让我变得理解,是阅读让我变得体贴。我喜欢阅读。阅读,让我拥有了内心的丰盈,沉默的清喜,理解的淡然。一张桌,一本书,简单但使我沉醉其中。

2、努力做一个好妈妈

自己孩子的出生,让我意识到自己方法的不当,面对不懂事的他,我也曾为不能想对待大孩子那样讲道理而苦恼。尤其是当一周以后,自己更是不知从何入手。幸好通过新教育,结识了一种促进亲子关系加强心灵沟通的工具——绘本。在亲子共读中慢慢抑制自己“教育”的冲动,不去左右他的想法,学会多观察孩子,顺从孩子,让他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抉择。

努力让自己的心态放松,学会把微笑传递给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不再把孩子拿来比较,耐心温和地和孩子说话,学会夸奖、鼓励孩子,学会倾听孩子说话,教给孩子信任、诚信、善良和爱心。

3、努力做一个好老师

从选择师范学校开始,我就梦想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可是在就业之初就安排我接手三年级班主任和教数学,对于学语文出身的和刚毕业不久的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恶补数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不得不拿起儿童心理学和班主任技巧类的书籍进行深入研究。慢慢开始意识到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根据儿童的心理需要再结合方法有多么的重要。让我能够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在课上与学生建立师生关系,在课下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充分理解儿童情绪的表达方式,还孩子一个自由、自主的课堂和班级。

每个人生下来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因人而教,针对不同气质的人,进行不同方面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既关注学科又关注人: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慢慢成为合格的好老师。在有基本专业的知识素养和师德师风的基础上,还要用爱培育、激发、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

作为妻子,如果没有阅读,就不会有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作为母亲,如果没有阅读,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新父母;作为教师,如果没有阅读,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中国人,如果没有阅读,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希望和发展。

阅读,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二、助力成长

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谈梦想

通过共读《爱看书的男孩》,带领我们班的孩子们进行“畅谈梦想”的拓展活动。告诉孩子们梦想是一个人永恒的信念;梦想是一个人拼搏的精神;梦想是一个人炽热的追求。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充满斗志,遇到困难不退缩,成为前进的动力,勇敢战胜自己。

并给孩子们时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梦想,选出代表上讲台来说自己的梦想。2017年11月24日写下属于自己梦想,约定十年后——2027年相聚,打开梦想,让它来见证自己努力,回忆童年。这个想法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他们对于十年后大学梦有了大胆的猜测。“伴随着朝阳的升起,我们在此约定:十年后我们再见!”

2、玩游戏

我们班级口号是“快乐学习,充实自己”。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游戏融入其中。《要是陀螺转起来》很好的把游戏与教育孩子说出自己的合理诉求相结合。这本书是由我们班的两位“故事大王”旋转着纸陀螺分享给大家的。孩子们听后都想玩纸陀螺,也有的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他们有那样的一片是小乐园,我们学校也有一片小乐园,那就是跷跷板,最喜欢在翘翘板上玩了。”“那个校长真不该把那片小乐园给关掉,孩子们得多伤心啊!”“上次我在家门口的一个木头上走,崴到脚了,就是可疼了。”……孩子们还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书中的内容:分角色朗读对话,试着表演其中的情景,画出孩子的快乐与得意……这次游戏阅读课不仅学到好玩的游戏,同时也让孩子自己有所了启示:说话要讲究方式与方法,自己觉得合理的想法与要求就应该提出来;每个人在学习或生活中总会有不会做的事情,只要努力总能学会,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哪怕就是一个玩陀螺。

下课时孩子们都在练习旋转纸陀螺。霍芃燃可以用嘴巴和两个手一次转动两个;宋恩再可以用脖子转动陀螺(着实让我担心一番,害怕勒到脖子。);郝鹏森回宿舍竟然用脚和手一起练习……其他班孩子见到他们玩纸陀螺时,那种渴望的眼神。于是把《要是陀螺转起来》推荐给其他老师,让更多的孩子们都能读到好书,玩到好玩的游戏。一时间纸陀螺风靡于全校,减少了追逐打闹的现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孩子们的笑声。

3、做手工

《环游世界做苹果派》让孩子们对“派”产生了好奇心,可是工序复杂,该如何给孩子们呈现呢?于是我把我们中国的馅饼进行改造,让山区的孩子品尝到美味的“苹果派”。

学生积极的从家里拿来了苹果、鸡蛋、面粉,老师们也没落后,有提供火腿的,有提供案板、菜刀,有拿削皮刀的,有拿糖、油、电饼铛的……很快准备工作做好了。做苹果派的过程,最能体现孩子们的能力,整个班的学生和所有的老师们都活跃起来了,他们亲自动手、团结合作,协力完成:切苹果、切火腿、和面、揉面、擀饼……虽然第一个出来不算特别成功,有些散了,但是看着自己的成果,甜美自在心中。苹果派是越做越好看,加上那甜甜的巧克力酱,口水都要下来了!旁边班级的孩子们闻着香味也纷纷凑了过来,学生和老师一起来享受着美好时刻。

六(一)班的王泽森一个单亲孩子,是一个腼腆的孩子。在我们做完苹果派的第二周,他自己从家里拿来了一个鸡蛋,二个苹果,一点面粉。他在一个大课间时,悄悄地走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我想吃那个苹果派,上次没吃到,能不能教我做一个?”看着孩子那渴望的眼神,我答应了孩子。先借给他书,让他先看,中午再做。六(一)班班主任郝老师,听说这事后,从他们班又派出三个能干的小助手,帮忙做苹果派。中午这几个孩子都饿着肚子来找我,早早的就把准备工作做好了,我就教他们和面,教他们如何做成苹果派,先倒油,放一张饼,加入切好的苹果,撒上糖,把鸡蛋撒到饼的边缘(为了让上下两张饼粘到一起)盖第二张饼,熟后一张中国式的苹果派就完成了。他们品尝着自己的成果,心里甜开了花,拿着去教室。这可不得了,其他同学都纷纷找我,于是我跟郝老师商量,在他们班也开展《环游世界做苹果派》共读、共做活动。孩子们的幸福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的义务。为了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我们在阅读的道路上要和孩子们一起共读、共写、共做,携手前行。

三、家校合作

家庭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亲子阅读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还能够增进亲子关系的培养,促进家庭和睦。在带领孩子们阅读同时,利用班级微信群和班级家长课堂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带领家长一起共读《习惯养成有方法》、《新父母孕育新世界》等相关书籍,做新时代的新父母。注重家庭教育的培养,家庭才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学校,注意言传身教,建立民主的家庭氛围,注意自己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尊重孩子,充分表达对孩子的爱,给孩子一个好的氛围,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给孩子以乐观、梦想、信任、尊重、热情、自由、榜样、勇气、关心、空闲、陪伴,并与之融为一体,与孩子共同演奏出新家庭教育的时代交响乐。家庭教育的智慧在于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以智慧的方式传播爱。

亲子共读是最简单的家庭教育;师生共读是最高效的教学工具;家校合作是最实用的平台。只要我们一步步走下去,不断的努力,终将成为好父母,成就好孩子。

四、破茧成蝶

坚持是一种信念,信念是一种追求。出发时我们不曾想自己会得到什么,但因为坚持让我这个年轻的、刚上岗的老师,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和荣誉。

2017年加入成为新网师的学员,先后学习了童书与电影、家校共育、民主教育、教育与写作等课程。让我的教育生活更加充实,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2019年4月28日朱永新教授在海淀区新教育全学科阅读研讨会上说,他希望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够坚守教育的本真,让阅读为孩子的人生奠基。

一次次与教育界的大师接触,让我有了目标和动力,同时也获得一些小的成就:家庭教育课《错了说声对不起》荣获河北省家长学校优质课评选二等奖;《沟通、理解、合作》一课,在2017年度新父母学校家庭教育讲师团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在邢台县2017年和2018年分别荣获“世界读书日”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和三等奖;阅读课《承诺》荣获“信谊杯”阅读教学风采大赛入围奖;《阅读史法宝》一文被收集到《书之友》一书中;《点燃梦想》一文在《教育·读写生活》12月刊发。

机会总是垂青于心怀梦想、默默准备的人,我一直在为自己的—— “好老师”梦想而努力,阅读为我助力,一步步攀登梦想的阶梯。我深深地知道,一个教师真正的幸福是和学生在一起,是和学生共读、共写、共生活!作为教师一定要呵护、鼓励、欣赏每一个学生,蜕变成更好、更美的自己!

心中的向往,内心的呼唤,是新教育点燃了内心的热情,是新教育给了我追逐梦想的火焰,那圣洁的火焰,将随着时间的变化越燃越烈。在阅读路上,我愿做一只毛毛虫,不断的汲取能量,学习如何破茧而出;我愿做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行的方向;我愿做一颗蒲公英,随风飘荡,撒下更多的种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