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寻找乡村教师代言人:天津上河头村河头学校林茂

新浪教育

关注

前言: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山里田间,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为乡村孩子们带去了无数的希望。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教师们既迎来了机遇也面对着挑战,他们感慨于乡村教师群体所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敢于实践与创新的代表人物,也深深被蕴含在其中的大爱所折服。本次活动由新浪教育、教育公益联盟联合主办。旨在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的引领导向、传递正能量的作用,并通过媒体传播,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社会各界支持、改善乡村教师群体的工作生活条件,激励教师进一步发挥光与热,从而带动乡村学校更具活力。

老师简介:

林茂,男,现任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上河头村河头学校教师。

老师事迹:

12年前的夏天,他怀揣梦想、背井离乡来到了北辰区双口镇上河头村河头学校当了一名乡村教师。12年扎根北辰乡村教育,致力于提高相对落后的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做市区级公开课40余节,400多篇博文教育随笔、30多万与孩子们交流的心灵文字、用脚丈量了周边十几个村庄土地的家访,注重科研,总结规律,提出“激励课堂”的教学思想,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连续四届毕业班会考成绩名列北辰区第一名;班级管理方面他勇于创新,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研究,凝练为“新时代集体教育”新思想,为外省、市、区做培训讲座30余场,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2018年成立林茂班主任工作室,带领乡村班主任一起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一)

扎根乡村,青春建功新时代。12年的时间,每天,他最早来学校、最晚离开、连续几年暑假不回家,甚至不断拖延婚期。曾经有机会,他可以到更好的学校工作,他依然选择了坚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优秀卓越的工作成绩。学校领导让他负责学校的教务工作,可以不再带班,于别人,这是一个好机会,至少不用那么的辛苦,而他却立下了 “工作可以加量,班主任工作不能不干”的誓言。林老师从事一个年级4个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担任班主任、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继续教育、区兼职教研员,北辰区林茂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默默奉献,创新竞进。同时林老师作为天津市文化志愿者,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中国梦·他的梦”主题教育基层演讲活动,讲述乡村教育的故事,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乡村教育一线,扎根乡村教育事业,用爱心与智慧照亮农村孩子的未来!

(二)

文字传情、滋润心灵,塑造为人师之人格。2010年,林茂当上了班主任。他进一步了解到:北辰区河头学校属于天津市的农村边远学校,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其中外来务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又特别多。为了更好地了解班里的孩子们,林茂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新作业——写周记。刚开始,这个额外作业就遭到了部分孩子的抵触。于是,林茂使出了激将法,当着全班学生做出了一个承诺。只要学生写,他就每篇都会给你回复,而且一定会比你多上一个字!后来有的同学开始写,甚至有的学生在周记后面调皮的写到“930字,林茂,你懂得”。承诺说出去必须坚守!为了比学生们每一篇周记多写一个字,林茂几乎每天都要回复到凌晨。当年那个在自己的周记上写“林茂,你懂得”的学生叫魏伯健,现在已经上高二了。回想自己当初写下略带挑衅话语时的心情,他说:“包括他在内在当时啊心里肯定就是有种不服气、不相信那种感觉,他就到底要看看他能回多少。结果的确如此,回了得1000多,挺惊讶的!到后来想到林老师要去批复30多本作业,能批到半夜12点、1点。了解到林老师这种不容易之后,写周记更加掏心窝子。他们愿意把自己最私密的东西写在周记上与林老师去分享。”后来,周记作业换成了另外一种方式:林茂并不要求每人每周都写,但只要孩子们认真写了,他一定给孩子们认真地回复。三年下来,林茂共回复了三十多万字。

(三)

挖掘潜能,让每一个孩子自信。林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别具一格,他始终坚持“每个学生对于他来说都是唯一的,尽可能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针对班上的农村孩子,他发现孩子们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不自信、不敢上台讲话。为了鼓励他们,师生约定,每天早晨提前30分钟到班,大家一起进行演讲,当孩子们在演讲时,林老师为他们录像,记录一开始的水平,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孩子们再观看自己以前的演讲,感受进步的喜悦,现在学生们都能够脱稿、大方的演讲了,林老师帮助农村孩子打破了内心自卑的防线、切除了自卑的盲肠。无论怎样的孩子,总是能在林老师的班级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小劳模、小诗人、小作家、财务能手、美部部长等在班上不断涌现。他所带班级多次市、区级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 智慧施爱,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在林茂老师的电脑里有一个“幸福家园”文件夹,包含了以四十个学生命名的子文件夹,每一个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被囊括其中。林老师定期会查看文件夹,如果哪位同学的资料少,就提醒自己要和该位同学多沟通。林老师说:“很多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在优等生和后进生身上,对中等生往往缺乏关注,经常查看‘幸福家园’文件夹就可以避免施爱、交流的不均衡性。另外,这些信息可以做‘成人成才’研究,对比初中、高中、大学、工作的表现,研究出更加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有一次,毕业两年的魏同学给林老师发了条消息:“您还有他在国旗下的演讲稿《行百里者半九十》吗?”林老师在1分钟不到的时间里把他2年前的演讲稿通过网络发回去,魏同学非常惊讶,“林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找到自己两年前的演讲稿?”其实他当年的演讲稿早已被林老师保存在以他命名的文件夹中。

(四)

教苑乐耕耘,青春放异彩。耐住寂寞,坚韧做人的品质感染着学生心灵也他赢得了学生、家长的爱戴和社会的认可,连续多年林茂老师荣获河头学校“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教师节有位同学的奶奶送来了一幅锦旗“学富翰林情谊浓,风华正茂师恩长”。这副内嵌林茂二字的锦旗代表着收获但更加鞭笞着他继续前行。天津市第八届双优课一等奖、德育优秀奖,天津市首届班主任技能大赛第一名,代表天津市唯一选手参加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大赛荣获特等奖、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敬业奉献好人等荣誉称号。 选择艰苦、享受孤独,锤炼为人师之心境。为了有一个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幽静环境,林老师离开条件较好的教师集体宿舍,住进了学校旁边的小屋。这间小屋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教师的家属院,久无人住,周围的杂草都有一米高。每天清晨,大地还在沉睡,校园旁边的小屋就已经传来发音不准但却不失热情的讲课之音,那是林老师在练习教学基本功。院子里的每一颗小草、每一根树枝、每一块砖头都是他的学生,林老师的热情感动着周围的一切;每天深夜,黒寂的校园里总有一盏孤灯明亮,让见到的人少不了几许温暖,那是林老师伏案苦读、奋笔疾书的身影。9年时间,林老师孜孜以求,阅读了数百本教育书籍,写就几十万字的教学反思和随笔。一个85后的青年,能忍受孤独和痛苦,摒弃浮华和喧嚣,他用实际行动对“精心教书、潜心育人”做了最好的注释。 雪地温情,唤醒迷茫,彰显为人师之精魂。对于单亲、离异家庭的“后进”孩子,林茂有着像母亲一样温暖的情怀,他说:“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是最需要爱的时候”。跟后进生接触让林茂的情感输入碰上了挑战。于是他用自己特殊的办法跟学生融情:“后进生他们挺男子汉的,他就跟他们说咱男子汉不是体现在他跟人家耍横,你们能不能跟他比比意志力,后来他就跟九年三班同学,从十月底约定了,他说咱们做个比赛,每天早上来学校跑步,你们能坚持吗?一开始有两到三个人跟他天天早上跑,到后来有10几个人,六点钟风雨无阻,包括下雪天,渐渐的这些孩子被林茂老师的真挚、毅力所感染,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进步,冬季的操场留下了师生情感的足迹,那飞舞的雪花见证了林茂对孩子们的挚爱。除了和这样的孩子们一起“‘冬季长跑”,还一起“中午吃饭”谈理想、一起市场买过菜、一起宿舍做过饭、一起挤过一张床、一起看励志电视《士兵突击》·····鼓励这些孩子:“老师没有放弃你们,你们不允许自己放弃自己”。这些孩子在感受到林茂老师爱的同时也学会了爱别人、学会了宽容·····

如有企业机构及公益组织愿意对乡村教师进行帮助,可联系他们,官方邮箱:edugongyi@vip.sina.com 官方微博:教育公益联盟 联系电话:1851930861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