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小学职工因扶贫不力被罚 问责也该“通情理”

新京报网

关注

▲资料图

12月11日,湖南道县一小学职工因帮扶工作不到位被处罚一事引发关注。对此事,道县相关部门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网传文件系道县教育局发布,目前政府部门已针对此事成立调查组调查,对朱某某的处理决定已撤销。

此前,道县教育局发文称,道县五小工作人员朱某某结对帮扶工作极不到位,对道县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决定对朱某某予以立案调查,同时,扣发2019年度奖励性绩效2000元。

被定性为“严重影响”的问题,经媒体一关注,就反转过来,撤销了处理决定,看来,当地问责的底气并不是很足。这样也好,原来用于调查朱某某的工作组,正好就地转岗,转而调查为何会发生这起问责事件。

因扶贫工作做不到位而启动问责程序的,近来在各地并不鲜见。作为一项惩戒措施,问责无疑是夯实责任、督责落实的有效手段。但也要注意,问责不能泛化,更不能成为基层部门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其实,之前所谓的“严重影响”,无非是此事是省里来的检查组发现的,说白了,当地担心的仍是上级领导的“观感”,仍属于“迎检文化”的范畴。板子打到朱某某,不过是要给上级一个“交代”,也是对工作失职的遮掩。

不过,这一事件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于,为什么要让小学职工承担扶贫任务?

毋庸讳言,在脱贫攻坚行动中,类似的分配任务、问责泛化等现象,仍十分普遍。例如,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分解脱贫攻坚任务时,纷纷把教师纳入其中。其中就有不少教师脱离本职工作,到村子里包农户、搞家访、填表格。有的地方,教师入户必须“留痕”,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教师入户帮助打扫卫生,然后拍照片“留痕”的荒唐事。

虽然发动更多的公职人员参与脱贫攻坚,也能体现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但这种责任不能被简单、机械地理解,更不能片面化、极端化。

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学校,在扶人心志。只要教师能够尽职尽责办好教育,讲好每一堂课,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在贫困学生的心中种下知识的种子,实际上已经起到了扶志治愚的作用,何必一定要到农户里“结对帮扶”呢?

事实上,为教育附加太多东西的乱象,远不止扶贫任务随意化摊派。据看看新闻报道,最近有清远英德市的家长反映,他们收到了学校“给家长的信”,这封信是当地教育局发的文件,主要内容是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法推广ETC,下方还有回执,需要家长填写名字、车辆数、车牌号、意向银行、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将教育跟推广ETC捆绑,就来得很扯。

让教育归教育。说回扶贫,客观而言,大量教职员工离开学校,入户帮扶,实际效果也值得评估。很多教师常年生活在校园中,对务农耕种也不熟悉,让他们在这方面帮扶,也存在错位与浪费的嫌疑。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也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警惕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警惕为了推卸责任而大搞问责泛化。这也给相关单位提了个醒:脱贫攻坚,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急功近利,而是要把工作做细、做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