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哈姆雷特改考哈利波特 牛津大学面试改变思路
不考哈姆雷特改考哈利·波特?牛津大学面试改变思路
牛津大学(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12月13日报道英媒称,牛津大学的面试以向年轻申请人提出推理技巧的尖锐问题而闻名,但似乎申请人现在需要更多地了解哈利·波特而不是哈姆雷特。
据英国《泰晤士报》12月9日报道,一位学者因担心不熟悉诗圣(莎士比亚)笔调的报考者吃亏而在面试中取消了涉及莎士比亚的问题,转而提出与J·K·罗琳有关的问题。牛津大学已经公布了一份样题清单。
例如,有一个问题是:“J·K·罗琳在《哈利·波特》系列大获成功后,刚刚为成年人出版了一本书。你认为为孩子写作与为大人写作有什么不同?”
报道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面临着公众要求其录取更多贫穷学生和公立学校学生的压力,他们提出的问题旨在让报考者有机会阐述自己对所选科目的热情。
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德学院的资深导师露辛达·拉姆齐说:“即便压根不了解罗琳的作品,报考者也可以说一些关于自己作为读者的情况,以及作为读者他们如何接触不同类型的书,还有作家如何构思一件作品并为不同的读者写作。”
他说:“我担心,不是所有报考者都有同样的机会接触到广泛的文献,我谨慎地根据他们了解的情况、而不是他们不知道的情况来评判他们。如果我问有关莎士比亚的问题,有些报考者可能会对他的文学作品有看法,但许多人不会有自己的观点。”
牛津大学摄政公园学院的英语招生导师林恩·罗布森此前曾问道:“为什么你认为一名英国学生可能会对《加冕街》运营了50年这件事感兴趣?”
她说,这使得流行文化得以融入其中,并表明文学分析技巧可以应用于其他地方。她还说:“它还可以开启有关内容的讨论,例如讲故事的技巧、将幽默融入严肃的故事情节/人物当中、作家如何让观众和读者保持兴趣、合作写作、连载的使用以及作家/文本如何从被视为‘大众’(比如,像狄更斯)转向成为‘经典’。”
报道认为,申请者不大可能没有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但预计报考者阅读广泛,不过他们不必担心得到正确的答案。
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学教授尼克·杨说:“在每次面试时,我都想要达到这样一个境地,即对方无法立即知道答案。因为我们想要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当他们还不知道答案时,他们会怎么想。”
牛津大学招生办主任萨米娜·汗说:“没有任何有意捉弄人的问题,我们问及的每件事都有目的,那就是我们想了解一个学生是如何思考和回应新想法、新信息的,而且我们是以一种类似辅导课——如果他们来牛津大学学习,他们将参加这种辅导课——的学术对话方式进行面试。”